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古墓惊魂录 > 第一七章 盗洞

第一七章 盗洞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叔道:“以前古代王公大臣用的笏板总该知道吧,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是古代王公大臣上殿面君时所用的工具。见到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这种笏板最初是一个将军发明的,所以又叫将军笏。这个机关被触发之后,形成的空间大致就类似一个将军的笏板,故名曰将军笏,这种机关只在黄肠题凑中才有,现在这里已经被封死,上来寻找出路是唯一的出路!”

    我强忍着疼痛站起来,发现膀子只是很疼,并没什么大碍,我没好气道:“二叔,你别一惊一乍的,刚才我喊你你也不答应,要不是你没答应,我也犯不着上去,也就不能摔下来了,说到底,这事儿都赖你!”

    二叔道:“可能是这黄肠题凑的隔音效果太好,我压根没听见你喊我,要是听见,我指定答应了,这个机关还没有完全触发,赶紧上来吧,到另一层去!”

    我把手伸上去,二叔拉着我的手,下面有王三顺拖着我,我毫不费力的慢慢的上去了,然而我又和二叔合力拉了王三顺上来。

    翻过一道木枋堆砌的木壁,下来便到一个狭长的通道里,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里并没有像刚才一样的方形木枋,但我仍旧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再触发其他机关。

    在这条通道上,能看到这些方形的木枋码的整整齐齐的,一根一根乍看起来像巨大的石块一样。有的木枋上还有红色的漆皮。

    往前走,发现地上都是铜钱,全都是那种圆形方孔的制钱,我捡起一枚照着手电看了一下,却发现两面都没有字。之前我记得铜钱都有文字的,这个却没有,我在古玩店好像听说这个是汉代的五铢钱,看来这是汉墓无疑了。

    走过一个转角,二叔发现一个低矮的小门,他打着火把进去,这个门也是用木枋堆垒而成的,木枋明显的比外面的要大许多,看样子全都是一棵天然生长的大树。

    要建造这样规模宏大的黄肠题凑,着实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而且照这木枋的大小也能判断,采集这些木料时,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墓葬如此大器,随葬品的有多少,我实在不敢想象!

    进入这个小门之后,前面的路突然没有了,只见无数的方形木枋正对着我们,上面是一个横放的横梁压着。

    二叔看着摆放如此整齐的木枋,说道:“看来,这个就是中室的入口了!”

    黄肠题凑与一般土坑墓和竖式崖墓不太一样。倒土坑墓和崖墓一般都是直接挖向后室存放棺材的位置,直接倒走明器。

    但黄肠题凑不一样,一般的题凑是先在最外层搭上一排木质栅栏,然后再在里一层放上题凑,接着才是最外层椁,最外层椁里面一般都是摆放着墓主人生前的一切用过的东西,比如车马器、庖厨间、金银玉器等,再往里就是中椁,然后是内椁,最后才是内棺。

    不过这些层层里里的,一般都要根据墓主人的等级来放置,如果墓主人的等级高,则一层一层的从外到内,不可简略。

    因为古代有明确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不能用错。

    二叔到了题凑的木枋前,推了一下木枋,却没有推动。王三顺看着被挡住去路的木枋,说道:“难道还要一根一根的抽掉吗?”

    我扫了一眼,这些木枋码合的很严密,几乎没有一丝的缝隙。要把这些木枋打磨的很平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我用手电照着下面木枋,却惊讶的发现,这下面的木枋明显松宽很多,我惊讶的问道:“二叔,为什么这下面的木枋比上面的宽松这么多?”

    二叔也看了一下下面的木枋,在正对着我们的地方有几根木枋已经出现很大的缝隙,最下面的缝隙已经能够容得下一个人的胳膊,但却容不下一个人进出。二叔满脸疑惑的说:“难不成这里面已经被盗了,这里为什么没有发现丝毫被盗的痕迹?

    这就有点奇怪了,我也不禁纳闷。

    二叔俯身抽动最底下的那根木枋,居然能抽出来,不过却因为太重,一个人根本抽不出来,我伸手帮助二叔,将这根木枋拉了出来,出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空隙。当二叔准备去抽掉另一根木枋的时候,突然这个松宽处的木枋上面的木枋哗啦啦的将刚才拉出来的木枋空隙瞬间填的结结实实。

    二叔看后惊讶的说:“原来如此,看来真的有人比我们先一步来到这里!”他又看了看这几根散乱的木枋,发现其中的一个木枋跟头还有一些漆皮,应该是漆器上面的。这下二叔笃定的说:“看来这里真的已经有人来过了,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枣?”

    王三顺说:“老水,既然咱们都来了,也就别管有没有枣了,先进去看看再说,说不定还有呢?”

    二叔说:“恐怕不太好,这木枋对的这么结实,抽掉下面的上面的就会掉下来,到时候整个幕墙恐怕都会一股脑的塌下来,到时候,我们想出也出不来了!”

    王三顺出注意到:“咱们可以先用这个些木枋顶住,如果实在不行,用火把斜着放也可以,防止塌下来,然后快速的进去,拿完东西再出来不就行了吗?”

    二叔一想,虽然觉得不太保稳,但已经来了,恐怕也不好空手而归,于是,二叔小心翼翼的抽掉其中的木枋,抽取的时候,用下面的木枋顶住上面的木枋,等抽出了空间,能容得下一个人进去时,二叔用自己手里的火把一头斜上,一头斜下,呈对角放置,然后慢慢的钻进去。

    不可否认,人是一种好奇的动物,尤其是干我们这一行的,要是知道里面有棺椁,不管棺椁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都要拼命倒一把,哪怕有再大的危险,都不在乎,这与拼死吃河豚是一样的。

    但倒斗不是寻求刺激,而是赤裸裸的求财。

    二叔最先进去的,这次我没有让王三顺先进去,因为我跟二叔出来倒斗,也想见识见识,这黄肠题凑里到底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进去之后,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几案,上面有香炉和陶器,二叔拿出自己带的强光手电,照着几案上的明器,却把眼睛停留在这个香炉上。

    这个香炉造型很特别,炉身似豆形,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座把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实在是工艺精湛,装饰华美。

    我看后不断的赞叹道:“乖乖,这玩意儿太精美了,要是拿到外面拍,估计起码也得九位数吧?”

    王三顺的眼睛都直了,他忍不住道:“我的亲娘啊,这香炉真是难得一见的珍宝,老水,看来这会咱们来对了,说不定墓主人的棺椁里还有更精妙的宝贝呢!”要说王三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入眼的宝贝也见过不少,但见他刚才的表现,估计是没怎么见识这么好的东西!

    二叔仔细观察这件柏木堆垒的墓室,偌大的墓室里除了一个几案和案子上的青铜香炉以及陶器之外,后面就只有一具很大的棺椁。

    按说黄肠题凑的中室要有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东西,大多也都是生活器具,也会有几间耳室之类的,但这个黄肠题凑造的如此规模之宏大,里面却很寒酸,不由得不让人感到纳闷。

    二叔看着这具棺椁,说道:“我记得史籍上记载,黄肠题凑一般有前堂、后室、梓宫、便房等复杂结构,但为什么这个只有一具棺材,不觉得有点怪吗?”

    虽然我不知道黄肠题凑里面到底该放什么,不该放什么,但这里就孤零零的一具棺材,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那么这棺材里究竟又是什么人?该不会真的就是传说中的镶戎吧,如果真是镶戎,那么宝藏应该就近在咫尺了?

    不过看这迹象,似乎没有倒斗的进来,那么刚才出现的那些混乱的木枋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比我们先来的倒斗者对突然塌下来的木枋望而却步,灰溜溜的逃了?

    不可想象,也无法还原!

    王三顺却是一脸的喜悦,光看到那个青铜错金香炉就够他高兴一阵子的了。他站在棺椁前,问道:“老水,你觉得这棺椁里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二叔瞅了一眼,眉头有些皱,说道:“这个可不好说,这是一座汉墓无疑,如果是诸侯王级别的人物,棺椁里会有金缕玉衣,说不定还有玉握,玉九塞。金缕玉衣是用小玉片按等级以金丝联缀,依死者体型制成玉衣,包裹尸体。这种葬制始于春秋、战国、盛行于两汉,多用于君王、贵族。后妃。至魏文帝时明令禁止,其后就绝迹了。玉握是古墓中死者手恃之王器,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双手各持玉玻。东汉以后,一般以双手握玉豚人殓,这种玉豚握玉,至魏晋南北朝不绝,但有的人在收古玩时把玉豚误认为玉虎,是因为玉豚制作粗糙,刻线简单,猪虎难辨。玉塞是以玉件塞死者孔窍能不腐朽。最完整的是“九窍塞”,眼、耳、鼻、口。肛门等塞玉的形状各有不同。所以只要是汉代级别高的大墓,大多会有这些!”

    王三顺一听如此多的玉器,已经按捺不住了,说道:“老水,还等什么,开棺吧?”

    二叔仔细看着这具棺椁,这具棺椁的体积不小,四方四正的呈长方形,大约有一米高,全是由樟木打造,没有一点修饰,根本就是一口素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