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红楼梦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斗破苍穹魔道祖师赘婿浅阳最强狂兵最强狂兵叶辰萧初然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九十九章

    刘章嘴角一抽, 小声道,“这事儿和孙大哥还有点关系。”

    “怎么说?”

    杨继西皱起眉头。

    “还没踢走的时候, 和人顶嘴, 说自己有个不得了的大舅子,得罪了他没好果子吃,那时候孙大哥他们还没离开, 我还特意去了一趟他们家, 说了这事。”

    让孙大哥他们小心点,别让这种人在外打着他的旗号乱来。

    “你做得对, ”杨继西闻言夸赞道,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 刘章便进去继续忙了, 杨继西也转身离开。

    他今早因为要找李成杰, 所以走得很早, 他和孙桂芳今天要去孙家,孙桂芳是在家吃了早饭后,才背着孩子出发的, 杨二奶奶他们今儿也要去周家。

    杨继西买好东西后, 便往孙家那边走, 他走得慢, 就想着能不能在路上碰见孙桂芳。

    到了岔路口那, 他还等了近半个小时,直到瞧见赵五媳妇儿背着背篓路过, 便上前问道, “嫂子, 瞧见我媳妇儿孩子没?”

    赵五媳妇儿也是来赶集,她走得比较晚, “我还没出门的时候,就瞧见她背着孩子从河边走了,你没遇见她?”

    杨继西一想,那就是自己来晚了,孙桂芳已经往老马沟那边去了,于是跟赵五媳妇儿道了谢后,便赶紧往那边去追去。

    赵五媳妇儿见此笑了笑,继续往镇上走。

    杨继西快步追赶,在快到水竹林生产队的时候,瞧见了前面熟悉的人影,“桂芳!”

    他大喊着。

    孙桂芳转过身,“慢点儿走!”

    杨继西才不听呢,快步跑了过来,“我还在岔路口那等你呢,没想到你在我前面。”

    “我想着你出门早,办完事后肯定也回得早,所以我也走得比较快,”孙桂芳脸上还带着细汗呢,一看就是快步走的。

    她见杨继西额头上也有点汗,便知道对方是着急追自己,一时间哭笑不得,“瞧瞧我们。”

    杨继西看了看她背上熟睡的嫣嫣,又见周围没有人,于是握住了孙桂芳温热的手,二人相视一笑,并肩往前走。

    “我后来又买了两条鱼,”进水竹林生产队的时候,杨继西右手上提着两条用梭叶穿着腮帮子的两条鲤鱼,“家里吃鱼就找老四,麦乳精我买了两瓶,咱们留一瓶,另一瓶给爸妈。”

    猪头肉还有豆子什么的,杨继西全放空间里了,背篓里除了一瓶麦乳精外,还有那两块豆腐,五斤肉,从空间里拿出的鸡,以及五十个鸡蛋和二十斤米和二十斤白面。

    背篓装得都有些满了,因为是半路装进去的,所以也没遮挡,最上面放着的是布袋装着的鸡蛋,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孙家走,路上遇见正和人说话的孙三婶。

    她扫了一眼杨继西手里提着的鱼,又见他背篓那一眼就能瞧出是装有鸡蛋的布袋,心里很不是滋味。

    “三婶儿,”孙桂芳二人还是打了一声招呼。

    与孙三婶说话那婶子也瞧见杨继西提着、背着那么多东西,顿时笑道,“哎哟,小两口这是回来过腊八啊?”

    “是啊,”孙桂芳笑。

    “这么多东西,你爸妈享福哦。”

    那婶子又笑道。

    “这是鸡蛋吧?还有啥?”

    孙三婶上前想要看背篓里还有啥,可惜她虽然动作快,但人没有杨继西高,所以在她伸手想要去拿背篓里的东西时,杨继西往后退了一步笑道。

    “三婶莫着急,你女婿一定给你送得更多,之前听三婶说他在肉联厂上班呢,那可是个好工作,我可比不上的。”

    孙三婶见他往后一退,自己这手还伸在半空中,正尴尬呢,闻言难免又有些得意,收回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也没啥,一个月二十五块钱而已,没啥没啥。”

    旁边那婶子听完后满脸羡慕,趁着她们又聊了起来,杨继西二人便笑着说先走了。

    “三婶好像不知道吴家那人的事,”孙桂芳刚才已经听杨继西说了那件事,见杨继西故意提起春娟丈夫的工作,孙三婶还一脸得意便低声道。

    “可能还没告诉他们,”杨继西小声回着。

    “如果三婶知道那人工作没了,”孙桂芳眯起眼,“春娟或许能离开吴家。”

    可吴家没那么容易放人,春娟自己到底怎么想的也不知道。

    二人到孙家的时候,孙父正在熏腊肉,上次刘章来的时候,孙父便又打听了一番年猪的事儿,这不,孙大哥走之前,和一个朋友提了提,那朋友自己订的时候,顺带帮着孙家也订了。

    昨儿亲自送上门的,孙父他们昨天下午灌香肠,今儿开始熏腊肉。

    见他们来,孙父高兴极了,看杨继西把鱼放在大木盆里,又把背篓放下推给他,于是道,“又拿这么多东西。”

    “好久都没来了,多拿点,”孙桂芳听见背上嫣嫣哼唧了几声,赶忙把人放下,孙父从后帮忙,抱住嫣嫣。

    “嫣嫣啊,姥爷可想你咯。”

    “啊啊。”

    嫣嫣推了推他的脸,扭头去看孙桂芳,孙桂芳笑着把背带裹成一团放在桌上,这才接过她,顺手摸了摸尿布,发现没有弄脏后,才点了点她的鼻子。

    “这是姥爷。”

    杨继西把木盆加满水,这会儿刚进来,见孙父在逗弄嫣嫣,便问起孙母她们。

    “去吃酒了,今儿中午咱们几个人一起吃饭。”

    “那我做一条酸菜鱼,”孙桂芳道。

    “我给你打下手,”杨继西说。

    “那我抱嫣嫣,”孙父笑看着嫣嫣,嫣嫣盯着他看了看,又把小脑袋往孙桂芳身上拱来拱去的,孙桂芳立马明白了。

    她抱着嫣嫣进了之前自己住的房间,给嫣嫣喂奶。

    杨继西和孙父说话,把背篓里的东西一一提出来,“这鸡可以熏着,过年的时候吃。”

    崂山换来的鸡只有两只了,

    这边送一只,还有一只明儿送回家。

    “你们咋不留着自己吃啊,”孙父看着这么多东西,又感动又可惜的。

    “家里有呢,”杨继西说。

    孙桂芳出来时,孙父已经把鸡挂在腊肉旁边一起熏了,他对二人道,“中午吃鱼,晚上取一条风肉煮上,腊肉还没熏好,明儿你们回家时,拿回去自己再熏一熏。”

    “我们也要买年猪的,”孙桂芳说。

    “那是你们的,我给的腊肉是我们的心意,你们不要,那今儿背过来的东西,我也不要。”

    孙父严肃着一张脸,把杨继西二人逗笑了。

    说了一会儿话后,杨继西就去杀鱼,孙父抱着嫣嫣在一旁坐着看。

    嫣嫣也不怕,她才吃饱了,又睡了那么久,正精神着呢。

    下午三点左右,孙母二人回来了,见他们在,也高高兴兴地招呼着。

    “正好,那家人给的柿饼,你们尝尝,”孙母放下篮子,揭开上面的盖子,给杨继西和孙桂芳一人一个,“吃了自己拿。”

    这个柿饼酸甜酸甜的,杨继西吃了一个就不要了,孙桂芳倒是挺喜欢的,趁着孙玉兰抱着嫣嫣,自己吃了两个。

    孙母拿出自己给嫣嫣做的冬衣,在她身上比画了几下,“能穿。”

    “别给她做衣服了,家里送的衣服能穿到三岁了,”孙桂芳无奈道。

    “就做了这么一件,”孙母笑眯眯地摸了摸嫣嫣的小手,“咱们嫣嫣白,穿啥都好看。”

    正说着话呢,孙三婶就拉着哭哭啼啼的春娟上门来了,她叫了一声大哥大嫂,“可得为我们春娟想个法子啊!”

    孙桂芳与杨继西对视一眼,便从孙玉兰怀里接过嫣嫣,进了房间。

    “孩子要睡觉了,你坐下说,”孙母看了眼双眼红肿,脸上还带着两个巴掌印的春娟,“这不是你打的吗?”

    那手掌印她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孙三婶。

    孙三婶屁股刚挨着凳子,闻言有些尴尬,“这不是气狠了,她但凡争点气,我也不会这么气了!”

    “那也不能打她啊,”孙玉兰塞了一个柿饼给垂头抽泣的春娟,“吃个柿饼,才拿回来的。”

    孙三婶不用孙玉兰招呼,自己就从篮子里拿了一个,接着气呼呼地说起吴家人来。

    “要不是春娟被打得受不了跑回来,我都不知道那个姓吴的上个月就没在肉联厂干了!说是偷摸卖肉被发现了!”

    能弄到肉都没往她家送,拿去卖还把工作都弄丢了,那可是肉联厂啊!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的!

    “弄掉工作后,那脾气就更加暴躁了!一个月有半个月没都在家,我听春娟说是他外面有人了!春娟发现他的不对劲儿,就问了几句,结果他就把春娟打了一顿!”

    说着,孙三婶就拉过春娟的两只手,拉起一看,只见上面有不少青紫,瞧着像是棍子打的。

    杨继西看了一眼后便别过头,春娟也快速拉下了衣袖。

    “之前卫国媳妇儿问你,你一个字都不说,现在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孙母非常平静道,似乎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孙三婶闻言心头一惊,这是不想管?

    春娟也不哭了,起身就往外走,孙三婶见此拉住她,“你干啥去?”

    “干啥去?”

    春娟也不回头,直接把手里的柿饼扔在了地上,“人家根本就不想帮忙,没看我笑话就不错了,你非要拉我上来!现在瞧见了吧?我是你的女儿,不是他们家的!”

    说完就用力抽回自己的手,跑掉了。

    “这蠢货真是!大哥大嫂你们别介意啊,”孙三婶赔笑道。

    她其实心里清楚,大哥大嫂都是有主意的人,只要他们愿意帮忙,那肯定可以把春娟接回来,她再给找个好婆家的,反正也没办结婚证。

    走的时候搬走嫁妆,再让吴家赔一笔钱,没想到春娟忽然这么干,让她的计划没办法实施了。

    “她说得对,”孙母起身捡起那个脏了的柿饼,当着孙三婶的面拍了拍灰后,直接丢进了火炉中,“那就不留你,你家里还有事儿呢。”

    孙三婶张了张嘴,见孙玉兰一脸气愤,孙父和杨继西没什么表情后,只能转身离开。

    回到家就骂春娟。

    “这下好了,你大娘他们是真不想管你的事儿了!”

    “不管就不管,”春娟红着眼说,“我就是离开吴家,也会被你嫁给别的人,既然这样,我还不如待在吴家呢!”

    “你这死丫头!老娘还不是为了你好!”

    孙三婶骂道。

    春娟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起身就走了,孙三叔追了上来,塞给她一块钱,“你.....他打你,你就往外跑,总不能外人看见了,他还动手。”

    “知道了。”

    春娟收了钱,提着布包走了。

    看着女儿的背影,孙三叔咬了咬牙,自己来到了孙父家,“大哥,大嫂,春娟他们没办结婚证,我们把人接回来是可以的,再这样下去,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老大回来的时候,找你没有?”

    孙父问道。

    孙三叔不说话了。

    不仅找了,还找了好几次,先是找孙三婶,人家说哪有男人不打女人的,见她说不通,就找孙三叔,结果他怎么说的?

    只要春娟听话,就不会挨打。

    孙大哥气得不行,又让孙大嫂去问春娟怎么想的,可春娟就一心想要他们给自己的男人弄到城里去,根本不想分开。

    见孙三叔垂着头不说话,孙父才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吧,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心早就被他们折磨凉了,孙父极少去孙三叔家,感情在这些年也磨得差不多了。

    杨继西见他起身离开后,便去把院门关了,孙桂芳也从房里出来,嫣嫣已经睡着了。

    杨继西抱在怀里,和他们坐在火堆边说话。

    “瞧瞧春娟这样子,我们怎么帮,都是错的,以后她家的事儿,我们少管,也轮不到自己管。”

    孙母垂眸对他们道。

    好事儿来的时候,孙三婶可不会想到他们,想要他们出力了,这才会上门诉苦。

    “玉兰,”孙桂芳见他们说话,便拉着孙玉兰说悄悄话,“你最近好不好?”

    “挺好的,”孙玉兰笑道。

    孙桂芳听到这话也高兴,与她又低声说了许多话,可晚上孙母单独与孙桂芳说话时,却让孙桂芳提起了心。

    “她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我看她这两三个月时不时就发呆,和你当初一模一样,”孙母道。

    孙桂芳扯了扯嘴角,“我问问。”

    “我就是怎么问她都不说,你们姐妹说说知心话,说不定能问出啥来。”

    孙母说。

    嫣嫣暂时在杨继西睡的房间里,被他看着,孙桂芳走进孙玉兰房间,东拉西扯了几句话后,她直接问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孙玉兰脸一红,把豆油灯往这边移了一下,垂头拨弄了两下灯芯后,小声说, “妈让你问的吧?”

    “那你说说,”孙桂芳笑问道,“我认识吗?”

    孙玉兰抿了抿唇没说话。

    见此孙桂芳盯着她看了看,轻声道,“是杨文清吗?”

    孙玉兰垂下头。

    孙桂芳握住她的手,“玉兰.....”

    “我只是觉得他人不错,姐你不用劝我,”孙玉兰扯出一抹笑,“其实妈

    也猜到了,那天杨姨跟她搭话,她回来就说杨文清其实人不错,可惜生了癫疯,我就知道她在提醒我。”

    不会答应的。

    “玉兰......”

    孙桂芳看着扯出笑颜的孙玉兰,心里忽然很难受,她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却说不出安慰的话。

    “不用担心我,”孙玉兰看向豆油灯,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因为有嫣嫣了,所以孙桂芳没和孙玉兰一起睡,她自己带着孩子睡在一间屋里,杨继西就在她隔壁,孩子半夜有点什么动静,孙桂芳自己还没坐起来呢,杨继西就已经推门进来抱起嫣嫣了。

    “尿了,”杨继西说了一声,三两下就给换好尿布,见嫣嫣一个劲儿地看向孙桂芳便又道,“饿了?”

    “啊。”

    嫣嫣往孙桂芳那边伸出小手。

    孙桂芳赶紧把孩子抱过去,解开衣服给她喂奶。

    杨继西则是拿着尿布出去,洗干净都晾好,又端了一碗温水进来给孙桂芳喝。

    家里有保温壶就是方便。

    等嫣嫣睡着,孙桂芳喝完水后,杨继西又去把碗洗了,这才进来坐在床边看她们母女。

    “你去睡啊。”

    孙桂芳握住他的手说道。

    “你睡着了我再去,”杨继西抬手摸了摸她的脸,“别想太多。”

    “嗯。”

    孙桂芳很快便睡着了,杨继西给她拉好被子,又看了看孩子后,这才提着豆油灯出去睡觉。

    乡下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已经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回娘家,是不睡在一间屋子里的,如果睡在一起,别人知道后就会说三道四。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杨继西背着装有三条腊肉的背篓,与孙桂芳母女离开了孙家。

    孙玉兰把他们送到村口,孙桂芳回头看她,她还冲这边挥手。

    “你快回去。”

    孙桂芳大声道。

    “知道啦!”

    孙玉兰应着。

    等杨继西他们到家的时候,才九点十几分。

    而杨二奶奶他们还没回来,这让杨继西有了机会,他先去把空间里的米面都放到小库房里面,那比人高的大木桶里,接着又在装鸡蛋的大箩筐里放了两百个鸡蛋。

    到了灶房,杨继西拿出一只鸡还有三条腊肉以及那半边猪头,接着就是一桶昨晚就泡在水里的豆类。

    “加点腊肉进去?”

    杨继西问孙桂芳。

    “行,你把腊肉切好,我待会儿就来弄,”孙桂芳正在给嫣嫣把尿。

    杨继西刚把几种豆子混着大米煮在锅里,杨二奶奶他们便回来了。

    “你们还比我们早这么多啊,”得知孙桂芳他们回来的时间后,杨二奶奶惊讶道。

    “今儿天好,也没啥风,我们想着能早点回来也好,”孙桂芳笑。

    “今儿天确实不错,我去泡豆子。”

    杨二奶奶挽起衣袖要洗手,孙桂芳便说粥都开始熬了,还说待会儿加腊肉进去。

    “娘,库房东西多了,您去看看,心里也有个数。”

    孙桂芳见她纠结啥时候泡的豆子时,立马又道。

    这下杨二奶奶立马去了库房,还把杨二爷爷拉着去了,好给她稳凳子。

    看完东西后,杨二奶奶激动得脸都红了,她问杨继西怎么弄回来的,杨继西说他朋友送过来的。

    杨二奶奶立马明白他们为啥回来这么早了,一想到家里多了那么多粮食,心里就美滋滋的。

    又把周家给的回礼拿出来,三十个鸭蛋,一个宰杀好的肥鸭子,“别的我硬是没要,不然都不好意思。”

    “今儿烧鸡还是烧鸭?”

    杨继西指了指盆里的鸡。

    “烧鸭吧,人多,这鸭子肥,刚好够吃些,”杨二爷爷说。

    “还有点魔芋,我去拿过来。”

    魔芋是吴大嫂送过来的,做好的,放在水里能放好几天呢,杨二奶奶擦了擦手说。

    “拿点一些大一点的土豆过来,就做土豆魔芋烧鸭。”

    杨二爷爷对她的背影大声道。

    “知道了。”

    十一点左右,杨幺妹一家三口来了,又过了半个小时,杨继红一家以及杨继春四姐妹带着孩子回来了。

    杨继西这边的人多,自然也更热闹。

    腊八粥熬得非常浓,平安等几个孩子都喝了大半碗呢,姐夫们都没来,家里还有人会回去,所以他们都在家帮忙。

    中午喝腊八粥,吃土豆魔芋烧鸭,下午杨二奶奶把杨继西收拾出来的猪头肉给卤上了,还给杨大奶奶他们端过去一大碗,晚上吃卤猪头肉还有杨继北送过来的鱼。

    晚上除了杨幺妹一家走了外,杨继春几姐妹都在。

    刘章凌晨三点就要到肉联厂呢,回他们那边去镇上也近一点。

    杨继红和康嫂带着孩子过来串门。

    “你们去那边了吗?”

    杨继红问。

    “没,”杨继丽摇头,“表面功夫我都不想做了。”

    “我倒是去坐了坐,”杨继燕笑道,“见我就拿了点素东西过来,三婶儿对我爱答不理的,反而问起幺妹他们都送了啥,还在我面前诉苦,说幺妹心里一点都没有她和三叔,我听得不耐烦,找了个借口也走了。”

    “桂芳,下午刘香莲过来干啥?”

    杨继霜低声问孙桂芳,孙桂芳小声地说了鸡蛋的事儿,杨继霜微微皱眉,“攒钱买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怎么还.....”

    算了不说了,杨继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边杨继西正在杨继康家,和他还有□□康说话。

    杨继北也过来了,几人倒是不常聚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后,杨继西便回去了,杨继北问□□康,他们生产队吃鱼的人多不多。

    □□康想了想,“吃兔子的不少,也是听老马沟那边有人养兔子,还建了房,这不,我们生产队就有人干这活儿了。”

    杨继北双眼一亮,今儿虽然是腊八,但何明秀他们并没有过老宅来,因为杨老汉让狗蛋过去带了话,今年腊八各过各的,不用过去。

    所以杨继北从杨继康家出来后,便去了杨继南家,“二哥,我们一起养兔子,怎么样?”

    “养兔子?”

    杨继南闻言一愣,“你是听了老马沟张家养兔子赚了不少的事儿吧?我跟你说,人家不一样,人家没养鸡,而且摆在眼前的兔子就那么几只,还有。”

    他用烧火棍扒拉了一下火堆,“人家又不是直接干的,后面肯定有人。”

    “咱们养,可不是自己养,咱们带着队长一起养!”

    杨继北想了想后,忽然这么说道。

    于是没几天,队长就召开了村会,说起养兔子的事儿,兔子吃草,所以只需要队里的孩子得空时送点草过去就可以了,养兔子的事儿则是交给杨继南和杨继北两兄弟。

    杨继康听完后,对杨继西说了那天晚上杨继北问□□康的话,杨继西点头,“原来是这样啊,不过这也是好事儿,能拉高我们生产队的收益。”

    “说得对。”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一听这个事儿交给自己家的儿子,顿觉有面儿,在外吹了一堆牛后,回来对杨继北道,“你可得好好干,不能让人看扁我们!”

    “咱们争取明年就翻盖房子!”

    杨老婆子大声道。

    杨继北:......

    “老四和老二忽然就开始养兔子,这事儿肯定是他们商量着来的,”杨继东心里不爽快,“明明我们才是住在一起的,老四怎么不找我?”

    沈凤仙闻言也不高兴,“那你得问你自己的弟弟,我怎么知道他想什么。”

    杨继东越想越气,连带着几天都没给杨继北好脸色,沈凤仙对刘香莲说话也有些阴阳怪气的。

    刘香莲感受到了也没说什么,下午去杨二奶奶吃鸡蛋时,杨二奶奶还抱了抱福宝,“奶水足,孩子瞧着也胖了些。”

    “是啊,”说起这个,刘香莲就高兴,“还要谢谢二娘你们呢。”

    “你又不是白吃,谢我干啥,”杨二奶奶笑了笑,“现在老四也有大活儿了,只要他好好干,你们的日子很快就好起来了。”

    刘香莲闻言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分家,可生产队空着的房子并不多,要不就是完全不能住人了,要不就是没有。

    分出去也没地方住。

    于是她看着面前的桌子想了想后,问杨二奶奶,“二娘,你们这老房子平时也没住,有没有打算租出去呢?”

    “没有,”杨二奶奶淡笑道,“住了这么久感情深了,这不做饭、吃饭都是在这边吗?还是舍不得。”

    “怎么,你想租.....出去住?”

    杨二奶奶换了个说法。

    “想,”刘香莲知道她不会出去乱说,所以也没有掩饰什么。

    “那你们可没这么容易,”杨二奶奶见孙桂芳进来,便让她趁着嫣嫣睡着了,赶紧吃荷包蛋,她也给孙桂芳煮了三个。

    “就说现在老四养兔子的事,依着你公婆的性子,要想分出去,可以,让老四找队长,把养兔子的事儿交给老大,你信不信?”

    孙桂芳端着碗吃鸡蛋,杨二爷爷在新灶房那边抱着嫣嫣,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闻言看了脸色有些难看的刘香莲一眼。

    “二娘倒是提醒我了,”晚上,刘香莲和杨继北在房里说着悄悄话,“这会儿想分家,难。”

    “总有机会的,”杨继北现在整个人神清气爽的,“只要我把兔子养好,你和福宝在家的日子总会好过起来,到时候分到钱,我逮住不拿出来,爹娘能怎么着?”

    刘香莲双眼一亮,“有道理!”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七,杨继西和杨继康还有刘章以及一青年背着四大背篓的猪肉回到家里。

    杨继西和刘章背篓里的是他们家的,杨继康和另一个青年背着的则是杨继康家的过年猪。

    都是分割好了的。

    杨大奶奶那边做了午饭,请刘章和杨继西一家以及那青年过去吃饭,杨继西他们也没客气,吃了午饭后,杨二奶奶便说晚上去他们家吃。

    刘章和那青年吃了午饭便走了,杨二奶奶要给刘章肉,结果刘章说自己和别人拼了一头,所以不要。

    这两天可有的忙了,灌香肠,做油肉,熬猪油,熏腊肉等等。

    刘香莲这几天都没过来吃东西,主要是肉味儿太重,她吃鸡蛋都没滋没味的。

    杨继北知道后,就向杨二奶奶他们买了一条肉,麻烦他们煮好,然后刘香莲每天过去吃,一直到吃完时,已经是除夕那天了。

    杨大爷爷和去年一样,背着手来到杨老汉家,“还是和去年一样,每家出肉,出菜,你们要一起吗?”

    除夕晚上团年饭,三家人坐在一起团年,这已经是多年来的习惯了。

    “一起一起,”杨老婆子人逢喜事精神爽啊,老二和老四的兔子养得好,被队长夸奖了好几次呢,她自然觉得有面。

    “今年每家出两斤肉,还有点素就成了。”

    杨大爷爷说。

    “不出五斤肉了?”

    杨老汉抽了一口旱烟道。

    “不出了,最近吃肉都吃腻了,所以想吃点素,”杨大爷爷的话怄人得很,原本还很嘚瑟的杨老婆子心里把他骂了个遍。

    等人一走,杨老婆子就嘀咕着,“今年他们肯定又买了年猪,那可不便宜,你说二哥家去年买,今年买,人家家底厚啊,可大哥家,有那么富裕吗?”

    沈凤仙和杨继东心里清楚得很,此时却一句话也没说。

    “是啊,”刘香莲也觉得纳闷,“就说大娘家吧,康嫂有孕的时候,家里就康哥一个人挣工分,康嫂生了欢欢和乐乐后,也因为照顾孩子,没去上工,今年还是康哥一个人挣,怎么还能买年猪呢?”

    杨老汉也没想明白,“可能是借的?毕竟他们两家关系那么好。”

    说起借钱的事儿,杨老婆子轻咳一声,对杨继北二人道,“之前你们借的钱,我们也帮着还一点吧,等以后兔子卖到国营店分了钱后,再还剩下的。”

    “不用了娘,我们自己还,”杨继北笑道,“爹娘年纪这么大了,不让你们操心。”

    杨老汉心中一沉,看了眼杨继北,见刘香莲抱着福宝没说话,他眉头一皱,这老四两口子,怕也离了心了。

    杨老婆子听着杨继北的话也觉得不对,等回房时,便拉着杨老汉道,“老四的意思,兔子分的钱,他不交公?”

    “是,”杨老汉点头。

    “那怎么行呢?”

    “怎么行?你当老四是傻子?”杨老汉叹气,“老四媳妇儿不能生了,老二分出去了,现在就老大家有两个孙子,我们以后肯定是要依靠老大他们的。”

    “修了新房,住的是谁?还是老大他们,我们但凡有一个没了,老四他们肯定会被分出去,你觉得老四有这么傻不会为他的小家打算吗?”

    杨老婆子失神地坐在那,许久后才道,“可、可我对老四那么疼爱。”

    “再疼爱,他也没有儿子,他也知道他们一家三口早晚都会分出去,”杨老汉心情也不好,骂了句,“都是白眼狼!”

    于是杨老婆子心口疼了,祭祖的时候没上山,吃团圆饭的时候吃了就回去了。

    整个正月都病恹恹的,喝点水都叫着刘香莲的名字,老大媳妇儿她是一点都不使唤。

    杨继北和刘香莲默默忍受,每天笑脸相迎,就是没有表示不满,让想要趁机找机会骂他们的杨老婆子一直没有机会。

    而且郭红过来串门时,还见到杨老婆子把刘香莲使唤得团团转的一幕。

    这让郭红有些吃惊。

    “你婆婆....不是表面那么好相处啊。”

    “你才知道啊,”刘香莲哭笑不得,“嫁过来这么久,你就没听见我婆婆的一些事儿?”

    “就断粮还有偏心孙子,导致她二儿子都分出了。”

    郭红道。

    “我婆婆是有名的笑面虎,其实心狠着呢,要说在意孩子,我看没有,倒是挺在乎我公公的,你以为三哥过继是她愿意的啊?还不是因为三哥他们搭伙欠了二娘一笔钱......”

    刘香莲说了杨继西过继的缘由,听得郭红目瞪口呆。

    “走,咱们去二娘那边串门。”

    刘香莲背上福宝,就和她出门了,还对正在给毛蛋改裤子的沈凤仙说了一声,“大嫂,我带郭红去那边串门,娘要是不舒服就唤我,我马上回来。”

    沈凤仙闻言嘴角微抽,家里有个儿媳妇不使唤,就喜欢使唤去另一边串门的儿媳妇儿,就是她也做不出来,更别说本就爱面子的杨老婆子了。

    果然,听到这话的杨老婆子赶忙大声表示,“你去吧,家里有你大嫂呢。”

    郭红在一旁没说话,见沈凤仙也十分和气的样子,与刘香莲往杨继西那边走时,还道,“你大嫂呢?”

    “和我娘家大嫂差不多,”刘香莲说。

    郭红顿时同情她来了,“你咋选择杨继北的?我记得求娶你的人还有几个呢。”

    “年轻不懂事,只想着他对我就行,这男人的嘴啊,”刘香莲又想起她的日子,“你呢,你和赵长国怎么样。”

    “还好,”郭红想了想,“我们就和一般的夫妻一样,就是他话不怎么多,但我觉得这样也好,没啥好说的。”

    “有动静吗?”

    刘香莲看了她的肚子又问道。

    “我没什么感觉,”郭红拨弄了一下自己的辫子。

    孙桂芳正和杨继西在吃花生,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去吴大嫂家串门了,家里就他们和嫣嫣。

    见她们过来,杨继西端来了两根长根,接着便抱起嫣嫣去杨继康那边串门了。

    “怎么我们来了,他就走了?”

    郭红笑道。

    “他一直都这样,”孙桂芳把装有瓜子的竹箕放在中间的木凳上,招呼她们嗑瓜子,“说我们聊的他不感兴趣,也不知道怎么接话。”

    “也是,”郭红想起她和赵大嫂还有赵婶儿凑在一起说话时,副队长父子三人也是没有兴趣。

    三人说起话来,“今年没下雪,还真有些不习惯。”

    “是啊,往年一起床打开门满院子都铺上了。”

    “但还是一样冷。”

    说着说着,就说起鱼塘的事儿,继杨继北和杨继康申请为生产队养兔子后,于大也找队长说自己要养鱼。

    “我公公说养鱼这事儿可能不好办,毕竟国营店那边本来就有鱼塘,还不止一个呢。”

    郭红摇头。

    “那就我们生产队的人吃,或者是隔壁村的过来买,那也能行吧?”

    刘香莲抱着福宝,给了福宝一颗瓜子,让她抓着玩儿,闻言说道。

    “其实现在于大做的事儿也和养鱼差不多了,他家不缺鱼,”孙桂芳从火堆里扒拉出几个红薯,都是黄心红薯的,虽然没有红心红薯软糯,却不噎人,孙桂芳自己爱吃黄心的。

    杨二奶奶回来,便见灶房人那么多,她都回来了,郭红便知道快吃午饭了,于是便先走了,刘香莲没坐多久,也抱着福宝走了。

    “娘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孙桂芳拉起衣袖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这才十一点呢。

    “气死个人,吴三妹回来了!”

    杨二奶奶冷哼道,“要是好好回来的,你吴大嫂还不得一顿骂,给打出去,偏偏是半死不活回来的!话都没说两句,人就晕了,我瞧着就心塞,也没多待,就拉着你爹回来了。”

    “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