多彩小说网 > 难经疏证 > 黃帝八十一難經疏證卷上

黃帝八十一難經疏證卷上

推荐阅读:道德经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老子道德经序诀佛点头脉诀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无根树解达摩洗髓易筋经会心集道德经[唐易州龙兴观碑本]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脈經。法。作候。)

    〔呂〕是手足經十二脈也。〔楊〕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脈三陽脈。合十二經脈。凡脈皆雙行。故有六陰六陽也。自難曰至此。是越人引經設問。從然字以下。是解釋其義。余悉如此。例可知也。〔滑〕謂之經者。以榮衛之流行。經常不息者而言。謂之脈者。以血理分衺行體者而言也。謂凡十二經。皆有動脈。今置不取。乃獨取寸口。以決死生吉凶者。何耶。

    按一難。至二十二難。論脈。是為第一篇。。十二經脈動。呂楊注詳舉之。今不贅也。丁曰。十二經。皆有動脈者。即在兩手三部。各有會動之脈也。此據脈經。配藏府脈位於三部者。誤矣。蓋經中未有此說也。滑解脈字。本說文。(說文。原作脈。曰。從??從血。或從肉作脈。)為是。而又曰。脈者陌也。欠妥。又解經字曰。經者。徑也。此據劉熙釋名藝文。未確。考經者。取經緯之義。言脈之正行者。故其旁流者。謂之絡。絡。猶緯也。(說文曰。經。織也。從糸巠聲。緯。織橫絲也。從糸韋聲。)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脈經。作動脈。)

    〔呂〕太陰者。肺之脈也。肺為諸藏上蓋。主通陰陽。故十三經。皆會手太陰。寸口所以決吉凶者。十二經有病見寸口。知其何經之動。浮沉滑澀。春秋逆順。知其死生也。〔滑〕然者。答辭。諸篇仿此。

    按素問經脈別論曰。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又陰陽別論曰。帝云。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見於氣口。又玉機真藏論曰。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藏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靈樞經脈篇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又動輸篇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云。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止。故動而不已。說文曰。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從一。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者。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脈經。復上。有而字。寸口者。作太陰寸口也即六字。)

    〔呂〕人一息脈行六寸。十息脈行六尺。百息脈行六丈。千息六十丈。萬息六百丈。一萬三千五百息。合為八百一十丈。為一周。陽脈出行二十五度。陰脈入行二十五度。合為五十度。脈行周身畢。即漏水百刻亦畢也。謂一日一夜。漏刻盡天明。日出東方。脈還寸口。當復更始也。故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也。〔紀〕榮者血也。以榮於中。衛者氣也。以衛於外。脈者領榮衛而行者也。且血者陰也。其體濡。無脈以總之。或聚或散。烏能同灌於經。氣者陽也。其體呴。無脈以理之。或暴或厥。烏能固衛於外。故脈者惣之。便無大過不及。今但言榮衛。而不言脈者。謂脈惣其榮衛而行。故言榮衛。而不言脈也。〔滑〕人。謂平人不病。而息數勻者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云。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大息。命曰平人。行陽行陰。謂行晝行夜也。〔徐〕晝夜有長短。此舉其中而言。其行陽行陰。起止出入之法也。

    按說文曰。呼。外息也。從口乎聲。吸。內息也。從口及聲。息。喘也。從心從自。自亦聲。漢書揚雄傳注曰。息。出入氣也。周禮司馬政官之職。絜壺氏。凡軍事懸壺。以序聚柝。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晝夜。注。以水守壺者。為沃漏也。以火守壺者。夜則火視刻數也。分以晝夜者。異晝夜漏也。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說文曰。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從水屚聲。

    又按此段大旨。原於靈樞五十營篇。而其說榮衛之行。取諸乎靈樞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

    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

    〔滑〕人之一身。經絡榮衛。五藏六府。莫不由於陰陽。而或過與不及。於尺寸見焉。故為脈之大要會也。一難言寸口為脈之大會。以肺朝百脈而言也。此言尺寸為脈之大要會。以陰陽對待而言也。〔徐〕要會。言切要之地。會聚之處也。

    按說文曰。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尺所以指。尺規矩事也。從屍從乙。乙所以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大戴禮王言篇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是語固與靈樞骨度篇。所謂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不合。而此段所分尺寸之法。復與骨度篇不同。蓋以從尺澤至魚際。為一尺一寸。分尺寸二部之位也。

    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舊脫口字。據脈經。及諸本訂補。)

    〔呂〕至尺者。言從尺至關。其脈見一寸。而言尺者。是其根本。寸口長一寸。而脈見九分。陽數奇。陰數偶也。〔滑〕從關至尺澤。謂之尺。尺之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寸口之內。陽之所治也。故自魚際穴起。一寸之後。分為尺。自尺澤穴一尺之前。分為寸也。〔徐〕治。理也。

    按說文曰。關以木橫持門戶也。從門??聲。此段關字。亦是分界之義。非指掌後高骨為關部之謂也。蓋以自掌後橫紋至尺澤。總為一尺一寸。而分其一尺中之一寸近掌者。謂之為尺。以其一寸中之九分。謂之為寸口。寸口與尺。中間相隔一分之地。謂之為關。是關為分界之義者。可見矣。靈樞動輸篇曰。魚際者。手魚也。甲乙經曰。尺澤。在肘中約上動脈。手太陰之所入也。

    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

    〔丁〕分寸為尺者。人從關至尺澤穴。當一尺也。於其尺內。分一寸以代一尺之法。是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也。〔滑〕分。猶別也。〔紀〕陰陽者。脈之本。尺寸者。脈之部。今二難所論尺寸。而不言寸尺者。然順陰陽而言也。尺為陰。寸為陽。夫尺寸之部。為諸經要會之所。可以察病之由來。故為脈之要會。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者。按傷寒論云。去尺澤一尺。名曰尺部。是關之後。去尺澤穴一尺。而取尺之名也。關。猶隔也。自關以下。是尺部所屬。為陰之所治也。又經曰。去魚一寸。名曰寸口。是從關至魚際穴一寸。而取寸之名也。以關為界。自關以上。寸口所屬。為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者。從關以上。除寸之分。下為尺也。從關以下。除尺之分。上為寸也。

    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辨真。經釋。作尺中。)

    〔滑〕老陰之數。終於十。故陰得尺內之一寸。此尺字。從關至尺澤。通計十寸者而言。老陽之數。極於九。故陽得寸內之九分。此寸字。指人手卻一寸而言。寸為尺之始。尺者寸之終。云分寸者。以終始對待言。其實貯。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陰陽之盈數也。〔丁〕尺寸之法。舊經有注。言諸家所傳撰不同。執引三寸輒相去一寸。以備三才。並不見一寸九分之理。其一寸九分之法者。蓋為尺寸之位。各有陰陽始終也。

    案一難說取寸口之法。此段則更就其中。分尺寸之位。而復與十八難分三部之說不同。學者不可一例而讀也。楊注不察此理。妄引諸家脈訣。以傳會之。並舉藏府配位之說。為診候之式。不足為據。本義據孫思邈說云。自肘腕入至魚際。為一尺。十分之為十寸。取第九分之一寸中。為脈尺位。若此則更與經旨相左。又不可從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又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傍則季脅也。次注。尺內。謂尺澤之內也。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是皆循按尺膚之法。內經未有就寸口分尺位之說。學者又不可執彼解此也。紀天錫亦辨藏府配位之妄。頗為精當。

    三難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脈經。諸本。動下。有也字。)

    〔呂〕過者。謂脈過九分出一寸。名曰太過。減者。脈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也。此為不及之脈也。遂上魚者。出一寸至魚際也。

    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脈經。作關之後者。)

    〔呂〕過者。謂脈出過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此大過之脈也。減者。謂不滿一寸。脈見七分八分。或六分五分。此為不及之脈。〔虞〕陰陽不相榮。脈乃上魚入尺。故曰覆溢之脈。脈既覆溢。此由關格所致。本經曰。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也。不病亦死。〔張〕關。無出之由。故曰關也。格者。無入之理。故曰格也。〔滑〕遂者。徑行而直前也。謝氏謂遂者。直上直下。殊無迴旋之生意。外關內格。謂陽外關不下。陰從而內出。以格拒之。此陰乘陽位之脈也。內關外格。謂陰內閉而不上。陽從而外入。以格拒之。此陽乘陰位之脈也。覆。如物之覆。由上而傾於下也。溢。如水之溢。由內而出乎外也。此篇。言陰陽之太過不及。雖為病脈。猶未至危殆。若遂上魚入尺。而為覆溢。則死脈也。此遂字。最為切緊。蓋承上起下之要言。不然則太過不及。陰陽相乘。關格覆溢。渾為一意。漫無輕重矣。

    按呂注有一脈四名之說。誤矣。此段大旨。診尺寸以詳陰陽相乘之候。而察關格之病也。故其設問。謂古之論脈者。曰太過不及。曰陰陽相乘。曰覆溢。曰關格。若是說來。各有所異否。其答辭。始舉關之前後。申明陰陽之位。而以過之與減。解太過不及。為脈之形勢。以上魚入尺。解覆溢為脈之現體。而後結其義曰。是為關格之病所成。何則陰陽各乘其位者。非一脈有四名。其關格之稱。與內經同指病候。非為脈名。三十七難。亦據靈樞脈度篇。為陰陽俱盛之病矣。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史倉公傳曰。齊侍御史成自言病頭痛。臣意切其脈。得肝氣。肝氣濁而靜。此內關之病也。又曰。脈法云。病重而脈順清者。曰內關。內關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徐幹中論曰。術之於斯民也。猶內關之疾也。非有痛癢煩苛於身。情志慧然。不覺疾之已深也。然而期日即至。則血氣暴竭。故內關之疾。疾之中夭。而扁鵲之所甚惡也。是皆陰陽不相營運。人不病而死也。傷寒論平脈法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是據此段。而申明其證者也。此段所診。亦是尺寸二部。本義為三部之義。欠妥。

    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而死也。(脈經。而。作自。)

    〔丁〕此者。是使陰陽不守本位。有此覆溢。故形不病而死也。〔滑〕覆溢之脈。乃孤陰獨陽。上下相離之診。故曰真藏之脈。謂無胃氣以和之也。

    案經釋。據素問玉機真藏論。五藏各有真藏脈。以此段為誤。然觀本義所解。則其義自通。楊上善太素注曰。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見於玉機真藏論新校正。

    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

    〔呂〕心肺在膈上。藏中之陽。故呼其氣出。肝腎在膈下。藏中之陰。故吸其氣入。脾者中州。主養四藏。故曰呼吸以受穀味。〔滑〕其脈在中者。在陰陽呼吸之中。

    按經釋。以受穀味三字。為贅辭。其說似有理。

    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脈經。濡。作軟。下有而大二字。法也。作脈字。)

    〔滑〕浮為陽三句。此承上文。而起下文之義。心為陽中之陽。故其脈浮而大散。肺為陽中之陰。其脈浮而短澀。肝為陰中之陽。其脈牢而長。腎為陰中之陰。其脈按之濡。舉指來實。〔楊〕按之有餘。舉之不足。故曰沉。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曰浮。細而遲。來往難且散。或一止。名曰澀。按之但覺堅極。故曰牢。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者。謂之實。〔丁〕脾者。中央土也。能成養四旁。故隨四時而見。所以經不言脈之象也。

    按濡。即軟字。或作耎。脈經曰。軟脈。極軟而浮細。注。軟。一作濡。云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輕手相得。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脈經。此下。載六難全文。之言。作言之。此言。作經言如此。病下。有之字。)

    〔楊〕過於本位。謂之長。不及本位。謂之短。按之往來流利。展轉替替然。謂之滑也。隨春夏秋冬。觀其六脈之變。則知病之逆順也。〔紀〕浮沉者。言其位也。長短者。言其體也。故有形則有位。有位則知病之虛實。知虛實則知病所在。然後別陰陽之道。虛自內出。實自外入。〔滑〕又設問答。以明陰陽脈見者。不單至也。惟其不單至。故有此六脈相兼而見。惟其相兼。故有一陰一陽。一陽一陰之不同也。〔徐〕但浮沉可以相兼。而滑澀短長。不得並見。其經。手足三陰三陽也。逆順。如心脈宜浮。腎脈宜沉。則為順。如心脈反沉。腎脈反浮。則為逆。

    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舊脫腎部之部字。今據脈經諸本補。)

    〔呂〕菽者。豆也。言脈之輕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間。皮毛者。肺氣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脈。次於肺。如六豆之重。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腎主骨。其脈沉至骨。故曰腎也。

    按脈經注曰。菽者。小豆。言脈輕如三小豆之重。呂氏作大豆。據此。集註所引。誤脫大字也。考說文曰。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詩采菽。鄭玄注曰。菽。大豆也。又閟宮。稙稚菽麥。釋文曰。菽。音叔。大豆也。禮檀弓。啜叔飲水。釋文曰。叔。或作菽。音同。大豆也。蓋古人未以菽為小豆。傷寒論舊注亦曰。菽。小豆。誤矣。此段借菽以稱輕重者。特約略言之。謂醫之以指按脈。在病者膚肉上。覺得其有輕重若此也。蓋三部之上。各有一菽之重也。故合三部。而稱三菽。非一部之上若有三菽之重也。以三乘之。則若六菽之重者。三部各有二菽之重。九菽之重者。三部各有三菽之重也。十二菽之重者。三部各有四菽之重也。按之至骨。則其深至矣。更不復言輕重矣。東奧服子溫良亦嘗有此說。先子每稱其精核。虞庶謝縉孫並謂寸關尺。各有三菽之重。乃知肺氣之至。余當以類推之。本義曰。腎不言菽。當如十五菽之重。(此說。本於十六難呂注。)經釋曰。浮而無力為輕。沉而有力為重。其說俱乖經旨。

    六難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滑〕大抵輕手取之。陽之分。重手取之。陰之分。不拘何部。率以是推之。〔徐〕此與上文脈有陰陽之法不同。上文言脈之屬於陰屬於陽。平脈也。此則言陰分與陽分之脈。有太過不及也。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耶。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呂〕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微少。故其脈來進退無常。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萌未盛。故其脈來浮大而短也。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大盛。故其脈來洪大而長。太陰王七月八月。乘夏余陽。陰氣未盛。故其脈來緊大而長。少陰王九月十月。陽氣衰而陰氣盛。故其脈來緊細而微也。厥陰王十一月十二月。陰氣盛極。故言厥陰。其脈來沉短以敦。敦者。沉重也。〔丁〕夫三陰三陽之氣王。隨六甲以言之。此法。按黃帝六節藏象論曰。天以六六之節成一歲。其自冬至之後。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後。〔滑〕上文言三陽三陰之王脈。此言三陽三陰之王時。當其時則見其脈也。歷家之說。以上古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為曆元。蓋取夫氣朔之分齊也。然天度之運。與日月之行。遲速不一。歲各有差。越人所謂冬至之後得甲子。亦以此歟。首稱經言二字。考之樞素無所見。平人氣象論。太陽至。洪大而長。少陽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至。浮大而短。則雖略其說而不詳。豈越人之時。別有所謂上古文字耶。將內經有之。而後世文脫耶。不可知也。後凡言經言。無所考者。義皆仿此。

    按脈經曰。洪脈。極大在指下。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呂〕寸口脈平而死者。非應四時脈。其脈狀若平和也。又曰。十二經。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為十二經本原也。夫氣衝之脈者。起於兩腎之間。主氣。故言腎間動氣。挾任脈。上至喉咽。通喘息。故云呼吸之門。上系手三陰三陽。為支。下系足三陰三陽。為根。故聖人引樹以設喻也。其生氣之原者。是三焦之府。宣行榮衛。邪不妄入。故曰守邪之神也。〔徐〕系。連屬也。三焦與腎同候。而腎屬下焦。故曰三焦之原。謂所從出也。〔滑〕此篇與第一難。義若相悖。然各有所指也。一難以寸口決死生者。謂寸口為脈之大會。而穀氣之變見也。此篇以原氣言也。人之原氣盛則生。絕則寸口脈雖平猶死也。

    按腎間動氣。補註。經釋。為命門之氣。本義。為人所得以生之氣。不若呂注之長矣。呂氏去古不遠。必有師受。且考之經文。其言鑿鑿可據矣。夫腎間。則衝脈所出之地。外當乎關元之分。而三焦氣化之所原也。其所稱動氣者。何。靜者為陰。動者為陽。動氣。則陽氣之謂也。素問陰陽離合論曰。大沖之地。名曰少陰。次注。大沖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大沖。又舉痛論曰。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又骨空論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靈樞海論曰。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逆順肥瘦篇曰。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動輸篇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絡起於腎。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是則衝脈所出之地。在於兩腎之間。實為十二經脈之根本也。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是則與此段之義。互相發揮。可見動氣者。衝脈所主之氣。真元之陽。三焦氣化之原。而生命系焉。楊玄操曰。腎間動氣。則丹田也。道士思神。比丘坐禪。皆行心氣於臍下者。良為此也。是說亦為有理。荀悅申鑑曰。鄰臍二寸。謂之關。關者。所以關藏呼吸之氣。以稟授四氣也。故氣長者以關息氣。是與此段所謂呼吸之門。其義相符。篇首所謂寸口者。該三部而言。非上部有脈。下部無脈之謂。呂楊注不免迂拘。

    九難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然。數者府也。遲者藏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藏府之病也。

    〔呂〕府者陽。故其脈數。藏者陰。故其脈來遲。〔楊〕去來急促。一息過五至。名數也。呼吸三至。去來極遲。故曰遲也。陽脈行疾。故病乃數。陰脈行遲。故病乃遲。此直云病在藏府。

    十難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藏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輒變為十也。

    〔呂〕夏心主。脈見浮大而散。今反弦。弦者肝脈來干心也。小腸心之府。脈當浮大而洪。長而微弦者。膽脈也。心脈雖洪大。當以胃氣為本。今無胃氣。故其脈大甚也。此為心自病。故言自干心也。小腸心之府。微大者。其脈小為小腸自病。故言自干也。緩者脾脈。乘心。故令心脈緩也。胃脈小緩。見於心部。小腸心府。故言干之。澀肺脈。故言干心也。微澀大腸脈。小腸心府。故曰干也。沉者腎脈。故言干也。微沉者膀胱脈。小腸心府。故言干也。此夏王之時。心脈見如此者。為失時脈。〔楊〕干。猶乘也。剛柔。陰陽也。邪者。不正之名。非有王氣。而外來干身為病者。通為之邪也。〔虞〕推此十變之候。乃五行勝復相加。故聖人謂之五邪也。五藏各有表裡。更相乘之。一脈成十。故十變也。有陽有陰。故曰剛柔也。於本位見他脈。故曰相逢相干也。聖人乃以心一藏為例。其餘皆可知也。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也。何藏也。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楊〕按經言。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是為平和無病之人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藏無氣。難經言止。本經言代。按止者。按之覺於指下而中止。代者。還尺中。停久方來。名曰代也。止代雖兩經不同。據其脈狀。亦不殊別。故兩存之。〔丁〕五十動者。是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度。今陽氣虛少。故不滿五十也。其言動而止者。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此陽不榮於下。故腎氣先絕也。絕則止也。此法又與生氣獨絕於內同法也。〔滑〕五藏腎最在下。吸氣是遠。若五十動不滿。而一止者。知腎無所資。氣當先盡。盡。猶衰竭也。不能隨諸藏氣而上矣。

    按此段。原於靈樞根結篇。而約言之也。

    十二難曰。經言。五藏脈已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五藏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絕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呂〕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藏在膈上。上氣外為榮衛。浮行皮膚血脈之中。故言絕於外也。腎肝所以在內者。其藏在膈下。下氣內養筋骨。故言絕於內也。〔滑〕靈樞第一篇曰。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又第三篇曰。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此靈樞以脈口內外。言陰陽也。越人以心肺腎肝內外。別陰陽。其理亦由是也。紀氏謂此篇言針法。馮玠謂此篇合入用針補寫之類。當在六十難之後。以例相從也。〔徐〕絕者。虛也。不足也。不絕者。實也。有餘也。

    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澀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滑〕靈樞第四篇曰。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又曰。色青者其脈弦。赤者其脈鉤。黃者其脈代。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謂色脈之不相得也。色脈既不相得。看得何脈。得相勝之脈即死。得相生之脈。病即自已。已。愈也。參。合也。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丁〕數。即心也。所以臂內皮膚熱也。急者。臂內經絡滿實。所以堅急也。緩者。肌肉消。故皮膚亦緩弱也。肺主燥。所以臂內皮膚亦澀也。腎主水。其脈滑。所以臂內皮膚亦滑也。〔滑〕靈樞第四篇。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變定矣。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小。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尺之皮膚亦滑。脈澀。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云此通上文所謂色脈形肉不相失。

    按經釋曰。今去經文大小字。而易數字。數者。一息六七至之謂。若皮膚則如何能數。此說誤矣。素問奇病論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是尺膚亦有數之候也。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澀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呂〕色青者。肝也。浮澀而短者。肺也。肺勝肝為賊邪。若大而緩。為脾脈也。肝勝脾。故言相勝也。浮大而散。心脈也。心為肝之子。若小而滑。腎脈也。腎為肝之母。肝為腎之子。子母相生。故為相生也。〔虞〕肝脈弦。其色青。其聲呼。其臭羶。其味酸。心脈洪。其色赤。其聲笑。其臭焦。其味苦。脾脈緩。其色黃。其聲歌。其臭香。其味甘。肺脈澀。其色白。其聲哭。其臭腥。其味辛。腎脈沉。其色黑。其聲呻。其臭腐。其味鹹。此謂相應也。

    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丁〕上工者。謂全知色脈皮膚三法。相生相勝本始。故治病十全其九。中工知二。謂不能全收。故治病十全得八。下工知一。謂不解明於全法。一心治已病。故十全得六也。〔滑〕此篇問答。凡五節。第一節為問辭。第二第三節。言色脈形肉不得相失。第四節。言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尺相應。然假令以下。但言色脈相參。不言聲臭味。殆闕文歟。抑色之著於外者。將切於參驗歟。第五節。則以所知之多寡。為工之上下也。

    按知三之義。呂注謂解一藏為下工。解二藏為中工。解五藏為上工。虞庶據禮記正義。醫不三世之說。俱為強解。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是丁說所原。其義自明。呂覽察賢篇曰。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萬也。注。以術之良。故人多求之也。凡十人中。必有一不可治之病。故全九為上也。全。猶愈也。見於周禮疾醫職注。而工。則醫之謂也。與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不同。此言上中下之工。與韓非子經篇。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語同。素問。有粗工良工之語。說文曰。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與巫同意。其義可知。蓋上古之醫。必為祝由。故通稱巫。又謂之工。山海經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珇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注。群巫上下此山。採藥往來也。又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幾巫相。注。皆神醫也。是則工之與巫。其意相同。上古俱為醫之稱也。

    十四難曰。脈有損至。何謂也。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舊。至。作死。據脈經虞注本義改正。)

    〔呂〕平者。謂平調之脈也。〔虞〕經者。常也。謂脈離常經之所。而行過於半。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也。一呼四至。乃陽氣亂。故脈數。數則氣耗。耗則精無所歸。獨加奪去。故曰奪精。五至。死之漸也。六至。今死矣。

    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謂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

    〔滑〕至脈從下而逆上。由腎而之肺也。損脈從上而行下。由肺而之腎也。

    損脈之為病。奈何。然。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藏六府也。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也。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於收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脈經。消。作痟。本義。不為。作不能為。至於收病。當作至脈之病也云。按脈經與經文同。)

    〔呂〕從上下者。從肺損至腎。五藏俱盡。故死。肺在上也。從下上者。從腎損之肺。亦復五藏俱盡。故死也。〔虞〕至此推究損家病證。一損肺。二損心。三損脾。四損肝。五損腎。乃如第五難脈之輕重菽數。

    按皮聚者。皮膚皺臘失潤。故毛脫也。不能榮於五藏六府之榮字。古與營通。周運之義也。至於收病也。本義為誤文。是。然脈經與經文同。則其訛亦久。呂注曰。收者。取也。經但載損家病。不載至家病。故損脈於此受病。非是至家病也。其言不免含糊。

    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滑〕肺主氣。心主血脈。腎主精。各以其所損而治之。榮衛者。血脈之所資也。肝主血。血虛則中不足。一云。肝主怒。怒能傷肝。故損其肝者。緩其中。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緩者。和也。

    按一說為是。虞丁注意亦爾。適其寒溫。此衣服起居之謂。非重言飲食之義也。經釋曰。言治損。而不言治至者。蓋損至之脈。雖有從上下從下上之殊。而五者之病狀則一。故言治損。而治至之法亦備矣。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滑〕此再舉損至之脈。為問答也。蓋前之損至。以五藏自病。得之於內者而言。此則以經絡血氣。為邪所中之微甚。自外得之者而言也。其曰呼吸再至。即一呼一至。一吸一至之謂。疑衍文也。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屍(脈經。欲甚。作適甚。死脈上。有十字。當著。作當未。再吸一至。舊作呼吸再至。據脈經本義改訂。)

    〔虞〕脈三至曰離經。反於常經。知病始得。脈病反常經。法曰。奪精之脈。脈大。法曰。渾渾革至如湧泉者。病進欲甚之理明也。陰脈細沉。夜加可驗。陽脈浮大。晝加可知。魂屬陽。陽主生。今脈形如是減損。乃知陽絕。陽絕則魂去。故人死也。〔滑〕前後。非言寸尺。猶十五難前曲後居之前後。以始末言也。〔徐〕前大後小。病氣在陽。故頭痛目眩。前小後大。病氣在陰。故胸滿短氣。洪大為陽邪外越。故煩滿。沉細為陰邪內陷。故腹痛。滑為血實。故為熱。澀為傷濕。故中霧露。此又於一息四至之病。分別言之。困者近於死也。不大不小。則晝夜不至於有加。故可治。即靈禁服篇所謂。若引繩大小齊等之義。若更參差不倫。則難治矣。行屍。言其人生道已絕。如屍之行也。

    按澀。脈難流利也。何於一息八至中而現之。蓋此段澀字。脈經所謂一止復來之義。數中有時一結也。虞注為如刀刮竹之狀。欠妥。靈樞本神篇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說文曰。魂。陽氣也。從鬼云聲。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楊〕上部寸口。下部尺中也。〔滑〕紀氏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是邪實並於上。即當吐也。若無吐證。為上無邪。而下氣竭。故云當死。一難言寸口為五藏主也。四難以胃為主。其脈則主關上也。此難以尺為主也。此越人所以錯綜其義。散見諸篇。以見寸關尺。各有所歸重云。〔徐〕上部無脈者。特因氣血之偶有滯耳。病去則自復也。

    按元氣者。人身所稟天真本原之氣。所謂通天者生之本。是也。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金匱要略曰。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是則元者。本原之謂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又重政篇曰。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唯有終始也。而生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揚雄解嘲曰。天者含元氣。白虎通曰。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漢書律曆志曰。大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文選東都賦曰。降煙熅調元氣。又魯靈光殿賦曰。包陰陽之變化。含元氣之煙熅。李善注。春秋曆命序云。元氣正則天地八卦孳。後漢書李固傳曰。北斗斟酌元氣。運平四時。王充論衡幸偶篇曰。俱稟元氣。或獨為人。或為禽獸。又無形篇曰。人稟元氣於天。各受壽夭之命。以立長短之形。蓋人之生也。與天地參。則所稟之氣。其理一也。內經。是謂真氣。又謂生氣者。生之所資始。而天所稟之氣也。譬如二字。本義謂。當在人之有尺下。此說是矣。然脈經亦與經文同。

    十五難曰。經言。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

    〔滑〕此內經平人氣象。玉機真藏論。參錯其文。而為篇也。春脈弦者。肝主筋。應筋之象。夏脈鉤者。心主血脈。應血脈來去之象。秋脈毛者。肺主皮毛。冬脈石者。腎主骨。各應其象。兼以時物之象取義也。來疾去遲。劉立之曰。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而上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而下也。〔徐〕來疾者。其來少急而勁。去遲者。其去少緩而弱。此所謂下曲如鉤也。按藏府之與五行。各有所屬。而春夏秋脈。皆以木為喻者。唯木為因時遷變也。

    如有變奈何。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呂〕實強者。陽氣盛也。少陽當微弱。今更實強。謂太過。陽主表。故今其病在外也。厥陰之氣。養於筋。其脈弦。今更虛微。故曰不及。陰處中。故今其病在內也。如循長竿。謂弦多胃氣少也。如新張弓弦。謂但強無胃氣也。

    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次注。浮薄而虛者也。又曰。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稍。曰肝平。與此段為異。弟堅曰。厭厭聶聶。聖惠方。作擫擫聶聶。廣韻云。擫。於葉切。葉動貌。說文云。聶。木葉搖白也。(按白。恐兒訛。兒。即貌省文。)從木聶聲。爾雅曰。欇。虎櫐。釋文曰。欇。郭音涉。本又作聶。並同。爾雅曰。榆。白枌。注。枌。榆先生葉。卻著莢。皮色白。說文曰。竿。竹挺也。從竹干聲。王冰素問次注曰。勁。謂勁強。急之甚也。

    夏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呂〕實強者。太陽受氣盛也。太陽浮散。今反實強。故曰太過也。手少陰主血脈。其氣尚平實。今反見虛微。故曰不及也。心脈但當浮散。不當數也。雞舉足者。諭其數也。後居。謂之後直。如人革帶之鉤。前曲後直也。是謂但鉤無胃氣也。〔丁〕操者。執也。如手執革帶。前鉤曲無力也。後居。倨而不動。勁有。故曰死也。

    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與此段為異。說文曰。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從玉睘聲。琅玕。似珠者。琅。從玉良聲。玕。從玉干聲。禹貢。雝州。球琳琅玕。素問次注曰。如循琅玕。言脈滿而盛。微似珠形之中手。琅玕。珠之類也。居。不動也。操。執持也。雞舉足。謂如雞走之舉足也。

    秋脈微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消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為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聖惠方。藹藹。作靄靄。本義。消。作蕭。)

    〔呂〕車蓋。乃小車之蓋也。輕浮藹藹然也。按之益大。有胃氣。故曰平也。〔丁〕不下不上。如循雞羽者。但當澀澀然。故曰病也。風吹毛者。飄騰不定。無歸之象。故曰死也。

    按藹藹。輕盈浮大之義。爾雅。釋木曰。賁。藹。注。樹實繁茂菴藹也。菴藹。即藹藹之雙聲。周禮考工記曰。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圜也。以象天也。素問次注曰。如循雞羽者。謂中央堅。而兩旁虛也。如風吹毛者。紛紛然也。

    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濡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諸本。喙。訛作啄。俗解作喙。是。音釋。喙。許穢切。)

    〔呂〕雀喙。謂本大末兌也。啄啄者。不息。故謂之連屬。解索。謂虛縵無根本也。來遲去疾。故曰彈石。〔丁〕解索。診之應手如脫解之索。無力也。

    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又曰。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又解索。作奪索。又曰。喘喘連屬。其中微曲。為病心脈。次注。曲。謂中手而偃曲也。如彈石。言促又堅也。考啄啄。據內經。當作喘喘。丁注。謂啄啄如雀啄。連連時止。恐不為是。蓋內經有盛喘喘數等語。俱喻脈之數疾也。

    胃者。水穀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見也。

    〔呂〕脾寄王四季。故不言王。言平和脈不見。其衰病則見耳。

    按素問次注曰。水流屋漏。言其至也。屋漏。謂時動覆住。

    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別之。

    〔滑〕謝氏曰。此篇。問三部九候以下共六件。而本經並不答所問。似有缺文。今詳三部九候。則十八難中第三章言之。當屬此篇。錯文在彼。陰陽見四難。輕重見五難。一脈變為四時。即十五難。春弦夏鉤秋毛冬石也。六十首。按內經方盛衰篇曰。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奇恆之勢。乃六十首。王注。謂奇恆六十首。今世不存。則失其傳者。由來遠矣。

    然。是其病有內外證。其病為之奈何。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癃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呂〕外證者。府之候。膽者。清淨之府。故面青善潔。其內證者。肝之證。〔滑〕得肝脈。診得弦脈也。肝為將軍之官。故善怒。善。猶喜好也。臍左。肝之部也。按之牢若痛。謂其動氣。按之堅牢而不移。或痛也。厥陰脈。循陰器。肝病。故溲。便難。轉筋者。肝主筋也。此段答辭。然與前問不相蒙。當別有問辭也。〔徐〕動氣。真氣不能藏。而發現於外也。牢者。氣結而堅。痛者。氣鬱而滯。

    按善字。滑解為得。詩鄘風載馳章。女子善懷。亦各有行。箋。善。猶多也。漢書溝洫志曰。引洛水至商顏下。岸善崩。注。師古曰。善崩。言熹崩也。經釋。四肢滿為句。是。蓋筋急則覺四肢滿脹也。諸家四肢滿閉為句。丁讀為攣嚲之義。並非。癃。補註本義作淋。考癃。音犁針切。義與淋同。史記孝景本紀。索隱曰。隆慮。音林閭。避殤帝諱改之。據此癃字。亦避諱作淋。本草經內經。皆用癃字。其作淋者。蓋後人所改。素問奇病論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次注。癃。小便不得也。溲。小便也。一切經音義曰。聲類云。痳。謂小便數。而難出也。溲字概稱大小便。見於史倉公傳。然此段閉癃溲便難。唯言小便若開若淋澀。虞注。謂癃溲。小府澀也。便難。大府所注艱也。誤。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滑〕掌中。手心主脈所過之處。蓋真心不受邪。受邪者手心主爾。〔徐〕素問。心在色為赤。在聲為笑。心氣通於舌。故火上炎則干也。

    按先子曰。啘。即噦字。靈樞雜病篇曰。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肘後方作卒啘不止。可以證焉。又靈樞口問篇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說文曰。噦。氣牾也。從口歲聲。本義以噦為乾嘔。非。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虞〕脾。土也。在變動為噫。在志為思。主甘受味。故善味。〔丁〕當齊有動氣者。脾主中州也。其病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四肢不收。即是胃也。胃為水穀之海。為土。土靜。故有此證。〔滑〕靈樞口問篇曰。噫者。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經曰。脾主四肢。〔徐〕素問痿論曰。陽明主束骨。而利機關。脾與胃合。故亦主節。

    按說文曰噫飽食息也。從口意聲。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有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虞〕肺主皮毛。外感寒。內合於肺。故嚏也。悲者肺之志也。在聲為哭。肺主氣。外候皮毛。虛則灑淅惡寒。實則熱而閟。故云寒熱。〔徐〕素問刺禁論曰。肺藏於右。臍右。肺之位也。肺主氣。氣逆則喘咳。

    按靈樞口問篇曰。人嚏者。何氣使然。岐伯云。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說文曰。嚏。悟解氣也。從口疐聲。詩云。願言則嚏。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喜恐。欠。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虞〕腎氣不足。傷於衝脈。故氣逆。少陰之脈循少腹。故少腹急痛也。腎者胃之關。今氣虛。故為下重。泄。謂食畢思急圊。通評虛實論曰。氣逆者足寒也。〔滑〕如。讀為而。〔徐〕素問。腎在志為恐。靈樞口問篇曰。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又云。腎主為欠。又經脈篇。足少陰腎之脈。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故足脛寒也。

    按說文曰。欠。張口氣悟也。象氣。從人上出之形。

    十七難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盡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脈經。盡。作具。診病。作設病者。強。作弦。)

    〔楊〕強急。猶弦急也。〔滑〕此篇所問者三。答云。可盡知也。止答病之死證。余無所見。當有關漏。肝開竅於目。閉目不欲見人。肝病也。肝病見肺脈。金剋木也。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濡而微者。死也。(脈經。濡。作滑。本義。作澀。並非。)

    〔丁〕心之病證。今反見腎脈。水來剋火。故知死也。〔虞〕陽病得陰脈。故曰死也。〔徐〕心主熱。甚則開目而渴也。

    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滑〕脫血脈實。相反也。〔徐〕此又一義。不以生克言。所謂病虛脈實。故死也。靈樞玉版篇曰。衄而不止。脈大。此三逆。即此義也。

    按說文曰。鼽。病寒鼻窒也。從鼻九聲。釋名曰。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說文又曰。衄。鼻出血也。從血醜聲。

    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脈經。而下。有反字。沉上。又有反字。)

    〔楊〕按之遲但小。謂之細。〔滑〕陽病見陰脈。相反也。

    按楊上善太素經注曰。譫語。多言也。

    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脈經。反下。有得字。死下。有此之謂三字。)

    〔滑〕泄而脈大。相反也。大腹。腹脹也。〔徐〕此亦病虛脈實也。靈樞玉版篇曰。腹鳴而滿。四支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楊〕手太陰。肺脈也。肺為諸藏上蓋。其治在右方。故在右手上部也。手陽明大腸脈。是肺之府。故隨肺居上部焉。足少陰腎脈。腎為水。肺之子。水流趣於腎。又最居於下。故為右手下部也。足太陽膀胱。為腎之府。故隨腎居下部焉。經言脈有三部。部有四經者。謂惣兩手而言之也。兩手各有三部。部各有二經。兩手上部合四也。中下二部。亦復如此。三四十二。則十二經也。肺金居上。而下生腎水。故肺腎在左右手上下部也。足厥陰肝脈也。肝治在左方。故為左手之下部。足少陽膽者。為肝之府。故隨肝居下部也。手太陽小腸脈。為心之府。故隨心居上部焉。手心主胞絡脈也。手少陽三焦脈也。故合為左手中部。足太陰脾脈也。足陽明胃脈也。故合為右手中部。此經作如此分別。若依脈經配三部。又與此不同也。〔徐〕此篇所論。六經部位。乃素問血氣形志篇。所謂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陰陽也。以此為據。

    按詳經文。唯說以三部配六經之義。而非左右排位之謂也。然其言曖昧難識。姑舉楊注以解之。是復掠取王氏脈經之說。而為解者。其實叵以確據矣。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本義。無所字。)

    〔楊〕寸口。陽也。關。中部也。尺中。陰也。此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九候也。故曰九。浮為陽。沉為陰。中者胃氣也。所謂自膈以上。為上焦也。自膈以下。為中焦也。自齊以下至足。為下焦也。〔謝〕此一節。當是十六難中答辭。錯簡在此。而剩出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十字。

    按楊注以後。以此段為左右三部。分配藏府之義。然內經及難經。未嘗有其說。蓋出於脈經兩手六脈所主藏府陰陽逆順篇。所引脈法贊文。紀天錫集註。極辨其碎義難據。實為精當。脈經又有分別三關境界脈候篇曰。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主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義與此段同。刺字。楊注為針刺。丁注當作次字。紀氏為刺候之義。未知孰是。

    人病有沉滯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耶。然。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

    〔楊〕往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謂之結也。脈結甚者。是診脈之狀也。結甚者。此結訓積。猶言脈結甚則積甚。脈結微則積微。其言稍隱也。極重指著骨乃得。故謂伏脈也。〔滑〕此下問答。亦未詳所屬。或曰。當是十七難中。或連年月不已答辭也。〔徐〕結為積聚之脈。平人氣象論云。結而橫。有積矣。沉伏亦積氣之脈。右手統指三部言。

    其外痼疾同法耶。將異也。然。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表裡。法皆如此。假令脈結伏者。內無積聚。脈浮結者。外無痼疾。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滑〕此承上文。復問外之痼病。與內之積聚。法將同異。結為積聚。伏脈行筋下。主裡。浮行肉上。主表。所以異也。前舉右脅為例。故此云左右同法。脈病不相應。故為死病也。〔徐〕人病以下至末。與前文不類。疑是五十二。五十五。五十六等難內錯文。

    按痼。即?俗字。說文曰。?。久病也。從疒古聲。又通作固。錮。禮月令曰。季冬之月行春令。則國有固疾。注。生不充性。有久疾也。漢書賈誼傳曰。失今不治。必為錮疾。

    十九難曰。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常。而反者。何謂也。然。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

    〔楊〕元氣起於子。人之所生也。男從子左行三十。女從子右行二十。俱至於巳。為夫婦懷妊也。古者。男子三十。女年二十。然後行嫁娶。法於此也。十月而生男。從巳至寅。左行為十月。故男行年起於丙寅。女從巳右行至申。為十月。故女行年起於壬申。所以男子生於寅。女子生於申。〔滑〕此推本生物之初。而言男女陰陽也。

    按脈有逆順。言脈有男之所順。女之所逆。有女之所順。男之所逆也。男女所生之理。虞注為男女天癸之數。規楊氏之言。反非。淮南子泛論訓曰。禮三十而娶。注。三十而娶者。陰陽未分時。俱生於子。男從子數。左行三十。立於巳。女從子數。右行二十年。亦立於巳。合夫婦。故聖人因是制禮。使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其男子從巳數。左行十得寅。故人十月而生於寅。故男子數從寅起。女自巳數。右行得申。亦十月而生於申。故女子數從申生也。說文曰。包。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為夫婦。褢妊於巳。巳為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姑寅。女年始申也。是可以證楊說。而經文實原古禮。演男女嫁娶之義者。可知矣。又離騷經曰。惟庚寅吾以降。章句云。寅為陽正。故男始生。而立於寅。庚為陰正。故女始生。而立於庚。是庚之與申雖不同。其為義則一也。

    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恆弱。女子尺脈恆盛。是其常也。

    〔楊〕男子陽氣盛。故尺脈弱。女子陰氣盛。故尺脈強。此是其常性。〔謝〕寅為木。木生火。又火生於寅。而性炎上。故男脈在關上。申為金。金生水。又水生於申。而性流下。故女脈在關下。

    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其為病何如。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左得之。病則在左。右得之。病則在右。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則在左。右得之。病則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

    〔楊〕男得女脈。為陰氣盛。陰主內。故病在內。女得男脈。為陽氣盛。主四肢。故病在四肢也。

    二十難曰。經言。脈有伏匿。伏匿於何藏。而言伏匿耶。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

    〔楊〕陽乘陰。尺中已浮滑而長。又時時沉澀而短。故曰陽中伏陰也。寸關已沉短而澀。澀而時時浮滑而長。故曰陰中伏陽也。〔丁〕其部。非獨言寸為陽尺為陰也。若以前後言之。即寸為陽部。尺為陰部。若以上下言之。曰肌肉上為陽部。肌肉下為陰部。〔滑〕居。猶在也。當也。乘。猶乘車之乘。出於其上也。伏。猶伏兵之伏。隱於其中也。匿。藏也。〔徐〕引經言無考。伏匿。謂不見於本位。反藏於他部。而見其脈也。

    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虞〕寸口曰陽。又今重見陽脈三倍以上。故曰重陽。其病狂惑。自高賢智。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故曰狂。尺中曰陰。而尺脈重見陰。故曰重陰。其為病也。名曰癲疾。謂僵仆於地。閉目不醒。陰極陽復。良久卻醒。故曰癲也。今天吊之類。是也。〔徐〕此又因陰陽之伏匿。而極言之。重陰重陽。言不止伏匿。陰皆變為陽。陽皆變為陰也。脫陽脫陰者。此又因重陽重陰而及之。鬼屬陰。陽既脫。則純乎陰。故見鬼。目得血而能視。陰既脫。則血不營於目。故曰盲。此則重陰重陽之反也。

    按本義。為五十九難之錯文。然脈經文亦如是。則徐說為得。

    二十一難曰。經言。人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何謂也。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不應脈數也。此大法。

    〔周〕形體之中。覺見憔悴。精神昏憒。食不忺美。而脈得四時之從。無過不及之偏。是人病脈不病也。形體安和。而脈息乍小乍大。或至或損。弦緊浮滑沉澀不一。殘賊沖和之氣。是皆脈息不與形相應。乃脈病人不病也。仲景云。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氣神。雖困無苦。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以無王氣。卒眩僕不識人。短命則死。〔謝〕按本經答文。詞意不屬。似有脫誤。

    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一脈輒變為二病者。何也。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病也。

    〔虞〕氣病傳血。此乃一脈變為二病。脈動反常。邪在氣。氣受邪。傳之與血。故血為所生病。呴之。氣流行之貌也。濡者。濡潤之貌。言人身所稟者。氣血也。氣血通行。沮潤人身。其為病也若此。〔丁〕氣主呴之。呴呴。謂吹噓往來之象。人一身經脈通行。氣血或居。一經脈中。氣留不行。故血壅不濡。其氣先病。名曰是動。血壅不濡。後病。名曰所生。此是一脈輒變為二病也。〔滑〕氣主呴之。謂氣煦噓然來。薰蒸於皮膚分肉也。血主濡之。謂血濡潤筋骨。滑利關節。榮養藏府也。此脈字。非尺寸之脈。乃十二經隧之脈也。此謂十二經隧之脈。每脈中輒有二病者。蓋以有在氣在血之分也。〔徐〕此亦非經之全文。乃約經語。以成文者也。是動所生病。見靈樞經脈篇。是動諸病。乃本經之病。所生之病。則以類推。而旁及他經者。經文並無氣血分屬之說。

    按自一難至此。論脈。是為第一篇。

    二十三難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陽之脈。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蹻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脈長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謂十二經脈長短之數也。

    〔楊〕一手有三陽。兩手合為六陽。故曰五六合三丈也。兩手各有三陰。合為六陰。故曰三六一丈八尺。兩足各有三陽。故曰六八四丈八尺。按此脈度數七尺五寸。中人之形。而云長八尺。理則難解。然足之六陽。從足指而向上行。由其紆曲。故曰八尺也。兩足各有三陰。故曰六六三丈六尺也。按足太陰少陰。皆至舌下。足厥陰至於頂上。今言至胸中者。蓋據其相接之次也。督脈起於脊??。上於頭。下於面。至口齒縫。計則不止長四尺五寸。今言四尺五寸者。當取上極於風府。而言之也。〔虞〕人有陰蹻陽蹻二脈。兩足合四脈。陽蹻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蹻者。亦起於跟中。乃是足少陰之別絡也。自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內廉。屬目內眥。合太陽脈。長七尺五寸。兩行合一丈五尺。准此推之。至目者。是兩足陰蹻脈也。〔滑〕此靈樞廿七篇全文。三陰三陽。靈樞皆作六陰六陽。義尤明白。〔徐〕靈樞脈度篇。論蹻脈起止。專指陰蹻言。而不及陽蹻。則其長短之數。乃陰蹻之數也。

    按自二十三難。至二十九難。論經絡。是為第二篇。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溉灌。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滑〕因者。隨也。原者。如也。朝。猶朝會之朝。以。用也。因上文經脈之尺度。而推言經絡之行度也。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十二經。有十二絡。兼陽絡陰絡。脾之大絡。為十五絡也。謝氏云。始從中焦者。蓋謂飲食入口。藏於胃。其精微之化。注手太陰陽明。以次相傳。至足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也。寸口人迎。古法以俠喉兩旁動脈。為人迎。至晉王叔和。直以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後世宗之。愚謂昔人所以取人迎氣口者。蓋人迎為足陽明胃經。受穀氣而養五藏者也。氣口為手太陰肺經。朝百脈而平權衡者也。〔徐〕脈所注為原。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云。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

    按靈樞經脈篇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釋。以處為揆度。未妥。蓋處者。處分之謂也。大戴禮。諸侯遷廟篇曰。聽其聲。處其氣。考其所為。觀其所由。義與此同。榮。古與營通。即營周之義也。

    經曰。明知終始。陰陽定矣。何謂也。然。終始者。脈之紀也。寸口人迎。陰陽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故曰始也。終者。三陰三陽之脈絕。絕則死。死各有形。故曰終也。

    〔滑〕謝氏曰。靈樞第九篇云。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藏為紀。陰陽定矣。又曰。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此一節。因上文寸口人迎。處百病決死生。而推言之。謂欲曉知終始。於陰陽為能定之。蓋以陽經取決於人迎。陰經取決於氣口也。朝使者。朝。謂氣血如水潮應時而灌溉。使。謂陰陽相為用也。始。如生物之始。終。如生物之窮。欲知生死。脈以候之。陰陽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則不病。一或不相朝使。則病矣。況三陰三陽之脈絕乎。絕必死矣。其死之形狀。則具如下篇。

    按經釋曰。靈樞終始篇云。終始者。經脈為紀。此終始。蓋指十二經之所起止也。非謂氣行為始。脈絕為終也。其終始篇篇末。亦載十二經脈絕病形。豈因此遂誤以終始之終。為即此終耶。

    二十四難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候。可知其吉凶不然。足少陰氣絕。即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故骨髓不溫。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枯。發無潤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巳日死。(素問診要經終論新校正曰。詳王注云。骨不耎。骨硬。難經。及甲乙經云。骨不濡。則肉弗能著。當作骨不濡。靈樞經脈篇。亦作濡。本義。澤下。長有無潤澤三字。按下文例。骨髓不溫。當作脈不溫。)

    〔楊〕足少陰。腎脈也。腎主冬。故云冬脈也。腎主內榮骨髓。故云伏行而溫於骨髓也。卻。結縮也。謂齒齦之肉結縮。而故齒漸長而枯燥。色不澤也。腎為津液之主。今無津液。故使發不潤焉。戊己土也。腎水也。土剋水。故云戊日篤己日死也。〔滑〕此下六節。與靈樞第十篇文。皆大同小異。濡。讀為軟。〔徐〕卻。退縮也。

    按溫。即溫養之謂。濡。古軟字。見於素問玉機真藏論新校正。卻。楊為結縮。義與軟字相乖。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滿。肉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滑〕脾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脾絕則肉滿唇反也。肉滿。謂肌肉不滑澤。而緊急?膹也。

    足厥陰氣絕。即筋縮引卵與舌。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即引卵與舌。故舌卷卵縮。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舌厥之間。舊剩卷字。據甲乙經刪。)

    按素問熱論曰。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次注。凡虛中而受物者。皆謂之器。其於體外。則謂陰囊。其於身中所司。則謂膀胱矣。

    手太陰氣絕。即皮毛焦。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即皮節傷。皮節傷。則皮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篤丁日死。

    〔滑〕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肺絕則皮毛焦。而津液去。皮節傷。以諸液皆會於節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黑如梨。此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舊脫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十二字。今據脈經所引靈樞補之。本義。甲乙經。梨。作黧。非。)

    〔楊〕經云。手三陰。今此推釋太陰少陰。而心主一經不言之。何也。然心主者。心包絡之脈也。少陰者。心脈也。二經同候於心。故言少陰絕。則心主亦絕。其診既同。故不別解也。本經云面黑如漆柴。此云如梨。漆柴者。恆山苗也。其草色黃黑無潤澤。故以為喻。梨者。人所食之果也。亦取其黃黑焉。言人即無血則色黃黑。似此二物。無光華也。

    按方言曰。老。燕代之北鄙。曰梨。郭璞注。言面色如凍梨。爾雅正義。孫炎云。耇。面如凍梨。色如浮垢。是楊注所本。丁注曰。梨字當作黧。誤。考諸本草。恆山苗。未載漆柴名。不知何據。

    三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楊〕三陰者。是手足三陰脈也。此五藏之脈也。五藏者。人之根本也。故三陰俱絕。則目瞑。瞑。閉也。〔虞〕人之五志。皆屬於陰。今三陰已絕。五藏皆失其志。故無喜怒憂思恐。五志俱亡。故曰失志也。

    按眩轉之眩。當是系訛。蓋眩。或作玄。因訛係為玄。再轉從目也。靈樞經脈篇曰。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又大惑論曰。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又曰。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再按辨正條例曰。注義。目眩為失志。今從之。補註。作目瞑。據此。似舊作目系轉目眩。

    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丁〕六陽者。是手足三陽也。〔楊〕陰與陽相離者。陰陽隔絕。不相朝使也。腠理泄者。陽氣已下。毛孔皆開。所以然也。絕汗者。乃汗出如珠。言身體汗出著肉。如綴珠而不流散。故曰貫珠也。

    按占亦診候之義。莊子人間世曰。匠石覺而診其夢。釋文司馬彪云。診。占夢也。

    二十五難曰。有十二經。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然。一經者。手少陰與心主別脈也。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

    〔楊〕手少陰。真心脈也。手心主。心包絡脈也。二脈俱是心脈。而少陰與少陽合。心主與三焦脈合。三焦者。有位而無形。心主有名而無藏。故二經為表裡也。五藏六府。各一脈。為十一脈。心有兩脈。合成十二經焉。據此而言。六府亦止五府耳。

    二十六難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蹻之絡也。陰絡者。陰蹻之絡也。有絡有十五焉。

    〔楊〕十二經。各有一絡。為十二絡耳。今云十五絡者。有陰陽之二經。脾之大絡。合為十五絡也。

    按陰陽二蹻。見於二十八難。靈樞經脈篇曰。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二十七難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蹻。有陰蹻。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霈妄行。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脈經。不然。作不虞。當此之時。在於聖人上。)

    〔虞〕奇。音基也。奇。斜也。零也。不偶之義。謂此八脈。不繫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故曰奇經也。所以經言八脈不拘於經。以此可驗矣。楊氏言奇異之義。非也。〔滑〕奇經者。絡脈之滿溢。而為之者歟。或曰。此絡脈三字。越人正指奇經而言也。既不拘於經。直謂之絡脈。亦可也。此篇兩節。舉八脈之名。及所以為奇經之義。〔徐〕言血脈充盛。十二經不足以容之。則溢出而為奇經。故奇經為十二經之別脈也。

    按說文曰。圖。畫計難也。從口從啚。啚。難意也。徐鍇云。規畫之也。溝。水瀆廣四尺。深四尺。從水勾聲。渠。水所居。從水矩省聲。滂。滂沛也。從水旁聲。徐鉉等云。今俗作霶霈。非是。

    二十八難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脈經。繼。作系。)

    〔呂〕督脈者。陽脈之海也。〔楊〕下極者。長強也。〔徐〕繼。續也。

    按靈樞經脈篇曰。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脈經曰。衝脈者。陰脈之海也。督脈者。陽脈之海也。又其敘八脈。與本經不同。始載二維。次蹻脈。次衝脈。次督脈。次任脈。次帶脈也。照之下文敘奇經之病。其次相同。且其所記。任沖二脈之起行。亦與本經不同。反合於下文呂注。甲乙經。屬於腦下。又云。上巔循額。至鼻柱。陽脈之海也。楊注以督為都綱之義。非。先子曰。督。古與裻通。其脈循脊上行。故以背縫名之。晉語曰。衣之偏裻之衣。注。裻在中。左右異。故云偏。莊子養生主論曰。緣督以為經。釋文。李頤云。督。中也。說文曰。裻。新衣聲。一曰背縫。從衣叔聲。甲乙經曰。風府。在項上一寸大筋內。長強。在脊骶端。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甲乙經。作中極之上。脈經。作任脈者。起於胞門子戶。夾臍上行。至胸中。注。一云。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至關元。至咽喉。)

    〔丁〕中極者。穴名也。在齊下四寸。其中極之下者。曲骨穴也。

    按先子曰。任。與衽通。其循腹裡上行。猶衽之在於腹前也。說文曰。衽。衣襟也。從衣壬聲。又曰。襟。交衽也。從衣金聲。楊注。任者。妊也。此為人之生養之本。誤。甲乙經曰。關元。在臍下三寸。王冰素問骨空論注曰。言中極之下者。言從少腹之內上行。而外出於毛際而上。非謂本起於此也。何以言之。針經云。衝脈者。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又云。衝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由此言之。則任脈衝脈。從少腹之內上行。至中極之下。氣街之內。明矣。

    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陽明之經。夾齊上行。至胸中而散也。(脈經。衝脈者。起於關元。循腹裡。直上至咽喉中。注。一云衝脈者。起於氣衝。並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楊〕經云。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如此則不獨為陰脈之海。恐呂氏誤矣。沖者。通也。言此脈。下至於足。上至於頭。通受十二經之氣血。故曰沖焉。此奇經之三脈也。〔虞〕素問云。衝脈起於氣街。難經云。起於氣衝。又針經穴中。兩存其名。沖。街之義也。素問云。並足少陰之經。難經言。並足陽明之經。況少陰之經。夾齊左右各五分。陽明之經。夾齊左右各二寸。氣衝又是陽明脈氣所發。如此推之。則衝脈自氣衝起。在陽明少陰二經之內。其理明矣。大體督脈任脈衝脈。此三脈。皆自會陰穴。會合而起。二脈分為三岐。行於陰陽。部分不同。故名各異也。

    按靈樞逆順肥瘦篇曰。夫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楊注規呂稱陰脈之海。是。而其以沖為通。未盡。說文曰。沖。通道也。從行童聲。春秋云。及沖以戈擊之。又曰。街。四通道也。從行圭聲。虞注。沖。街之義。此說為妥。蓋此脈為十二經之所注。猶四通之路也。甲乙經曰。氣衝。在歸來下。鼠溪上一寸。動脈應手。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脈經。脅。作肋。)

    〔楊〕帶之為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季脅。在肋下。下接於髖骨之間。是也。回。繞也。繞身一周。猶如束帶。

    按說文曰。帶。紳也。男子鞶革。婦人鞶絲。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從巾。

    陽蹻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甲乙經。至作入。)

    〔丁〕陽蹻脈。起於跟中。循外踝者。中衝穴也。上入風池穴者。頂後髮際陷中。是奇經之五脈也。陰蹻脈。亦起跟中。循內踝者。照海穴也。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其又至目下承泣穴。是陰蹻脈始終也。是奇經之六脈也。

    按先子曰。蹻。與屩通。史記孟嘗君傳曰。馮馭聞孟嘗君好客。躡屩而見之。索隱。屩。音腳。字亦作蹻。又虞卿傳曰。躡蹻擔簦。徐廣注。蹻。草履也。蓋蹻脈起於跟中。故義取於此。或曰。蹻即繑之義。說文曰。繑。絝紐也。從糸喬聲。絝。脛衣也。從糸誇聲。此說亦通。楊注。蹻。捷疾也。是人行走之機要。動足之所由。誤矣。甲乙經曰。風池。在顳顬後。髮際陷者中。

    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脈經。陽維起於諸陽會也二句。在於陽維陰維者上。無故字。又無比於以下五十三字。作此八者不繫於十二經。故曰奇經八脈者也。十八字。甲乙經。無諸經者也四字。經釋。灌溉。作灌溢。)

    〔楊〕維者。維持之義也。此脈為諸脈之綱維。故曰維脈也。此有陰陽二脈。為奇經八脈也。〔虞〕十二經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邪在八脈。腫熱畜積。故以砭石射刺之。故曰砭射之也。〔紀〕陽維者。維絡於陽之脈。陰維者。維絡於陰之脈。所以陰陽能相維者。經血滿足。通達四旁。能維絡於諸經也。〔徐〕按二維之脈。經無明文。其起止蓋不可考。不還周。言不復歸於十二經也。

    按素問刺腰痛論曰。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次注。太陽所生。與正經並行。而上至腨下。復與太陽合而上也。又曰。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次注。是陰維之脈也。又曰。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次注。陰維之會。以三脈在此穴位也。是經文二維之稱。他無所見。而其所會之穴。見於甲乙經。說文曰。湖。大陂也。從水胡聲。揚州浸有五湖浸。川澤所仰以灌溉也。拘通。言不能拘止其所流通也。本義曰。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十二字。當在十二經亦不能拘之之下。則於此無所間。而於彼得相從矣。經釋曰。維絡於身之下。必有缺文。後人誤以此二句。移入此處。故難通也。考脈經。甲乙經。並與經文同。則滑徐說。難以信據。而脈經以二經所起二句。冠於陽維陰維者上。殊覺文順。本義又曰。其受邪氣畜云十二字。謝氏以為於本文上下。當有缺文。然脈經無此。疑衍文也。或云。當在三十七難。關格不得盡其命而死矣之下。因邪在六府而言也。此說似有理。然據虞注。其義亦鬯。經釋曰。奇經之脈。不能還周。故邪氣無從而出。惟以砭石以射之。則邪氣因血以泄。病乃已也。此說最為妥善。

    二十九難曰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陽維為病云十四字。舊在於帶之為病後。今據脈經。謝注。本義。移於此。脈經。溶溶。作容容。甲乙經。則悵然云十二字。作為病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注。一云。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狀。)

    〔呂〕悵然者。其人驚。驚即維脈緩。故令人身不能收持。驚則失志。善忘恍惚也。陽為衛。故寒熱。陰為榮。榮為血。血者心。故心痛也。〔丁〕溶溶者。緩慢所以不能收持也。〔滑〕溶溶。無力貌。〔徐〕溶溶。浮蕩之貌。

    按說文曰。溶。水盛也。從水容聲。是與經旨不符。故舉三說。說文又曰。悵。望恨也。從心長聲。

    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

    〔滑〕兩蹻脈病。在陽則陽結急。在陰則陰結急。受病者急。不病者自和緩也。

    按內經。載八脈病證。經釋詳舉之。今不贅。

    沖之為病。逆氣而裡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呂〕衝脈。從關元上至咽喉。故其為病。逆氣而裡急。督脈在脊。病則其脈急。故令其脊強也。任脈起於胞門子戶。故其脈結為七疝瘕聚之病。帶脈者。迴帶人之身體。病則其腹緩。故令腰溶溶也。〔丁〕逆氣。腹逆也。裡急。腹痛也。〔虞〕瘕者。謂假於物形也。〔徐〕溶溶如坐水中。寬慢不收。而畏寒也。

    按諸病源候論。虛勞裡急候曰。虛勞則腎氣不足。傷於衝脈。衝脈為陰脈之海。起於關元。關元穴在臍下。隨腹直上至咽喉。勞傷內損。故腹裡拘急也。七疝。虞注。謂厥疝。盤疝。寒疝。症疝。附疝。狼疝。氣疝也。此稱。諸病源候論所載。而內經。有五藏風疝。及狐疝?疝之七名。未知此所謂七疝否。

    自二十三難至此。論經絡。是為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