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醉宝鉴 > 第四百六十一章 西湖偶遇

第四百六十一章 西湖偶遇

推荐阅读:红楼梦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斗破苍穹魔道祖师赘婿浅阳最强狂兵最强狂兵叶辰萧初然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孔叔这才明白,为什么柳亦辰之前,会让他说出鉴定铜镜的一些技巧。

    孔叔一直非常纳闷,这小子就这么确定,剩下的这三枚铜镜一定是仿制的?

    孔叔看着自己手中的那三枚铜镜,点了点头暗道。

    “制作出这三枚高仿唐代古镜的也是一位高人。”

    “孔叔,这个人的技术和贝奇相比也是不逞多让。”

    “毕竟他们两个人所处的领域不同,孔叔你应该可以看得出来。”

    “这三枚铜镜制作出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也就在最近两三年之内。”

    “也就是说这个人现在有可能,还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他的高仿工作。”

    “幸亏这青铜器是国家命令禁止不允许买卖。”

    “要不然这市面上,指不定会出现多少这种高仿的青铜器。”

    “上次贝奇的案子,已经牵扯面非常广泛。”

    “要不是看在他主动帮忙找回,已经流出的那些文物。”

    “他现在应该还在监狱里面待着,也算是将功补过。”

    “这段时间一直帮助故宫博物院,进行文物修复工作。”

    “等过段时间,我就把他安排到我的那个六道工艺坊。”

    “让他担任六道工艺坊的技术总监,我希望我创办的六道工艺坊。”

    “可以创新出一种新的品种瓷器,这样也不枉我对他的一片期望。”

    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

    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

    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

    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

    古玩业界普遍认为,高端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

    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

    目前高端青铜器,开始向内地市场云集。

    不过今后精品青铜器会越来越少,因为藏家多了。

    交易量逐渐变大,精品进入收藏领域就藏而不漏。

    柳亦辰这也算是见猎心喜,他很想把这位制作高仿铜器的人找出来。

    这样他的六道工艺坊,又会新增一员大将。

    不论他和贝奇,谁先研制出新的作品,都会让六道工艺坊一炮而红。

    他的六道工艺坊,也可以为六道博物馆,设计研发相关的周边产品。

    到那个时候,他就不用依靠赌石,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只要这些事情全部进入正轨,他也就能好好的休息休息。

    带着自己的父母还有雪儿,一起出去欣赏欣赏祖国和外国的大好河山。

    世界这么大,带着自己的妻儿父母去看看。

    “这三枚铜镜就留给我吧,我自己收藏一枚。”

    “剩下的那两枚铜镜,放到下面出售。”

    “不过我会标明,这两件事高仿的铜镜。”

    “要是有人喜欢,那就便宜一点卖给他。”

    “这东西就算是工艺品,也是里面品质很高的那种。”

    孔叔看了眼柳亦辰手中的那两枚真品,无奈的摇了摇头和他说了句。

    “没问题,孔叔,这东西放在这,就当是提前帮我测试一下市场。”

    “看看有多少人喜欢这样的工艺品,看来我要抓紧时间,将这个高仿大师给找出来。”

    “谁知道让他继续这么折腾下去,会出现什么其他的乱子。”

    “趁着他还没走上犯罪的道路,赶紧将他拉回到正途。”

    柳亦辰这也是求贤若渴,当然要说他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的私心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只要他挣的越多,他创办的六道基金会也会越来越好。

    会有更多的孩子因此受益,那些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

    这个美好的国家,需要由他们来接班。

    继续努力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明天。

    他们在孔叔这里休息片刻,一行人收拾好东西,便直接前往西湖。

    柳亦辰把他今天淘来的那两枚铜镜,暂时存放在孔叔这里。

    他对孔叔是相当信任,顺便也让他过过眼瘾,以后再想见恐怕就得去到博物馆里面。

    今天柳亦辰捡了漏心情很不错,在前往西湖的路上。

    他轻声哼唱起太平歌词《白蛇传》里面的一小段。

    “那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了季的清香。”

    “这春游苏堤桃红柳绿,夏赏荷花映满了池塘。”

    “这秋观明月如同碧水,冬看瑞雪铺满了山岗。”

    “辰哥,你这段唱的还是有板有眼很有韵味。”

    “以前怎么没听你唱过,没想到你还会唱太平歌词。”

    听完柳亦辰唱的这一段太平歌词,彭昊比着大拇指和他说道。

    柳亦辰这也是去了京城,看人家说相声的唱过。

    他觉得很好听,就跟着学了这么一段。

    你要让他继续往下唱他也不会,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一种间北京民间小曲。

    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成的,太平歌词用北京方言演唱。

    演唱者手持玉子,节奏上分为“一语一打”、“一语双打”和“流水板”等。

    每段曲目一韵到底,唱法开头甩腔、中间适当加以俏口、托腔以及流水板唱法。

    太平歌词取材广泛,反映生活迅速,其曲调简单。

    短小精悍、易学易演、便于传唱,艺术表现力强。

    太平歌词的曲调并不丰富,但唱起来很难,拐来拐去的音调很难拿捏好。

    而且用的鼻音还很重,鼻音的运用增添了优美的音律。

    “我这就是随便唱唱,咱们今天不是去西湖,我唱这段也算是应景。”

    “我发现我对这传统文化越来越喜欢,经典的东西需要我们好好传承。”

    “可惜现在能够为这些传统文化出力的人很少。”

    “需要用更多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这些东西才可以。”

    其实苏杭二州,柳亦辰他们之前不止一次来这边游玩。

    今天他们就是想重新感受一下,当年他们宿舍这群人,一起出来游玩时的心情。

    更重要的是,艾薇儿是第一次来到西湖。

    他们这些人,也可以为她好好讲述一下这个地方的历史。

    一阵春风拂过,唤醒了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枯黄的树枝上露出了绿色的芽头,躲藏在角落的小动物钻出洞穴寻找食物。

    人们卸下厚厚的冬装,出门踏青赏花,西湖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漫步湖边不仅能欣赏这优美的湖光山色,偶尔还能看到不同的小动物和你擦肩而过。

    傍晚时分,太阳慢慢的落下,远处层叠的山峦,微波荡漾的湖水,伸入湖中的聚贤亭。

    还有那根根残荷勾勒出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西湖一天中最美的景色,在傍晚夕阳西下时分。

    在西湖有两个比较好的观赏日落点。

    一个是大家所熟知的雷峰夕照,另一个就是六公园那边。

    只要是晴天的傍晚,就会发现湖边摆着各种三脚架,那位置就是观日落的最佳地点。

    很快太阳就从山头上落下,整个过程之快都容不得你眨眼。

    但这个过程是非常让人激动的,远处天边的色彩与光影的变化是超出你的想像。

    这种感觉你在办公室或是家里,完全感受不到。

    也许你每天都在经历着日落迎接黑夜的到来。

    但你来西湖,绝对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美。

    柳亦辰他们来到西湖,正好赶上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的景象。

    他们把车停好,然后每个人都拿出手机。

    想把这个美好的景色,永久的留存在自己的手机或是相机里。

    而艾薇儿则是把她早已经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

    她直接在岸边找了一处位置,将这一美景收到她的画里面。

    即便是有人看到艾薇儿在这边作画,那些人也只是停下来瞅瞅。

    然后继续忙他们自己的事情,这地方每天有很多像艾薇儿这样,在这边作画的人。

    那些人还以为艾薇儿是学美术的留学生。

    艾薇儿作画的时候,她整个人会进入另外一种境界。

    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打扰她创作。

    她的这种状态,柳亦辰在小道士身上也见到过。

    小道士在写书法的时候,状态和她一模一样。

    柳亦辰让周围那些人尽量不要去打扰她。

    在西湖这里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还有苏轼苏大学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就在柳亦辰他们在这等着艾薇儿作画的时候,彭昊突然看到两个比较面熟的人。

    他示意柳亦辰让他看看那两个人,当柳亦辰见到这两个人也是愣了一下。

    他昨天刚刚让彭昊,去调查他们两个人的资料。

    没想到这两个人,今天居然会出现在这边。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柳亦辰叫上彭昊和别人说了一下,然后悄悄的跟上了这两个人。

    彭昊之所以能够认出这两个人,就是因为他今天中午,刚刚收到这两个人的详细信息。

    那两个人好像没有发现柳亦辰和彭昊,正在跟踪他们。

    “昊子,你查到的这些资料是真的吗?这女孩真的叫藤原雅美?”

    “这个男孩居然用的也是化名,他的真名连你们都没有查到?”

    “这两个人的名字居然都是用的化名,他们说这一口流利的中文。”

    “任谁都想不到,这两人居然会是扶桑人吧。”

    柳亦辰盯着他们两个人的背影,冷笑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