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战狼血帝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梁王婚议

第二百三十七章 梁王婚议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克州,古称“交城”。当年为百蛮族建立“螟蛮国”都城,孟嘉攻克此城灭了最后一个蛮族之国后,将此城改名为“克州”。楚初为县治,后升格为郡。楚亡洛兴时,当时的岭南节度使梁昭称王建国,史称“昭王”。而其表弟介州镇守使燕睿随后也宣布称王建国,是为燕王睿。

    燕梁两国从最早建立之初,关系就份属兄弟。其后更是数代联姻。可谁知道遭到来自海上的流寇攻击,燕国就这样亡了。燕国王室被一网打尽,如今只有梁太后燕氏一人活在这世上了。

    自从燕国内乱发生,燕王室失踪。梁太后就一直在关注着故国发生的事情。其后当南越建立起来之后,她辗转从一些来自燕国逃亡过来的贵族勋戚口中得知了真相。

    当日一支强大的舰队径直冲入介州湾,从船上下来一支军队。这支操着越国口音的军队,包围了王宫,占领了介州城。燕王室被他们扣押起来,强迫官员们屈服。其后有不少官员投降了,也有不少官员选择发动百姓起来反抗。于是燕国的内乱发生了。由于没有了王室,而那些起来反抗的官员们又缺少凝聚力,他们各自为政,甚至还互相攻伐。很快这些反抗的力量就被扑灭了。

    对于这支来自海外的舰队,他们有着诸多的猜测。有人说他们是越籍海盗,也有人说他们根本就是越国水师。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越国的造船业很发达,越国曾经建立过一支强大的外洋水师,但是这支舰队后来在洛帝的威压下解散了。后来越国水师大将马魁率船出海成了“海盗”。这件往事很快就被淡忘了。

    “照此看来,这所谓的海盗恐怕根本就是当年越岩耍的一招掩人耳目之计。”殷昊此刻正坐在梁国驸马徐绶的客厅里听着徐绶讲述当年燕国内乱的一些情况。听完了徐绶说的话之后,殷昊很快就想起了“马魁叛逃”这么一件当年在洛都朝堂上被人提到过但很快就被淡忘的旧事。

    徐绶是已故燕国司空徐奚的长子。他的母亲是梁太后的妹妹,他们家也算是燕国外戚。他带着家人逃来梁国之后,经梁太后指婚娶了先梁王的异母妹妹。这位燕国驸马的儿子如今继续当了梁国驸马。他官拜义禁府副禁卫将,掌管着克州治安,也算是一位重臣了。

    像他这样从燕国来的外臣并不多。之前他和杨渊益虽然没有过节,但“廷击案”发生之后,他也没有参与对杨渊益的迫害。在克州朝堂上,他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边缘人物,靠着梁太后的庇佑而已。

    杨渊益对殷昊说,徐绶对于梁国勋贵派和东阁党之间的党争从来不掺和。但对于结盟伐越,他肯定愿意出力的。所以殷昊到了克州之后径直找到了徐绶府上。

    杨渊益没有猜错,当了解到殷昊的来意之后,徐绶很热情地接待了殷昊。不但邀请殷昊一行在他府上住下,还答应替他引荐梁太后。只是最近勋贵派和东阁党又在闹纷争,徐绶请见太后,太后却推说没有心情。

    “徐大人,我想问问,您对零陵大院君了解吗?”殷昊和徐绶聊了一会儿之后突然问道。

    “零陵大院君?那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徐绶不知道殷昊为什么会提起这个落魄王孙。他也没多想径直就以一种很轻蔑的口气说道。

    这零陵大院君,本名梁诰。按族谱是梁王宓的族叔。他的父亲被封为零陵君,他袭爵后败光了家中的产业,一直就靠着王室供养宗亲的族俸勉强度日。那日子过得连个普通百姓都不如。也算是时来运转,梁王宓死后无嗣,在选择即位之君的时候,梁太后做主选了他的儿子梁恪即位。

    这位落魄王孙一下子就成了梁王生父,受封“大院君”。不过他一直以来在梁国朝政之中并没有多少影响力,仅仅只是靠着王室的供养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据说这位零陵大院君生性荒唐,数次因为举止失仪而被梁太后找去痛骂一顿,不过每次都是收敛一段时间,又故态复萌了。

    殷昊提到这位零陵大院君并不是随意问起。他在出发前就将关于梁国的情报调来看过,对于这位零陵大院君,他当时就很关注。按照情报上所说,零陵大院君年幼时曾拜在梁国大儒桑弘门下,而这桑弘据龙影搜集的一份情报上说,年轻时曾经在越庭书院学习过。

    当时他就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什么问题。如今听了徐绶的话之后,他更加怀疑这零陵大院君平日所表现出的荒诞不经,那是一种伪装了。他的儿子坐在王座之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心里没什么想法的。

    “不过,最近这零陵大院君的确是出了点风头的。”徐绶被殷昊这么一提醒随即想到最近听到过几次对于零陵大院君的评论。

    殷昊到克州的前几天,成均馆典籍史维上书奏请梁王恪已经成年,按例该选后婚配了。于是为了这梁王恪选后婚配的事情勋贵派和东阁党又一次的在朝堂上争执了起来。勋贵派支持的几个人选都是出身勋贵,而东阁党支持的几个人选则是出身科道官员家庭。谁都知道,如今是梁太后当政。但是按照旧例,梁王大婚之后,就算成年了。梁王在大婚之后就该亲政了。

    虽然现在太后才四十多岁,春秋鼎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二十多年里,梁王要拿回大政之权恐怕还没那么容易。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是哪一派哪一党都想将自己的代言人奉入中宫,以期将来能够对梁王施加影响。

    因为这次的政争涉及到梁王的婚配,所以这之中最有发言权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零陵大院君,另一个是梁太后。一个是梁王生父,一个是梁王嗣母。

    太后那边要够得上说话的没有几个人,而且太后对于梁王大婚的事情并不上心。所以很多人都把主意打到了零陵大院君的头上。有几个家中有待选之女的人甚至不惜送了重礼到了大院君的府上。这大院君也是个吃死人不吐骨头的,将礼物收下之后,竟然誊抄了礼单,将他们的礼单张贴在自家的门外。还特意说明了送礼之人所求之事。这不明摆着这几个人的女儿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能够受选的可能了。

    这事情在克州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徐绶听到殷昊问起零陵大院君,就把这事情当作笑话说给他听了。

    不过,殷昊听完了之后并没有笑,反而一张脸变得很阴沉。心机太深了,这恰恰能够说明这个零陵大院君不简单。

    夜凉如水。殷昊在徐绶府的后花园散步。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在想着梁国的政局。这个边僻小国虽然对于殷昊一统天下的大业目前还算不上首要或次要目标。但这次的机会很不错。他在想着如何能够在这纷乱的朝局之中打下一颗钉子。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个人影。就在月下,一个小姑娘正在焚香祝祷,在她的旁边还有一个火盆,她正往这盆里烧着纸钱。殷昊定睛细看,原来是杨敏儿。杨渊益死后,殷昊给牢城营的管营送了点钱就把杨敏儿带走了。带她到克州之后,她就一直跟在咏杏身边。

    “敏儿,这是在徐府,你在这里烧纸钱,被人看到可不好啊!”殷昊淡淡地出声劝道。

    小丫头被殷昊这么一开口吓了一跳,立刻跪伏在地一脸惊惶不安的样子。

    殷昊看着她的样子,心中觉得可怜,轻声说道:“别怕,把这里收拾了,我明日让咏杏带你去佛寺烧香。你大可找个地方给你父亲多烧些纸钱的。”

    “多谢公子!”杨敏儿恭敬地给殷昊磕了个头谢道。

    “陪我走走吧!”殷昊本身也是睡不着,对杨敏儿说了几句之后,就让她陪着自己散步。

    一边散步,殷昊就问起杨敏儿的打算来了。她本身还有母亲和兄长,总不能一直跟着殷昊吧。殷昊就说抽空将她送回家去。可谁料到这丫头却坚决拒绝了。

    “公子,我不走!我要为我爹申冤!”杨敏儿眼中露出一丝狠厉地神色。殷昊被她的眼神吓了一跳。殷昊看着这小姑娘,一时竟出了神。

    迟疑了片刻之后,殷昊问道:“敏儿,你想为你父亲申冤,其实也不难,关键是也许这会将你的一生都搭上。这值得吗?”

    “值得!只要能为我父亲申冤,我就愿意去做!求公子指点迷津!”听到殷昊说为父申冤不难,杨敏儿的眼神兀自一亮。

    普云寺。

    这座寺庙是佛门南宗的宗寺。始建于楚代,后来曾因失火而被焚。梁昭王建国后在原址重修了普云寺,并延请了北宗高僧普云前来驻锡,自此开创了佛门南宗。这座寺庙规模宏大。

    普云寺占地四十多亩,共有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普云金身堂、舍利石塔。

    寺前左侧的昭王奉母碑是当初梁昭王为信佛的母亲还愿建立普云寺亲笔撰文纪念而刻石纪念。今日梁太后来佛寺进香,义禁府的禁军将山前山后都封锁了。主持、僧值等寺内主事在山门前翘首恭候。

    太后的凤辇停在山门前,梁太后从凤辇上下来缓步拾阶而上,正当一干僧众准备上前迎候之时,一个小姑娘突然从守卫的士兵夹缝中钻了出来。她扑通一声跪倒,大声喊道:“太后,民女有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