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虎狼 > 第三十一节 退缩

第三十一节 退缩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张缙彦把复杂的目光投向牛金星的时候,全然没有注意到位于他身后的兵部侍郎在用同样的目光注视着他的背影,牛金星回头和张缙彦分手时,后者用尽全力把笑容挤满了一脸,对前者的吩咐指示更是点头如捣蒜。牛金星扬长而去,张缙彦的腰杆随着丞相背景的消失而挺得笔直,仰着下巴回过头去,冲着满脸堆笑的兵部侍郎威严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们可以忙去了。

    目前在朝中说许平的坏话是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的,因为说他不好的人已经太多了,反倒说他好话会遭到同僚的白眼,兵部侍郎当然不会去给自己找这个麻烦——许平和他非亲非故又从来不曾给过他好处,为什么要帮许平这个忙?更因为有许平的存在,导致兵部成为最没有油水的部门,几乎堕落到和礼部一个档次了,不,是还有不如,至少藩王爵爷们还会送些东西给他们,而许平却是彻底的铁公鸡、瓷老虎,一毛不拔——现在兵部里已经有人自嘲是叫花子部。

    兵部侍郎小心地斟酌着自己的举措,他只是说了一些兵部官员乃至朝中百官都在窃窃私语而且也为大家所普遍相信的事情,而且还是私下与张缙彦说并没有写在正式的奏章上,无论张缙彦最后是高升还是倒霉,兵部侍郎都有信心处于不败之地,如果许平能因此悔改或是另选将领,那当然更是再好不过。

    离开百官后,牛金星独自去觐见顺王,放弃江南后李自成对许平的不满与日俱增,一年前顺王对丞相府送去的弹劾许平贪墨的奏章还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但现在常常会翻来覆去地看好几遍,然后入神地想上一会儿,最后叹息几声打还给牛金星并不作任何评论。

    今天牛金星呈给李自成的一份奏章弹劾许平的心腹大将周洞天强抢民女,由于这个人始终和许平一个鼻孔出气,拒绝向陈哲等人那样给予一些方便,帮着许平聚敛钱财却从来不肯让别人也染指一点,所以是军队中排名第二的遭恨人物。

    但是牛金星阻止了李自成的冲动,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是外界风闻,并没有丝毫的真凭实据,也正是因为此所以他没有写奏章弹劾,告诉李自成只是出于他对顺主的忠诚。

    但牛金星随即指出,弹劾周洞天这件事可不是风闻,里面还有苦主的诉状,只是江淮方面战事紧急,所以地方官并没有受理这个案子。

    对此李自成依旧颇感怀疑,之前他赏赐给过许平一些宫女,但对方引用岳飞的话予以拒绝,李自成自问不是赵构,所以虽然开始有些悻悻,但内心深处对此还是颇有嘉许之意的。既然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许平连宫女都不要,又怎么会要周洞天强抢的民妇?李自成觉得自己有些不能理解。

    幸好牛金星帮助李自成进行理解,许平以前之所以不要宫女,是因为这些宫女都是手眼通天的人,她们和宫中依旧有关系,就算不是顺王故意派遣去的探子,依旧能够把许平身边的一举一动泄露给顺王的耳目。要是争宠那就会变得更可怕,吃醋的宫人可能会心怀怨恨,随口说两句许平的坏话就能让他倒大霉。许平要是收留了这些宫女,那不是讨老婆而是把一些神佛摆在家里供着——换那个男人愿意如此啊?

    而这些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民女就不同了,再说周洞天抢的又不光是农妇,其中肯定有些小家碧玉、或是大户人家的闺秀。

    李自成绷着脸一言不发,牛金星继续说道:“自古伴君如伴虎,许将军畏惧天威也不能说不对或是没有道理,以臣之见,还是不要硬赏给他宫女吧,免得有伤陛下和许平的君臣之谊。”

    开国这么多年来,李自成耳边听到的全是各种各样的称颂之语,牛金星是其中很罕见还敢说实话的人——比如今天对许平的猜测、对李建泰的怀疑,李自成相信其他臣子一定不敢对自己说,他们总是说所有人都对顺王恭敬爱戴、在大顺圣朝之下尽心尽力地工作,也就只有牛金星会告诉他下面的臣子其实还是有私心的。

    结果很快就见分晓了,许平把送去的弹劾奏章又还给了丞相府,还在上面用浓墨书写了两个大字“荒谬!”,连自辩都懒的去写——类似的风闻弹劾许平已经听说过太多次了,他手下还有十几万大军要指挥,实在没工夫逐个查明来由,再向丞相府解释。

    李自成双手拿着那张弹劾奏章,上面两个漆黑刺眼的大字,虽然这封奏章是以丞相府而不是他的名义发去许平处的,不过李自成看到这两个字时首先腾起的还是一阵恼怒,当最初这股被激怒感渐渐过去后,李自成沉吟着说道:“或许大将军根本不知道此事?”

    今天牛金星带来的还有去送奏章的使者,他用眼色示意了一下,那个使者立刻走上前对李自成报告说,许平根本就没有仔细看过这份弹劾他的奏章,更没有把周洞天叫来询问,只是粗粗浏览了一遍,就冷笑一声批上“荒谬”二字,然后就摔在使者脚前让他们带回来。

    李自成不得不承认牛金星说的很有道理,但想了片刻后他无力地把奏章扔到一边:“既然大将军一定要保,那寡人就不追究此事了。”

    而牛金星的解释,也就是他从户部和工部那边听来的消息是:许平打算办一些工厂挣钱,而且和地方上的一些商人已经达成协议。

    结果自然是否决了许平的建议,而且李自成还同意丞相府派出专员彻查江淮战场的兵员和军饷发放情况。既然江淮顺军已经腐败到如此地步,牛金星觉得朝廷可以对他们硬气一些,他怀疑军中很多士兵和军官已经对贪墨的许平大为不满,朝廷作出这样的姿态有助于平息他们心中的怨气同时从许平手中夺走他们的好感;此外,即便是江淮顺军,也有大量的闯营旧部,纯而又纯的许平嫡系只有近卫、装甲两营,而装甲营多年来还一直在李来亨的手下。

    虽然有这些依靠,但牛金星当然不会愿意和许平翻脸,因此他打算以敲打为主,只要许平收敛气焰、重新老老实实地为国效力,牛金星也不打算做得太过分,至于各种劣迹他也打算含糊过去,不追究许平本人的责任。心里琢磨着这些事情,牛金星就向李自成叩首领旨,退出宫殿去了。

    这次李自成没有把那封弹劾周洞天强抢民女的奏章还给牛金星,而后者匆匆离开时也没有再惦记着这桩小事,回到后殿后,李自成再把这份奏章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其上满是无辜百姓的血泪,还有许平那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

    这种核查让许平不胜其烦,丞相府在李自成的支持下减少了给江淮顺军的拨款,并宣称在核查清楚前不会恢复,许平没有理由拒绝这种核查,而且他一开始也根本不怕这种核查。

    但是事情很快就演变得超出许平的控制,兵部的官员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地给江淮顺军找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许平不得不为他们发现的每一个问题辩解。虽然每一个问题都被证明是小题大做或是无中生有,但是这浪费他极大的精力。

    更大的浪费是时间,李定国侦查到湖南的明军实力正在加强,他判断明军下一次大规模攻击就近在眼前,而且此时明军对扬州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许平不但需要考虑如何防守江淮,还需要考虑如何牵制明军为湖广战场减轻压力。这都需要许平调动更多的军队,训练更多的新兵并为他的军队补充更多的装备,但这些急需进行的工作却被核查拖延了。

    陈哲和周洞天都曾劝许平行贿了事,他们都指出这根本就是多年来朝廷中各部官员对许平的怨气总爆发——之前因为许平连续的胜利这些不满都被压住了,随着江南的失守,原本被许平威望所镇压的怨气开始突破牢笼,能够光明正大地讲出口,终于汇聚成这股洪流。

    但许平坚守阵地,并对他部下们解释说:若是这次遂了他们的心愿,那么日后朝官就会得寸进尺;而如果这次顶过去的话,许平认为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坚定立场,也就不会再尝试这种无用功了;最关键的是,许平认为这是根本不需要考虑的原则问题:“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尚且缺衣少食,岂能把这些东西给了后方的贪官?”

    许平坚持不懈地为自己上书辩解,在给顺王的奏章上与丞相府针锋相对,称自己完全不反对核查,但是这种存心刁难的核查只会对国家有害,对一线的十几万将士有害。为了这种言论,许平又捞到了一堆“挟持君父”或是“要挟朝廷”的弹劾。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明军对江淮和湖北的进攻看起来已经是迫在眉睫,可是许平依旧没有做好打退敌军进攻的准备,忍无可忍之余许平放言把朝廷大骂了一顿,当然又为此捞到了一个“跋扈”的名声。

    听到周洞天要李来亨回京为自己解释的提议后,许平犹豫了一下,还是想反对:“扬州重地,临阵换帅……”

    此时帐内没有其他人,许平闻言长叹一口气,并没有丝毫责怪周洞天妄议的意思。

    周洞天小心地观察了一会儿许平的脸色,以前他曾鼓动许平自立,不过遭到了斩钉截铁的反对,这次他想了一想,小声说道:“大人有没有考虑过……嗯,劝主上禅让?”

    要是不把李来亨拉进来,周洞天担心还没有成功返回北京,江淮顺军就得打个稀里哗啦,而且刘宗敏等人肯定不服,藩王们也难免起异心。

    许平苦笑起来,连连摇头:“这是造反,周老弟啊,亏了我不算是个忠臣,否则你早就人头不保了。”

    否决了周洞天的这个建议后,许平开始认真考虑,并且把这个念头分享给周洞天:“若是能再打一场大捷,类似安庆那样的,或许我们就该考虑和齐公和谈了,嗯,若是再有一场大捷,我就摆出重兵临江,压迫齐公和谈,以长江为界,你觉得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