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战狼血帝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虎跃猿伏

第三百二十七章 虎跃猿伏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乌岭郡使上官胜兼着秦军江左巡阅使,麾下有五万大军,镇守着乌岭郡这一军事重镇。接到了苏曾的命令之后,他随即点了一支兵马,约有两万多人从乌岭郡出发向宣郡而来。

    说实话,上官胜并不是秦王明的亲信。他是丞相商弘的人,如今秦王明为了掌握权力,对商弘一系的官员虽然重用,可还是不太放心的。就好像他这个江左巡阅使手握五万之众,却给他拍了个内官汪弗充任监军。

    汪弗到任之后,处处与他争权。这让上官胜很不爽。这次又是,听说是白家占领宣郡只有一万兵马。而仅只乌岭郡这边就派出了两万多兵马。汪弗心里想着争权争功,非要由他领军出战。上官胜虽说有些不放心,但还是拗不过他,只能让汪弗领军南下。

    这汪弗原本是御膳房的管厨太监,哪里又懂什么军略。他还是为打仗就是打群架呢。想想自己这边人多,也就没把白家猿兵放在眼里。

    一路上麾下副将数次提醒他周围山势险要,要防备埋伏。可汪弗却一本正经地拿出了苏曾的军令:“苏帅的将令,限期到达,你们谁敢违抗?”

    他这么一说,谁又能说什么呢?

    两万大军行至虎跃涧,只见前方林密渊深。副将上官泽再次劝谏道:“汪督堂,此处地势险要,还是要小心有埋伏啊!”

    这虎跃涧,左边是一条深谷,右边则是茂密的坡林,这深谷仅五丈宽。中间的窄道也仅三丈来宽,大军到此就变成了两路纵队,行军速度十分缓慢。

    看着这缓缓前行的队伍,汪弗总算点了头。他漫不经心地说道:“派人去山上瞧瞧,要是没事,让他们赶紧走!慢吞吞地误了军令可是要吃板子的!”

    上官泽是上官胜的侄子,这次南下夺回宣郡本来是委他带队的,生生被汪弗抢了权。他本就心生埋怨呢!听到他这么说,虽然面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是极为憎恶。

    这些年他们这些中下层的军官明显的感觉到,日子没有以前圣瑜太妃在位的时候好过了。如今的军中安插了不少像汪弗这样的内官监军。大大小小的内官以这种方式控制着军队的兵权,像他叔叔这样的军将均深感掣肘。

    战事不顺都是由主将领罪,而一旦有了些许功劳,这些内官监军比谁都抢得凶。不但如此还有的索性串联底下的军官克扣军饷。这些年秦军的战斗力下降了不少。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吃空饷。

    就像他麾下这两万多人,这是连军役都算在内的,实际正兵也就一万四千多人。这中间的差额就被这些贪墨的军官和监军层层吃掉了。

    对于这些事情上官胜是心知肚明。可他人微言轻又能怎么办呢。

    “呸!阉狗……”上官胜离开了汪弗的中军之后,轻声地啐骂了一句。就找了一队侦骑出去查看右边山上是否有设伏。

    侦骑穿林而过,耳边传来声声鸟鸣蛙叫,还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他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坐在他们上方,每一棵树的树杈上正潜藏着一个全身被树叶披挂着的小个子。

    这些猿兵对于山林作战非常熟悉。在虎跃涧这种地方设伏,敌人不可能不侦查,而他们个个藏在树上又哪里能发现得了呢!

    秦军得到了侦骑回报“没有埋伏”。汪弗轻声“嗤”了一句:“上官将军,既然没埋伏,就不用草木皆兵的了,快速通过!”

    上官泽也是无语了,他只能下令大军加快速度通过虎跃涧。

    前军接到命令之后,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都加快了起来。没一会儿大半的部队就通过了。汪弗看到这情景也就说了句:“走吧!我们也跟上去。”

    中军的主将旗开始移动。当他们移动进入那条窄道时,突然从林间窜出来一批“猴子”。

    “白家猿兵!”上官泽看到这些咿呀乱叫着跳进队伍厮杀的小个子,大惊失色着喊了起来。

    三千猿兵全部被殷昊派到此处设伏。就是为了等乌岭郡方向拍出来的援兵的。从巫州方向赶来的殿军,虽说实力要强些。但守城防御对于猿兵来说并非长项,相反,白家那些青壮和女兵用在守城上比猿兵守城效果更好。

    白家人人练武,对于这些青壮来说,其实已经完全能够达到军人的素质了。可惜他们都是因为身高比较高,不适合山林作战,所以只能在家务农。而那些女兵更是不得了。她们若论武艺比这些青壮都强,特别是守御。当初这支女兵建立起来就是为了弥补男人出征之后,小金山的防御力量薄弱的问题的。

    虎跃涧的伏击战进行地非常顺利,汪弗的中军被打乱了之后,前军拼命地往后撤,而后军则拼了命的往前冲,两万多秦军三个方向混乱不堪。甚至还有不少的误伤。仅仅大半天的时间,三千猿兵将两万余秦军打得溃不成军。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俘虏。

    汪弗掉落深渊,而上官泽则受伤被俘,连同那些被俘的秦军官兵,他们全都被带回了宣郡。

    上官泽来到宣郡后,并未与其他被俘官兵关在一起,而是被带到了郡使府。

    “上官贤侄!”如今在郡使府坐镇的是白鹤天。上官家与白家一样也是秦国世家,两家还带点姻亲。所以一见到上官泽之后,白鹤天连忙上前替上官泽解开了身上绑着的绳索。

    对于白鹤天,上官泽并不陌生。他和白鹤天的长子白维安还是知交好友。白维安在当年与越国的战争中战死了之后上官泽还曾特意去白府拜祭。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人竟然在这样的场面下重逢。上官泽不禁有些尴尬。

    他们这些年轻的中下层军官对于“已故”的圣瑜太妃还是很有感情的。白若羽当年重用年轻官员和将领的政策,使得他们才有今日之地位。从内心深处说来,他们对于白若羽的感激之情还是很深厚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王明在亲政后对付白家,在这些年轻将领和官员来说,实际上是并不赞成的。只是他们位卑言轻即便是反对又能怎么样呢?

    正因为如此,殷昊和白鹤天等人商定,准备从被俘将官中策反一些人,然后从这些人着手再策反更多的人。而上官泽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

    上官泽是上官胜的侄子。而上官胜在秦军中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位。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合作,那灭秦的战略实施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不过虽然有些见面尴尬,但上官泽并没有忘记两人之间如今正处于对立状态。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对于白鹤天劝降的话都不置可否以沉默对抗。白鹤天算是把好话都说尽了,可上官泽就是一言不发。

    看着劝降没有效果,白鹤天也只能将他打发回去。然后再向白若羽和殷昊回报。听完了白鹤天的话,白若羽若有所思地想了想说道:“看来还是我出面吧!”

    “这可不行……你如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如果你还健在的消息传扬开去,那你今后怎么办?”白鹤天劝了几句之后把目光转向了殷昊。

    其实,对于白若羽和殷昊之间的感情,白鹤天以及那些白氏族老都心知肚明。这次的事情了结之后,“圣瑜太妃”也算是寿终正寝了。藉此,白若羽也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嫁入殷昊的后宫。这对于将来的白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但如果白若羽尚在人世的消息传扬开去,那对于这以后的安排就有些不好说了。虽然寡妇再嫁的也不是没有。但白若羽可不是普通的寡妇,而且殷昊也不是普通的男子。他是东皇帝国的当今圣皇,而白若羽则是秦国先王的妃子。这件事传扬出去对殷昊私德有亏,而人家也会说白若羽不守妇道,以残花败柳之身侍奉圣皇……到时候各种难听的话都会出现的。所以白鹤天才会竭力地阻止白若羽出面劝降上官泽。

    对于白鹤天的担忧,白若羽也有些迟疑了,她转头看了看殷昊。她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名声。但她毕竟是嫁过人的,还是一国之王妃。如果再嫁殷昊,对于殷昊来说这顶平白无故出现的绿帽子,戴在他头上可就不好了。

    看着白若羽有些忧虑的眼神,殷昊淡然一笑道:“别怕!”

    只是两个字,白若羽完全明白了殷昊的意思。他不畏流言,自然也不希望白若羽受到影响。

    再说将来的事情将来也不一定就没有解决之法。现在的关键是,若是劝降了上官泽叔侄之后,今后的灭秦之战就能减少许多杀伐。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想到这里,白若羽最终决定由其出面劝降上官泽。

    当她和上官泽见面的时候,上官泽吓了一跳。当上官泽听说了秦王明竟然五逆不孝以暗中策动宫变,先是软禁,后再加害……这些事情让上官泽义愤填膺。

    “如此失德之君,如何还有脸坐在那王座之上!”上官泽本身就是嫉恶如仇的性格。而且秦王明当政之后对青年将领和官员打压排挤,又利用内官监军……等等的种种昏聩之行都让他对这位王上感到失望。

    不过当白若羽说了让上官泽劝其叔父倒戈助东皇帝国伐秦时,上官泽有些犹豫了。这是会被人说成是乱臣贼子的。

    “上官泽,我问你,个人毁誉与黎民百姓相比谁更重要?”白若羽知道上官泽这样的年轻人心中还是非常热血的。

    果不其然,对白若羽的问题,他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与黎庶万民相比个人毁誉就算不得什么了!”

    “那依你看,天下一统与战国纷乱哪一个对于百姓有利呢?”白若羽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让上官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