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大唐不良司 > 第312章 留书者为谁

第312章 留书者为谁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帛书所写何事?”

    “待某家看上一看!”

    “谁敢乱动!”

    ……

    帛书出现的一瞬间,几只手同时伸出,朝着它抓了上去。

    接着,就传来一阵喝叱、交手,甚至还有兵刃出鞘的声音,房间里刹那间乱成一团。

    “够了!还不住手!”

    猛然间,郭烨的老爹郭明一声怒吼,“瞧瞧你们,一个个的,成何体统!九十九拜都过来了,就差这最后一哆嗦了,莫非你们还要先内讧一场、血溅五步不成?”

    这个时候,他却是满脸愠色,全无先时的爽朗笑容了。

    而被他这么一吼,双方人马终于讪讪地分开,但彼此之间还是虎视眈眈,仿佛生怕被对方的人抢了先。

    “这里头装的若是藏宝图,让他们不良司的人先看了,再给毁了,咱们义门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在此时,一个泼辣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侍女模样的人,从帘子后头款款走出。此人郭烨几人不识得,但是在场的其他人却是识得的,正是秀嫣这妙音楼中新配的侍女,自从她与孙金认亲,这妙音楼中的侍女,也都换成了义门的人,以免再出现上次那种恶奴坑主的事情。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侍女居然会在此时开口,还说出这样的话来。

    “奴家说得不对么?”

    被众人眼神一盯,这侍女明显心虚了一下,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奴家也是为了咱义门好。”

    “哦?这是你们的人?莫非你们和那董太监还真是一丘之貉?”郭烨立刻似笑非笑地接了一句。

    方玉娘等人却是听得脸色铁青,他们一向以忠义自居,深信罗盘中藏着太子李弘遇害的真相,却不料这个小侍女一开口就露了破绽,毫无疑问,此女必然是被董太监策反过的人物。

    能在秀嫣身边侍奉的,自然称得上是他们的心腹,却连这样的人身上都留了董太监的痕迹,可想而知,若非郭烨提前拿下了董太监,恐怕争到最后,他们这伙人非吃上一个大亏不可。

    “你休想混淆视听、嫁祸奴家!”

    那伶牙俐齿的小侍女惊觉失言,还要再辩解,却被林毅沉着脸狠狠一耳光抽在了脸上,怒喝道,“你这孽障!谁告诉你罗盘里是藏宝图的!”

    “这……我错了!”

    小侍女这才捂着脸,悻悻地不敢多言了。

    “义门的规矩,郭某今日可真是领教了。”郭烨冷笑道。

    “娴儿并非外头买来的侍女,而是我义门前辈的后人,平日多有娇惯,倒是让诸位看笑话了。”

    方玉娘解释道,“纵然义门内有人有私心,但我等几人想要破解罗盘的目的,从来都是为太子殿下伸冤,绝无觊觎宝藏之心,若违此誓,奴家甘当天打雷劈。不过今日娴儿的言语,倒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与董公公合作太久了,双方人马多有渗透。如今董公公已伏法,此番回去,我们定当好生整治,绝不至坏了大事。”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与郭某何干?”郭烨冷笑。

    “那此事便如此吧。”

    郭明站出来打圆场道,“既然你们彼此都信不过对方,那不如就由老夫来当第一个拿信的人,你们看可好?”

    众人的目光在案头的罗盘和他身上打了个来回,最终还是孙金先点了头:“郭兄肯代劳,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郭烨也点头“哼”了一声,算是认可了这个提议。

    见双方都同意了之后,郭明这才缓步上前,在众人的注视下抓起了那张帛书,手一抖,展开来看了一眼。

    “不是藏宝图。”

    此言一出,郭烨明显感觉到整个屋子里的人都放松了下来,但是在瞬息间又都凝神屏住了呼吸。

    这时,郭明已经一目十行,看完了整封帛书,随后将其在案上铺平展开,示意双方各出一个人上来观看。

    郭烨和方玉娘对视一眼,双双走到案前,低头一看,题头四个大字便映入他的眼帘。

    “字喻吾儿?”

    郭烨不由一怔,自语道,“没听说孝敬皇帝驾崩时还有儿子的啊?”

    他想当然的以为,既然这罗盘中存在藏宝图已被证实是谣言了,那极大的可能性就是其中留下的真是孝敬皇帝的手书。撇开之前与方玉娘争锋时的言辞不说。单单就事论事,方玉娘他们追踪此事多年,总不至于全然就只听董太监的一家之言。他们一心认定了其中是揭开整件事的真相,多少还是有点其他依凭的吧。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又并非如此,不论是方玉娘他们,还是董太监一伙,似乎都猜错了一些事情。

    抱着这样的疑惑,郭烨继续往下看去,然而信上所言,却是让他和方玉娘尽皆大惊失色。

    原来,这封信竟是先帝所书,是他写给太子李弘的。

    从这封信中,郭烨等人第一次触及了先帝这位天皇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在写下这封信时,先帝已经缠绵病榻多年,无力理政,国事都交由当今陛下代为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先帝看到了陛下过人的精力和野心,不过他却并没有因此心生警惕,反而有意将江山相让。

    他在信中告诫太子,天后多年陪伴他不易,且其确有治国之才。虽说天家无亲情,但天后却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即使天后有心帝位,嘱咐太子也万万不可做出有违人伦的事情,皇帝是天子,更是人子。若他日真如秘谶之语所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一切罪孽都让他来承担便是。先帝甚至在信的最后,写到,自他登基的第一日起,他与媚娘,便共享这江山。

    “先帝……真非常人也。”

    看完先帝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留书之后,众人面面相觑。好半晌,郭烨才从牙缝里憋出这么一句话来。

    不过,从先帝的信里,他们也了解到了一些事情,很多以前模棱两可的猜测,都在信中得到了证实和详解。

    例如最重要,也是郭烨最关心的一点,就是太宗皇帝组织的李唐守护者势力确有其事,其名为“隐卫”,应当就是虞青儿所属的那一伙人。

    隐卫的规矩,是认牌不认人。但能驱使隐卫的鬼面令牌只有李唐的嫡系子孙才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只有李唐嫡系可驱使隐卫,而且目标只能是篡国乱政的“武”氏。

    “这隐卫办事也不讲地道,说了只针对武氏,最后不还是被那老阉狗利用来对付萧廷出了么!”郭烨一边看,一边低声吐槽道。

    “你说什么?”离得最近的方玉娘,转过头来,疑惑道。

    “无事,继续往下看。”

    郭烨忘了此刻在自己身边的不是纪青璇,赶紧悻悻地住了嘴,催促方玉娘往下看。

    在信中,先帝告诉太子,这个令牌他有,但还有其他李唐嫡系宗室同样持有此信物,而这么多年过去,便是高宗自己,也不清楚这些令牌最终流落到了何人之手。

    因为他身为帝王,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自己并不方便去查证此事,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太子,让他把这些令牌找出来销毁,万万不能让它们的存在,威胁到当时还是天后的女皇陛下。否则不但天后会有麻烦,时局一乱,受苦的还是天下的黎民百姓。

    “那太子殿下是否有去做这件事呢?”

    信上的内容,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在涉及到自己未来皇位的问题上,大家都想知道,这位储君究竟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看下去之后,他们才发现,太子李弘并未让人失望,从头到尾,他都不负自己仁孝之名,更对得起“孝敬”的谥号。

    因为是父皇传下的书信,他的回信并不在其中,所以郭烨他们也不知他究竟做了什么。

    但在帛书的末尾,却有一条条类似于随笔式的记录:

    “上元元年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穷搜长安,毁鬼面令二十有二……”

    “八月下,于蜀王府毁鬼面令二,节度使鼎力相助,当重赏之……”

    “九月初……”

    ……

    不消多想,就能知道,太子为了自己的母后,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父皇的命令贯彻了下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惜把自己所有得力的心腹门客全部派了出去,遍布天下各处,原本藏匿在李唐宗室手中的令牌,被他一块块搜罗了出来,再彻底销毁。

    “我们当初只接到了寻找鬼面令牌并销毁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本身是为何却并不知晓。”

    一旁的郭明不知是解释,还是感慨,忍不住说道,“我亦未曾想到其中竟有这样的缘故。”

    “确有此事,不假。”孙家和林毅闻言亦附和道。

    郭烨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往下看。其实单看帛书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和绢帛磨损的痕迹,就知道这封帛书,曾被人一次又一次地拿在手中抚摸把玩,由此也可以看出,太子对这份命令,究竟是何等上心了。

    不过,太子自己似乎都没料到,他激烈地举动,也引起了一场泼天大祸,他本身患痨瘵,只是病情因为施药得怡相对平稳,但从帛书上元元年冬季的条目开始,他就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咳血”、“目眩”、“倦怠”甚至“疲敝欲死”之类的描述,明显病情迅速恶化。

    而到了上元二年初,原本经常记录的文书,竟只剩下了寥寥几条,显然太子拖着病体,空乏的精力,已经不足以支持他再像以前那样夜以继日地处理事务和奋笔疾书了。

    可即便如此,郭烨也没有放弃任何一条线索,依然一丝不苟地读了下去。

    终于,在最后一条手书上,他能从扭曲的字迹中,感受到太子的执笔的手,已经虚浮无力,在字迹旁,甚至还有星星点点泛黑的血迹。再看日子,已经到了上元二年的四月,此时太子殿下的身子骨已是病入膏肓。

    可就是这最后一条手书,却是让郭烨等人猛地瞪大了眼睛,因为他们分明看到,其赫然写着:“本宫旧疾日笃,恐时日无多,然此病发之甚速,又自本宫销毁鬼面令而起,甚古怪之,恐为宗室中奸人所害,今药石无救,只恨不能为母后除此心腹大患,憾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