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长安洗冤录 > 第二章 听风楼语

第二章 听风楼语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几个月,洛阳被“铁面杀手”案闹的沸沸扬扬。

    更嚣张的是,这“铁面杀手”还流窜作案,上月竟跑去长安的红街连杀两名美人。

    短短几个月内流窜两地作案,数百名捕快束手无策,这自然引的天子震怒,下令大理寺一月破案,否则大理寺下六扇门所有办理此案的捕役全部问罪。

    六扇门中的案签,发到洛阳府后本应由闻歌这大捕头发号施令,传与手下捕快,唯独这起案子,六扇门绕开了他这大捕头直接指任捕快断案,还不许他闻歌插手。

    而查过此案的捕快,也都讳莫如深,不肯透露只言片语。

    这是一大疑点,若是不弄清楚,闻歌不敢轻易前往六扇门,江湖险恶,朝堂之上,却比江湖险恶万分。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无尽的深渊。

    “铁面杀手”乃是大唐最负恶名的冷血杀手,专杀青楼女子,且死者都是青楼中挂牌立名的头牌官人,从去年六月至今,已有六位青楼头牌红官惨死在铁面杀手剑下。

    凶手狡猾无比,作案后未留下任何线索。唯一知道的仅是凶手戴着一副铁面具,他们洛阳捕房,因为此案被连贬九位捕快。

    事不过三,案不过九。

    这“铁面杀手”是从洛阳府流窜过去,根据案属地原则,该由六扇门洛阳捕房负责,闻歌乃是洛阳府大捕头,虽说此案并未由他抽取案签,但他明白,此案早晚会落到他手中。

    六扇门中有些人,正在暗中策划,让此案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再将这烫手山芋硬塞入他嘴中。

    因此,闻歌暗中调查已有些时日。

    可如今已过了半月,即便闻歌曾是“大唐第一名捕”,也没查到丝毫线索,因为凶手来无影去无踪,还有人暗中协助根本无从查起。他只能放下身段,来听风楼印证一个心中的想法。

    今日他就要去六扇门述职,前程未卜,他需要明心证道,如红尘炼心。

    很快,青衫人就从门内出来,对闻歌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闻歌迈步走进听风楼,楼内有一排暗阁,当中挂着一个个竹牌,上面写着甲乙丙丁等字样,每一个暗阁上都有一个小橱门,只能容手进入。

    世上的消息有轻重缓急,就像人有三六九等,闻歌抽了甲签,需纹银一百两,他从怀中拿出一张银票,放在了其中一个暗阁小门内。

    “你问的是什么人?”

    那银子一进去,就有人在里面瓮声瓮气地问道,声线怪异,显然是喉咙处做了手脚。

    “我要问那位铁面杀手,他是否活着?”闻歌皱眉道。

    “你要问的人,便是浪子剑居无邪,他已经死了。”暗阁内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感情来。

    闻歌心中一惊,清亮眼眸微微眯起。

    闻歌当然知道浪子剑居无邪已经死了,因为三年前的一个夜晚,在长安万花楼内,闻歌亲手将“铁面杀手”也就是浪子剑居无邪一剑斩杀,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破了江湖十大奇案中的“陶氏灭门案”。

    三年前,顺风镖局陶氏一族惨遭灭门,凶手心狠手辣,将陶氏一门老少三十九口人全部砍杀,手段残忍,且没有留下一丝证据,六扇门和江湖中的名门正派多番调查无果。

    最后闻歌在追查“陶氏灭门案”时找到了蛛丝马迹,那就是死者尸体上残留的其中一道伤痕,和江湖上风头正劲的铁面杀手的剑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凶手故意使用反手剑,且剑势凌乱,让尸体浑身都布满了伤痕混淆视听,但他太过于得意忘形,在其中一具尸体身上无意间留下了一道正手持剑砍杀的剑痕。

    凶手至少砍杀了数百剑,只有这一剑露出了破绽,但也就是这一道剑痕,暴露了他的身份。

    闻歌花费半月在义庄将陶氏上下三十九口人身上的伤痕一一检验才找到这一条线索,他顺藤摸瓜,追查到了浪子剑居无邪。

    浪子剑居无邪生性放荡,是江湖上出了名的“花场浪子”,当年他觊觎陶氏少公子妾室陶朱氏美貌,翻墙进入陶家预谋不轨,被识破后,痛下杀手杀了陶氏上下三十九口,震惊江湖。

    案发后,他又将现场残留的一切线索都抹去,令其成为一桩江湖奇案,众说纷纭。

    但天道恢恢,疏而不漏,闻歌在万花楼追到居无邪将他击杀,并在其怀中找到了铁面具和一干罪证,证明那铁面杀手,其实就是浪子剑居无邪。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非常少,绝不超过三个。

    而另外两个,是闻歌极为信任的老铁,他凝神仔细看了看听风楼的暗阁,听风楼居然连这都知道,莫非……

    “那,是什么人让‘铁面杀手’又活了过来?”闻歌又问。

    暗阁里没有声音。

    闻歌立即从怀中拿出一块金锭,放入了橱门内,谁知,金锭被弹射出来。

    “我也不知道。”暗阁内的人回答。

    “听风楼是朝廷在江湖中的耳目,这天下还有你们不知道的事?”闻歌眸子微微张了张。毕竟,就连两年前他杀了浪子剑居无邪的事听风楼都知道,不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

    难道真如他心中所想的一样,铁面杀手并非只是一个人,而是……

    江湖上人人都知道六扇门是朝廷的鹰犬爪牙,但很少有人知道听风楼是朝廷的耳目,上到朝廷命官的大小事宜,下到江湖之中的鸡毛蒜皮,都逃不过听风楼的探听。这世间若是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听风楼就是千里眼顺风耳,这世间若是有知晓万事万物的观世音菩萨,听风楼就是菩萨的化身。

    暗阁里的人瓮声瓮气地哼了一声:“你是大唐第一名捕,何必来听风楼问我?”

    闻歌眉头又皱起,紧了紧斗笠没说什么,扭头就走。

    等到闻歌走远,青衫人恭敬地站立在暗阁前:“楼主,闻歌为何不问你别的问题?”

    暗阁里的人声音变了变,变成了一个冷冰冰地女声:“他不问,说明他已经知道那案子的底细,他只想来试探此事是否关乎某些他惹不起的人。”

    “那他得到答案了么?”青衫人问。

    暗阁内又没了声音,青衫人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躬身退到门外,神色忌惮地看了一眼闻歌渐渐走远的身影。

    从听风楼出来,闻歌直奔长安街六扇门而去。

    他默默走在人潮中,小贩来往,摩肩接踵,长安繁华无比,没有人注意到这人流中的一个小小捕役,毕竟这长安乃是大唐京城,四城的捕役数千,没有人会多看他一眼。

    闻歌也不想让人认出他来,离开长安府已有三年,这次回来,他感觉长安陌生了许多,物是人非,唯有手中的剑,依旧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