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战狼血帝 > 第三百零八章 秽乱宫廷

第三百零八章 秽乱宫廷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殷昊接下了重整兵部的差事之后,将在漠南主持旗务的水易寒调到原都任兵部尚书。同时从各军各部选调了不少的官员几乎将兵部的官员重新换了一茬。他选任官员,并不看年龄资历,全凭能力。而且选拔的都是注重实务的官员。整个兵部一扫之前蔡惟主持时期书生气十足的风气。

    对于各军的建制、军械、军资等各项工作,殷昊都亲临一线考察论证之后,摸清了实际情况之后进行了一番调整。很快整个原州军系统在训练军心士气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级军将和各路统帅对于殷昊持中秉公的治军之道赞不绝口。很多底层军将都说如果由景王爷率领他们,三个月攻下洛都不成问题。

    这些言论渐渐传开了之后,殷永的心里更加地不快了。但如今殷震弘常常缺席朝议,政事委给了辛澄,军务则由殷昊一把抓。他这个太子的实权缩水不少。更让他担心的是,辛澄和殷昊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主持兵部事务的时候,殷昊难免要和其他各部打交道,和统领六部的中书首辅辛澄接触也越来越多。

    辛澄此前因为徐文建的关系,对殷昊是有些看法的。特别是殷昊回来之后针对变法提出了很多意见。从辛澄的观感来说殷昊是站在那些老将老臣的立场上,抵制变法的。但后来殷昊提出的改良变法施行新政的具体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效果的确是比此前他和徐文建主导的变法好很多。

    从根本上来说新政脱胎于变法。但注重实际情况,很多政策在遇到实际情况有抵触的时候,从殷昊提出的新政方略中都能找到应对之法。由此可见,在理政思路上,殷昊和辛澄并没有太大的政见分歧。双方唯一的区别是辛澄这些人此前都是跟着徐文建的。而徐文建此人才干和能力都很强,唯一的缺陷就是气量狭小。为人为官都喜欢党同伐异,以政治立场定亲疏。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徐文建一系的官员中,有能力才干不错的能臣,也有不少投机分子。而徐文建本人在私德上就立身不正,所以不少的官员投机变法之后,借着新法的实施大肆敛财。这也是变法遭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辛澄本身重书生意气,任一部尚书尚可,但作为宰辅之臣就欠缺不少了。建国以来,由于辛澄统筹全局之能力欠缺,所以很多事务上常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辛澄本人能力德行都是正直之士,但难免也会被人利用。加上与殷昊此前就由于派系之分而出现过龃龉。所以一开始对殷昊掌管兵部,辛澄也没打算能够和平共处。总觉得,殷昊势必会在各种事务上和自己作对的。

    可没想到殷昊刚一到部理事先拜访了辛澄,表示了作为后辈的一种敬意。随后整顿兵部的过程中,殷昊的许多决策,特别是官员的任免都要经过吏部和中书省。殷昊每次都会将免职官员的错失和免职理由写得明明白白,那些选任官员的理由和依据也都一样明示在呈文中。有时还会上门说明情况。殷昊的这种做法,自然让吏部说不出什么来。辛澄也渐渐地理解和熟悉了殷昊的处事风格。

    如今双方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这种情况落在殷永的眼中,看着自然是很不安的。殷昊这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魅力。任何人哪怕是政见完全不同的,只要不是心底阴暗口蜜腹剑之人,似乎都能甘心为他所用。殷昊会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建立起私谊,但是这种私谊并不会影响到公事。而那些与殷昊在私谊上并不和谐的人,在公事上也能和他合作的很好。

    用辛澄的话来说“景王爷向来对事不对人,从来都是以事论事。从没见他因为私交而特别提拔重用谁,也从来都没见过哪个人因为和景王爷疏远而在公事上被刁难。”

    殷昊持正秉公的处事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原徐系官员将领,渐渐地都接受了殷昊的为人。这些人在各方面都不再因为殷昊的身份而和他作对,他所提出的各种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这些政策不单集中在军事上,甚至有些民政问题,辛澄等人也愿意征求一下殷昊的意见。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殷永和殷泰等人更加孤立了。但一时之间似乎也没什么办法。而他们把徐文业推出来和殷昊作对的想法也没多大作用。徐文业毕竟只是虎威军的指挥使原都副守备。很多军务上的事情,殷昊都不需要经过徐文业,直接和安萨科接洽就可以了。而徐文业如今似乎也收敛了很多,平时也只是一味呆在军营里,几乎都没什么机会和殷昊起冲突。

    殷泰看着殷昊如今越来越受朝臣支持,他心里就越发地不舒服。如今的情况和当年殷昊刚回家的时候很相似。殷永是太子,虽说实权少了不少。但殷永本身就是皇储,真要做什么事情,授意一下,自然有大把的人会帮他办。殷昊则位高权重,全国军务掌握在手,政事上和辛澄等人配合起来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只有他这个庆郡王,几乎都没人搭理。

    为了这事情他也找过殷永几次。起初殷永还在殷震弘面前替他说了几回,建议让殷泰做些事情。可殷震弘对这个一身纨绔气的幼子可以说是非常之失望的。特别是上次率军强闯景王宫的事情,在殷震弘心中留下了很深的恶感。所以每次都断然拒绝,有时心情不好还会把殷泰找去骂一顿。

    次数多了殷永对殷泰的要求,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了。这天殷泰闲来无事,进宫问安之后,擅自在御花园里闲逛。正巧碰见了茹妃姜夷。

    殷泰看到姜夷之后立刻上前见礼:“茹妃娘娘安泰!”

    “庆王啊!今个儿怎么这么闲在啊?”茹妃先是吃了一惊,看清楚拦在自己身前的是殷泰,随即笑道。

    殷泰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娘娘说笑了,我可是天天都闲在呢!闲的都长毛了……”

    按理说殷泰这种话在母妃面前说根本就是不恭。可姜夷并未怪罪他,反而将身边的侍女支使走了。

    看到她将侍女支走,四下里看了看没人之后,殷泰一把搂住了姜夷。

    姜夷一边故作推拒伸出一根手指戳在殷泰的脑门上,一边嗔怒着说道:“哎!光天化日的,你就这么着……作死呢!”

    “我们又不是没做过……”殷泰“嘿嘿”笑了笑道。

    殷泰这家伙成年之后,就多了个好色的毛病,府里的侍女只要稍微有些姿色的,他就要去勾搭勾搭。后来甚至还和自己的几位姨娘调笑,一旦有些松动,他就会趁机求欢。殷震弘年纪大了,本身对于男女之事就没多大兴趣。这些妾侍也是伊尔黛夫人为门面而娶进门的。久旷之后受到冷落的这些女人,根本不顾及伦理纲常与殷泰私通起来。只不过他们做得隐秘,没被人知道而已。

    殷震弘建国称帝之后,因为宫禁森严,殷泰入宫的机会有限。他们断绝了往来也有几年了。今日意外的预见殷泰之后,姜夷心中就生了鸳梦重温的念头。而殷泰自然是闻起言知其意。不过他比较急色一点,刚抱到手就伸手扯裙子。姜夷啐了一口在他脸上,拼命挣开后怒道:“你就不怕你那老子一会儿过来撞见!”

    “老头子和辛中丞商量北边开荒的事情呢。没工夫来的……就亲一口!”殷泰伸手将姜夷的唾沫抹了放在嘴里舔了一口,随即又扑了过去。他身高力大,一把就将姜夷抱起,望了望方向之后就朝着一边的假山洞里钻了进去。

    姜夷挣不过他娇喘着嗔骂道:“你就作死吧!”

    不过她所有的挣扎和抗拒,无非是撩拨殷泰的欲火而已。没一会儿,在这御花园中两人竟野合了起来。

    自从这次御花园邂逅之后,早就有私情的殷泰和姜夷再次勾搭在了一起。殷泰买通了姜夷宫中的几个亲信的内官和侍女之后,他就能随时得到姜夷宫中的最新消息。一旦听说殷震弘不再姜夷宫中之后,他就会借着去东宫找殷永的机会从东宫溜到后宫去。走了几趟之后,他找到了一条比较偏僻曲折的小路,只需走过一条夹巷,穿过两道宫门就可以直达姜夷居住的鸾仪殿。

    自从殷震弘开始修炼养生延年之术之后,不但没有如姜夷的愿在床上威猛一些,反倒对于男女之事更加的克制了。如此一来姜夷旷居之下寂寞难耐,对殷泰的频频“来访”自然是来者不拒了。

    而殷泰则对于姜夷这种旷妇怨女有着特殊的癖好,特别是让他老子带绿帽子的事情,他总有种报复父亲不重视他的快意。

    不过世界上从来没有有不透风的墙,对于鸾仪殿里的这种异常状况,第一个发现有些不对劲的是内廷总管太监高伦。

    内宫里宦官的当值都是轮班的。但高伦发现有一个小宦官,隔三差五总会找各种借口和其他的当值宦官换班,有时候索性就替人当值。一段时间下来他当值的日子会比旁人多出好多。这种情况显然是很不正常的。

    世上从来都没有谁乐意心甘情愿地替人干活。关键是这种替班一点好处都没有。明里面好处没有,那自然就有暗地里的好处。一开始高伦还没想到别的地方去,他以为很可能是内宫里有人往外偷东西。这种情况历代宫廷中是最多的。

    为了调查清楚,他就借着一个由头将这小宦官抓了起来,一顿拷打之下,这小宦官竟然说出了一桩秽乱宫廷的丑事来。

    审问清楚之后,高伦思前想后,命人将这小宦官悄悄弄死扔出去埋了。对外则宣称他犯了错将他罚到皇陵去了。而接下来的事情,高伦也不敢擅专,他悄悄地禀告了殷震弘。

    殷震弘一听之下,脸色刷地一下变得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