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渡阴人 > 第532章 瓦罐坟

第532章 瓦罐坟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张太虚的资料,其实717局,也没有掌握多少。

    说起来,这还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按理说,这样的一位道士,首先能被雍正重用,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加上他最后又没被乾隆杀掉,只是驱逐了,本身就说明了张太虚的不简单,为什么他的资料会这么少呢。

    他为什么会被雍正选中,这是一个谜,最后去了哪里,又是一个谜,整个来说,这个张太虚和王定乾,似乎只是在那个时间段出现过,然后就彻底消失了。

    关于张太虚的资料没有。

    但是关于最近在林州市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其实717局已经介入了调查。

    就是这个火神教。

    跟肥仔想的一样。

    一开始,这个火神教是被当做邪教调查的。

    717局也专门派人前往了八仙村,对那一带进行了调查。

    一直以来,北龙山在大家的口中,都是皇陵的所在地,连717局都认为北龙山上面都是皇陵,可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并不是如此是什么意思?”

    肥仔问道。

    我其实心里也不明白这句话。

    一直以来,大家心里都清楚,北龙山上有不少皇陵,而且还说北龙山上其实是有军队驻守的,这也是大家心里默认不去北龙山的原因所在。

    顾怜雪说道:“北龙山上有皇陵,有军队的事情,传了很多年了,很少有人去北龙山考察过,要不是这次真的派了人过去调查,或许谁都不知道,北龙山上没有看到皇陵,却是找到了不少瓦罐坟。”

    “瓦罐坟?”

    我也忍不住了,喊了出来。

    顾怜雪看着我的眼睛,点了点头。

    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份资料,从里面拿出了一些照片,放在我们的面前,照片上,的确是一个标准的瓦罐坟的模样。

    “这样的瓦罐坟,在北龙山上,大概有个几十座,具体多少,没有清点过。”

    我拿起了照片,仔细端详了其中的几张照片,从砖头的成色来看,这些瓦罐坟的时间跨度很长,有土砖垒起来的瓦罐坟,也有红砖垒起来的。

    如果是红砖的话,那其实应该距离现在的时间不是太远的。

    “这些坟墓,都打开看了吗?”

    我问道。

    顾怜雪摇摇头,说道:“其实我们的调查人员是要开墓的,但是后来被八仙村的村民发现了,大批村民上山,对我们的人进行了驱逐,为了不引起老百姓情绪的反弹,我们就放弃了,没过多久,我就接到丁安的电话了,这算是我们对于你们刚刚说的整件事所有的线索了。”

    看来,无所不知的717局,这次也有遗漏的地方。

    原本我们都以为这次把顾怜雪叫过来,会拿到一些717局的内部资料,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说到瓦罐坟,想必有些人是听说过这个名字的。

    这种坟墓,属于遗风陋俗中的一种,现在,其实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禁止了,不要以为瓦罐坟是一种殡葬方式,用现在人的眼光看来,其实瓦罐坟,不亚于谋杀。

    所谓瓦罐坟,是指家里如果有个老人,年满60岁了。

    那么作为儿子,就要给老人准备一个坟墓了。

    找到了一个地方,然后用砖搭起来一个圆拱形或者方形的坟墓雏形。

    用的砖,可以是土砖,也可以是红砖,什么砖块都可以,没有砖块的地方,很早之前,用的是石头。

    这个垒起来的洞穴一般的坟墓,是不封口的。

    然后等坟墓垒好之后,自己家里那个到了60岁的老人,就要送到那个瓦罐一样的坟墓里面去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老人的吃喝拉撒,都要在那个小小的瓦罐一样的洞穴里,或者说,在他的墓穴里进行了。

    儿子每给老人送上一餐,就要在那个唯一的出口处,砌上一块砖。

    也就说,老人是吃一顿少一顿,因为用不了多久的时间,那个唯一的缺口,就会被砖头一块一块地堵上,直到最后一块砖头被砌上,这个墓就完成了,老人也就死在里面了。

    这样的坟墓,叫做瓦罐坟。

    说好听点叫坟墓,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活埋。

    瓦罐坟这种习俗,曾经在古时候或者偏远的地方实行过。

    有人一定会说,老人在那个坟墓里的时候,砖头还没完全合上的时候,不会跑吗?

    事实上,那种习俗中,如果老人提前跑了,也会被抓回来,然后再次送进坟墓里,这一次,就不会一块一块把砖垒起来了,而是直接将坟墓封死,这就是惩罚。

    我们中华民族,提倡孝道,可是这种瓦罐坟的习俗,完全与孝道背道而驰,是一种荒谬而残忍的殡葬方式,很早之前,就被废除了。

    瓦罐坟的形成,其实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

    第一点,在某些偏远的地方,他们认为老人活到了60岁之后,就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了,活着也是浪费粮食了,出于粮食紧张的原因,需要送老人离开了。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迷信思想在作祟。

    他们认为老人一旦活过了60岁,就是在消耗子孙的福根了,活得年龄越长,子孙后代的福祉就全部被老人占去了,所以需要用瓦罐坟这种方式,来了结老人的生命。

    说实话,我做渡阴人已经这么久了,其实根本没见过一个瓦罐坟。

    林州市作为天子脚下,这边的人,根本不可能这么迷信闭塞的,瓦罐坟这种风俗,也不可能在林州市这样的地方流传开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听到北龙山上有不少瓦罐坟之后,会表示很惊讶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的积淀,说白了,就是一个淘汰的过程,将一些落后的文化淘汰掉,变成了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这种瓦罐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像已经被淘汰的“经屋”。

    在古代的时候,女子在生理期的时候,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这时候的女人,是不能进入别人的屋子,也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就好像瘟神一样,人人避之不及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