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醉宝鉴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吉祥双清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吉祥双清

推荐阅读:红楼梦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斗破苍穹魔道祖师赘婿浅阳最强狂兵最强狂兵叶辰萧初然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柳亦辰拨动那个机关,托盘上的木偶,开始慢慢的动了起来。

    可能是长时间没有被人开启过机关,这个木偶在一开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要不是柳亦辰有异能,可以看到木偶内部的情况。

    他生怕这件木偶会毁在他的手中,要真是如此,他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这个木偶的内部设计的极其精妙,柳亦辰真的很难想象,这件木偶出自古代。

    哪怕放到现代,能做到如此精密,也得需要那些现代化的设备还有程序才行。

    可是在上千年前,古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一双手。

    就能创造出如此精密地机关木偶,不得不佩服古人,那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

    机关木偶运行了一分钟这才步入正轨,柳亦辰他们三人,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它。

    只见这个木偶小人,行动到托盘中央的位置,面向他们三人抱拳行礼。

    然后开始打了一套,柳亦辰和彭昊都不知道名字的拳法。

    不过当他们两个人看到这套拳法,均是眼前一亮。

    这个机关木偶打的这套拳法,非常适用于实战。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喜之色。

    他们两个人随后努力的想要将这套拳法记下来。

    以后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这套拳法,对他们两个人那是百利而无一害。

    柳亦辰也想将这套拳法告诉给两位老爷子,他想让这套拳法传到军队中。

    这套拳法可以增强我军实战中的战斗力。

    机关木偶打的这一套拳法足足有十分钟。

    徐姐虽然见过现代的一些玩具

    可是毕竟这是古人制作出来的物件,看完也是连连夸赞。

    “柳老弟,这件木偶真的是太奇妙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有趣的东西。”

    “古代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居然能制作如此精美,如此精密的机关木偶。”

    “可惜的是,有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都要面临失传的地步。”

    “就算是机器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可是社会上需要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

    “我觉得有些手工艺品,不比那些机器做出来的差。”

    “可惜要是这些手艺人,指着他们的这些手艺活着。”

    “恐怕有些人连吃饭还有日常生活都会有问题。”

    “柳老弟,姐知道你这个人能力大。”

    “你要是有办法帮助这些人就告诉姐。”

    “姐也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着面前的机关木偶,徐姐感慨的说了句。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要比她想象的大很多。

    可是就算是他的能力再大也还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柳亦辰笑着和她说了,想要创办六道学堂还有六道工艺坊的事情。

    这些事情他以前都没有告诉给徐姐,其实他也想过。

    要是只靠他自己,这些事情倒也能做。

    只是他做起这些事情,还是会有一些难度。

    虽然他现在的影响力,要比之前大了很多。

    要是能让更多有影响力的人参与进来,何乐而不为。

    说话间柳亦辰已经将这件机关木偶收好。

    徐姐也表示她想入股,柳亦辰的六道工艺坊。

    至于六道学堂那边,她会借助自己的人脉,为柳亦辰寻找一些老手艺人。

    让他们去六道学堂,将他们的手艺传授下去。

    不过他们知道这些手艺人,有着自己的收徒标准。

    柳亦辰不会去强制,让这些老手艺人,去收自己不喜欢的徒弟。

    其实柳亦辰建立六道学堂,就是想给这些手艺人,提供一个平台。

    也为想要传承这些手艺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

    柳亦辰知道还有许多年轻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他们也想为手工艺的传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徐姐,有你的加入,我想我的六道学堂和六道工艺坊一定会锦上添花。”

    “徐姐,中午准备做些什么饭,我和彭昊下午就要回家。”

    “明天返回京城去参加土地竞拍的事情。”

    “等拍下那块地,我就可以开始准备博物馆的事情。”

    在徐姐给他们准备午餐的时候,柳亦辰也没闲着。

    他先给自己的父母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下午他和彭昊要回家。

    然后给位于四合院的老爷子打电话告诉他。

    他今天在地摊又淘了件宝贝,至于是什么宝贝,柳亦辰没有告诉给老爷子。

    柳亦辰说要保持一点神秘感,老爷子对于柳亦辰的这种做法已经习以为常。

    其实柳亦辰越是这样子,他越感觉亲切。

    虽说柳亦辰是他的徒弟,可是老爷子早已经把他当成亲孙子一样看待。

    他嘱咐柳亦辰再回来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打完电话柳亦辰便去到厨房帮徐姐的忙。

    当然他也没忘给自己女朋友孟曦雪打电话。

    他们两个人恨不得每天都要黏在一起才好。

    处于热恋期的情侣眼中只有彼此,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如胶似漆。

    吃过午饭,柳亦辰和彭昊边开车返回到家中。

    在离开之前,他已经通知过司徒枫他们。

    告诉他们宿舍的那哥几个,有时间一定要去京城找他。

    他会带着他们几个,好好感受一下老京城文化和生活。

    柳亦辰前脚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孔叔的电话。

    “小柳,你现在在哪?还在外面游玩吗?刚刚店里来了一个人。”

    “说他手里有一件祖传的宝贝想要出手,他自己说是一件官窑的盘子。”

    “不过我看过这只是一件民窑的盘子,可是他坚称这件东西是官窑。”

    “还说我们没有本事不认识好东西,可是我怎么看那件东西都是民窑的。”

    “只不过是民窑里面非常精致的作品,我总不能用官窑的钱,买一件民窑的东西。”

    “这样岂不是打了我自己的脸,你要是在家赶快过来店这边一趟。”

    “现在店里被这个无赖闹的,都没办法正常经营了。”

    柳亦辰在电话里,可以听得出孔叔的无奈。

    他告诉孔叔,他刚刚才回到家,要是再早一点打电话,他直接开车去店里。

    说话间柳亦辰已经和彭昊开车出来,没多久他们两个就来到茗雅轩。

    还没进到店里面,他就能听到有一个大声说话的人。

    “老少爷们儿们,都在这围着干嘛呢?”

    “这大半天的不去忙自己的事,都在这凑啥热闹。”

    “我这真是一点也不得闲,这刚到家没一分钟。”

    “一个电话又给我叫过来,看来我这辈子就是劳碌命。”

    柳亦辰看着围在外面的那些人,感叹的说了句。

    那些围观的人看到是柳亦辰,赶紧给他让出一条路。

    有一位和柳亦辰比较熟的掌柜,笑着向他说道。

    “我说柳老弟,你是啥时候回来的,我可是有日子没见到你了。”

    “我们这不是听说,有人说孔大哥没眼力,就想过来看看,是谁口气这么大。”

    “是啊,在这一片说孔大哥没有眼力,那他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眼睛有问题。”

    “他那件东西明明是民窑的作品,非要当成官窑卖,这不明摆着想多卖点钱。”

    另外一个掌柜有些不忿的,替孔叔打抱不平。

    “我还是先进去看看,要是在继续下去,我这里还怎么做生意。”

    “现在我最缺的就是钱,被他这么一闹,让我损失多少可爱的毛爷爷。”

    见到周围人那一双双要吃了他的眼神,柳亦辰和彭昊快步进到店里。

    那些店员见到柳亦辰,纷纷笑着迎了过来。

    他们知道只要柳亦辰一来,什么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那个想要卖东西的人,见到柳亦辰眉头皱了一下。

    他开口问道:“他是谁?是你们请来的帮手吗?”

    “就算你们请谁来,我这官窑的东西,你们也不能说成是民窑的吧。”

    “不想收就直说,为什么要如此贬低我的这件东西。”

    “是不是官窑得看过之后再说,把你的盘子拿出来让我掌掌眼。”

    “你放心,如果这件盘子真的是官窑,我绝对不会说成是民窑。”

    “你要不信的话,我顺便可以给你开一个鉴定证书给你。”

    那个人迟疑了一下,还是将那件盘子拿了出来。

    柳亦辰走过去看到这是一件双清小盘,盘子上面的画工非常精致。

    双清指的是梅花和竹子,如果加上松树那就是岁寒三友。

    这件小盘背面三足鼎立地画了三只蝙蝠,用楷书写了大清道光年制的底款。

    康熙时期流行写楷书,雍正时期楷篆并行。

    乾隆时期则以篆为主,此后嘉庆、道光也已篆为主。

    楷书的款识只是偶尔出现,咸丰以后楷书又开始增加。

    同治光绪时期又以楷书为主,这是中国清代官窑款识的书写规律。

    这个盘子在底款上,使用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也存在这种情况。

    盘子上的吉祥图案,在宫廷图案中也不多见,它是一种非常民间的图案。

    古代宫廷和民间之间的风格上是有界限的,官窑的制式一般非常严谨。

    清代画蝙蝠最好的时候是雍正时期,所绘蝙蝠的力度非常大。

    乾隆沿袭雍正之风,但道光时期就不比从前。

    这件盘子上的蝙蝠就很软弱、缺乏力度。

    不过这个盘子的画面很精美,所画的红色梅花富有层次。

    竹子也有两种颜色,有新叶和老叶之分,梅花枝干画得有过渡。

    从绘画角度看,这个盘子是道光年间的。

    其次柳亦辰使用异能探测的结果,也显示这件东西是道光民窑的作品。

    只不过这件吉祥双清盘制作非常精致,是民谣中的一件精品。

    也难怪这个人的祖辈,会将这件东西当成官窑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