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醉宝鉴 > 第三十七章 揭画中画

第三十七章 揭画中画

推荐阅读:红楼梦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斗破苍穹魔道祖师赘婿浅阳最强狂兵最强狂兵叶辰萧初然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们两个呢?觉得这几个物件,哪个最有价值啊?”威老没有回答柳亦辰,反而转过头问向孔峥茗和司徒枫二人。

    “威老,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应该是这套茶具吧!”

    “我看这套茶具,应该是出自名家顾景舟之手,而且是精品中的精品!”孔叔想了想后说道。

    “爷爷,我倒觉得你那件玉扳指不错,就我这眼力连孔叔都不如,更别说和这位妖孽比了。”

    “您还是直接告诉我们,这里哪个物件最有价值吧!”司徒枫喝了口茶笑笑说道。

    “小柳说对了,这套象棋是最有价值的,小柳啊,你为什么会选这副象棋?”威老满是肯定的目光看着柳亦辰问道。

    柳亦辰把茶杯放下笑笑道:“既然威老让我说说,那我就献丑了,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威老担待。”

    “孔叔、枫哥,我相信你们都听过这句话,“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这套象棋应该就是用乌木做的。”

    威老听到柳亦辰的话后,很是欣慰的笑了笑,而孔叔和司徒枫两人,则是一脸震惊的看着这套象棋。

    他们两个怎么都没有想到,看起来如此普通的这套象棋,居然是用乌木做的。

    而且柳亦辰是第一次见到这套象棋,这才用了多长时间就把这件东西给认了出来,真不知道他的这双眼睛是怎么长得。

    孔叔回过神来后问道柳亦辰:“小柳啊,你以前是不是看过乌木做成的物件?你对这乌木很了解吧?”

    柳亦辰将一颗象棋棋子拿在手中把玩着说道:“孔叔,我以前没看过乌木做成的物件,刚开始我也没看出来。”

    “后来看了一圈,这套象棋我始终没看透,所以我又仔细研究了下。”

    “也是巧了,今天早晨在店里看书的时候,刚好看到和乌木有关的知识,所以就记了下来,我也没想到会遇上这套象棋。”

    其实这乌木还有几个别称,比如阴沉木,乌龙木,东方神木等等,系古时沉于水土之中的木材。

    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大片名贵木材,受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侵袭,成为被深埋于江河、湖泊、海底的枯木残根。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枯木残根在水底泥沙中浸泡和磨压,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能。

    木质内在的脂肪、糖类等都在水中溶解得干干净净,清除了蛀虫、细菌的生存空间。

    有的被水底的泥沙腐蚀得丝丝缕缕,强化了材质的肌理美感。

    有的则变得刚劲挺拔,显示出峥嵘之姿,形成了古朴凝重、铜打铁铸般的效果。

    其色泽也千差万别,有棕色、灰色、紫色、黑色,也有外红内黑或是黑皮黄心的。

    时间长的古沉木,则明显“碳化”,显现出煤样的黑色,奇谲而神妙。

    根据科研机构的检测,古沉木曾深藏于地下达3000年至12000年之久,有的甚至达数万年之久。

    更令人称道的是它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不会被虫蛀,有的古沉木可与紫檀木媲美。

    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故世人将古沉木视为避邪、纳福、镇宅的宝物。

    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之说。

    古沉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材质较好之古沉木颇难寻觅。

    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

    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

    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出自阴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

    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

    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

    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就一命呜呼。

    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阴沉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

    这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阴沉木的贵在难求。

    柳亦辰把今天早上从书上看到的知识,然后再结合这套象棋的特征,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听的孔叔和司徒枫都像是做梦一般,就连威老也听得有些入迷。

    他没想到柳亦辰这么年轻,居然懂得这么多,看来这人不光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好眼力,基础知识储备也是不错的。

    如果他真的愿意拜在自己门下,然后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相信柳亦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惊艳世人。

    这么多年一直没收徒的想法,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柳亦辰后,威老心中升起了收徒的念头。

    “不错不错,听亦辰老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亦辰老弟你能不能判断,这是什么材质的乌木?”司徒枫拍了拍柳亦辰的肩膀说道。

    “枫哥,从象棋的木纹上面看,我觉得应该是金丝楠木的,至于我说的对不对那还得听威老的。”

    柳亦辰虽然可以用异能,直接看到里面的材质,但是柳亦辰还是放弃了。

    他想趁着这个机会多向威老学习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威老拍了拍手说道:“好好,说的好啊,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懂得这么多。”

    “你说的没错,这套象棋就是金丝楠木做成的。这算是过了我的考验。”

    “下面咱们该进入正题了,小柳,你把那幅画拿过来给我看看吧!”

    柳亦辰从盒子中把那幅画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面,这时威老已经让彭昊把象棋和茶具收了起来。

    威老戴上手套,慢慢的把那幅画打开,看到画的第一眼,他皱了皱眉头。

    这幅画只要是行内人,打眼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件仿品,仿的是沈周的《庐山高图》。

    威老继续往下看,等他看完了画,在看装裱的手法时候,他越看越感觉奇怪。

    当看到那幅画的卷轴,威老低呼一声自言自语道:“这天杆、地杆和画轴,是用普通的木头做的,不过这材质也太差了。”

    “看这画的时间,应该是清朝时期仿的,这才过了一百多年,就快腐朽了。”

    “真是搞不明白,这样的画,也会有人去装裱。”

    “欸?!!!”

    “这……这是江南吴装的手艺活啊,居然还是仿古装池,谁会用这手法来装裱一幅仿品。”

    威老一边说话,一边拿起一副老花镜戴上,开始仔细的打量起这幅画的装裱来。

    嘴里还在不停地喃喃自语着,听的柳亦辰和司徒枫他们两个有些莫名其妙。

    看向一旁的孔叔,孔叔对字画的装裱工艺有所了解,就小声解释道:“仿古装池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专为书画名家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

    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驰全国,号称吴装。

    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

    《装潢志》谓:“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

    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威老现在心里有着很多疑问,这幅画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一幅普通仿品,但是这画的装裱工艺又是仿古装池。

    而且一般这仿古装池的画,所用的材料无论是天杆,地杆,木杆,纸管,轴头这些东西都会选择上好的材料。

    甚至在解放以前,仿古装池所用的轴头,都是珍贵的檀木制造的。

    而且老爷子在心里纠结的,还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既然用了复杂的装裱工艺,但又为何用如此差的材料呢?

    老爷子第一眼看到画的时候,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也是因为用料太差,所以没有想到,这幅画用的是仿古装池的手法。

    第二疑问就是,那人为何花费这么大功夫,来装裱一幅这么差的仿品。

    威老突然想到司徒枫昨天和他说过的话,然后又仔细的看向那处印章的位置。

    仔细观察后发现了端倪,看来这幅画如柳亦辰所说那样,很有可能是一幅画中画。

    整幅画看完之后,威老有些赞许的说道:“这裱画的人,手艺非常精湛,应该是“吴装”一派中,大师级别的人物。”

    “而且我刚才看了那处有问题的印章,这幅画很可能就是一幅画中画。”

    “威老,你看这幅画应该怎么办,能不能揭开?”柳亦辰站在一旁乖乖的问了一句。

    “我所学的是京裱,而京裱就是受苏裱直接影响而形成的,京裱因受到宫廷的影响,其裱件特点是色彩瑰丽大方,裱背厚重,给人以高贵华丽之感。”

    “京裱与苏裱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

    威老并没有直接回答柳亦辰的问题,而是把自己的装裱手艺说了一下。

    柳亦辰在心里想到,既然这幅画是吴装的作品,那么威老是不是没办法把画揭出来呢。

    其实柳亦辰的这点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这几种装裱手法和技术都是差不多的。

    装裱这行也有规矩,装裱时用的糨子,遇水是可以化开的,这样后人需要的时候,才能重新揭开画心。

    威老看到柳亦辰脸上的表情笑了笑说道:“小柳,你放心吧,虽然我是学的是京裱,但是这装裱工艺都差不多。”

    “将这幅画完整揭开是完全没问题的,你不用担心会损坏这幅画,你把这幅画收好,我们去屋子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