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特种战神 > 第897章 灯塔边的旧物

第897章 灯塔边的旧物

作者:美味电风扇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红楼梦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斗破苍穹魔道祖师赘婿浅阳最强狂兵最强狂兵叶辰萧初然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冲岛是琵琶湖上最大的岛屿,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虽然占了个“最大”的名头,但面积却仅有12平方公里。

    以前有不少岛民居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耐不住寂寞的年轻人大都选择了离开。

    现在岛上仅有三百多居民,而且老龄化严重。

    这些居民的聚居区集中在对着湖岸方向的西南一侧,而刘毅所说的灯塔,则在岛的东北侧。

    灯塔的作用是在雾气大的天气里,为晚归的渔民指引回港方向。

    现在岛上的渔民都成了留守老人,灯塔自然就没了用处。

    几年前守灯塔的老者离世,灯塔和不远处老者居住的小屋便彻底荒废了。

    晚上八点多种,整片区域完全被黑色笼罩,放眼望去什么也看不到。

    快艇吃水浅靠岸非常方便,刘毅踩着船帮跳到岸边的礁石上。

    在艇首灯的照明下往高处走了两步,以灯塔为参照确定了方向。

    抬手指向灯塔右侧说:“那面应该有个小屋,你们去看看吧。”

    浅野英男刚刚上岸,听到濑户康安翻译,冲湖面上陆续靠岸的快艇大喊了一声。

    几艘快艇的驾驶员接到命令,放下搭载的反恐小组后在湖面上散开,用船首灯照亮了岸边。

    六队反恐小组涉水上岸,留下两组人把刘毅围在当中。其它四组开启战术手电,跟着浅野英男向废弃的小屋摸去。

    小屋就是之前灯塔老人居住的那间,面积很小,典型的老式加畔木质建筑。

    几十年的房龄本就老旧,老人离世后又无人打理,孤零零的矗立在林子边缘,院子里几乎完全被杂草淹没。

    单从外面看,简直就是影视剧里的鬼宅。

    但正因为房子太久没有人打理,杂草丛生之下浅野英男刚一靠近,就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

    杂草间有很多踩踏和拖拽留下的痕迹,而且从草叶草茎的折损情况看,这些痕迹不是一段时间里集中留下的。

    尤其是那些拖拽的痕迹,草茎折断处已经有些干枯发黄,瞅着最少有两三天的时间。

    有些痕迹则非常新,叶子残破了,叶片仅仅是稍稍有些打蔫儿,显然破损只发生了几个小时。

    走近玄关,战术手电炙亮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外面的木板台阶上,有更加明显的脚印与重物过拽痕迹。

    只是行走的人应该戴了脚套或是别的东西,脚印轮廓模糊,看不到任何鞋底的纹理。

    浅野英男打了个手势,提醒后面跟着的反恐小组不要破坏现场。

    从玄关侧面满是浮尘的地方绕到门前,慢慢把虚掩着的房门推开一条缝隙。

    要过一支战术手电,仔细检查了缝隙,确定内侧没有陷阱装置后才将门扇推开。

    门扇后的堂屋大体看去,除了地上依然明显的痕迹外,没有任何异常。

    不,有异常!

    通往卧室的老式拉门上,居然嵌着向内开合的门框。

    “空间很小,大概七八平米左右。只有上面一盏小灯,光线不算亮。

    ……墙上没有东西,左面有窗,窗帘挡着看不到外面。

    旁边有门,木质的……很陈旧。门关着,我看不到外面……”

    文亲王对房间的形容,在浅野英男脑子里响起。

    视线落在门扇上,木质的,上面有不少爆漆开裂和时间沉积的污垢。

    很破,很旧……

    抬手推开破门,单手扒着门框,避开门口的痕迹,跨步进到卧室。

    手电左右照了照,浅野英男的脸一片阴沉。

    卧室里的风格和堂屋大相径庭,大概七八平米的房间内,没有任何老式建筑的痕迹。

    墙上贴着墙纸,地上铺着仿地砖纹路的地革。

    左侧的小窗挡着窗帘,窗帘的材质非常厚,战术手电照上去完全不能穿透。

    屋内陈设很简单,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再就是墙角的一张单人床。

    一切的一切,和之前视频通话时看到的,以及文亲王形容的情况一模一样。

    “诺古拉达喜切来奈扥~”心里有了判断,浅野英男吼了一嗓子,把进屋的反恐队员全都赶了出去。

    他留在屋内确认了一些细节后,用快艇上的无线电发出了确认信息。

    几分钟以后直升机引擎声迅速由远及近,随后降落在灯塔右侧二百米左右的空场上。

    五名拎着白钢提箱的技术人员从直升机上下来,迅速被反恐小组引领进入老宅。

    在紫外灯的辅助下,迅速且精准的提取了屋内能找到的指纹脚印毛发油脂皮屑等等所有有价值的线索。

    而后,又测量了房间的高度和长宽。

    不足半小时工作结束,五名技术人员带着样本和照片乘直升机火急火燎的离开。

    直升机引擎声不等消失,另一批乘坐中型客轮赶到的技术人员,在村庄方向的码头下船,扛着大量设备穿过山林赶到现场。

    村子里的防灾发电机,也被反恐小组同步运到。

    十几盏照明灯迅速架设完毕,柴油动机的轰鸣声中从破屋到湖边的整片区域被照亮。

    确认过痕迹范围后,两个反恐小组同步拉起隔离带。

    后赶到的技术人员携带相机倒模工具和测量工具,开始有步骤的记录现场,并提取相关资料。

    加畔人忙忙碌碌的时候,刘毅在两个反恐小组的严密监控下,始终坐在湖边一块较高的礁石上。

    不曾有任何异动,更没有试图干扰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勘察。

    濑户康安到旧屋里转了一圈儿,回到湖边坐在刘毅身边。

    感慨的说:“你们的行动人员非常优秀,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改造了老屋。”

    “没什么难度。”刘毅声音平淡的说:“这里就算白天也没什么人迹。

    尤其是到了晚上,村子里的老人八点钟以后就陆续休息。

    只要不弄出太大的动静,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察觉。”

    濑户康安面上点头认同,其实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刘毅的话很对,旧屋远离岛上的聚居区隔着整片山林。

    尤其岛上的住民,绝大多数都是休息很早的老年人。

    夜间改建房屋内部看似危险,实则非常安全。

    真正的难点是,华国人是如何找到的这里。

    就算用脚指头想,也不可能是临时抱佛脚,有需求时现找的。

    也就是说,这处旧屋,以及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地点,早就被华国人深入掌握。

    只有那样,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根据条件在合适范围内,迅速确定合适的地点。

    只此一点,就足可见华国人对加畔社会的渗透程度。

    时间在濑户康安沉默的感慨和忧心中缓缓流逝。

    刘毅待的很安稳,甚至有些无聊。

    而加畔技术人员和智库小组,却忙得恨不得一秒钟掰成两瓣用。

    智库小组的几个人,以旧屋为地理基点,以视频通话结束为时间基点。

    用最短的时间,计算出了不同方向不同交通工具的最大移动距离,并以此划出了范围。

    其结果非常不好,假设华国特情将文亲王以及幸子小姐向西北和东南方向转移,在四十到七十分钟以前,就已经入海了。

    现在人可能被藏在近海的某处无人岛上,也可能在公海的某艘小船上。

    如果向西南和东北方向转移,最大活动半径接近二百公里。

    而且,如此大的范围,根本没办法锁定藏匿地点。

    当然,好消息也有。

    琵琶湖作为自然保护区,是京都奈良大阪和名古屋等地区1400万人的水源地,周边有完整的生态监控和人员不间断巡视。

    也就是说,华国特情不论用何种方法,都无法带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无痕迹的离开。

    现在离去时间段已经有了,根据这一点,有很大机会能够迅速锁定嫌疑人,或者嫌疑人使用的交通工具。

    琵琶湖周边公路网并不复杂,一旦锁定目标,就能判断出嫌疑人的离去方向。

    有了方向,就能动员一切力量进行针对性的搜索。

    另一面,技术人员也在高强度的忙碌着。

    精确DNA比对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眼下的情况在时间不允许,只能用收集到的毛发皮屑做粗查。

    二十分钟后综合比对结果出来,样本主人是文亲王和幸子小姐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七十。

    照片比对工作也已经完成,通过计算湖边旧物与视频资料中的背景房间特征高度吻合。

    综合DNA结果,基本可能肯定,旧屋就是之前视频通话的房间。

    遗憾的是,华国特情非常专业,除了文亲王和幸子小姐的痕迹外,只能大致判断出参与人员有五到七人。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指向性的线索。

    也不能说没有,改建房屋的壁纸地革等物品,其实都是线索。

    这些东西不可能是从华国运来的,所以来源必然是加畔本土。

    只要锁定生产厂家及销售渠道,就有很大机会可以追踪到终端售卖点。

    有了终端售卖点,便能找出和锁定嫌疑人。

    可惜线索没问题,但时间不允许。一番折腾下来等锁定了嫌疑人的时候,目标恐怕早就已经离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