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二十四章 古文

第二十四章 古文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鲨样子看上去并不壮,不过干起重活的时候还是一下子显了真身。

    这么大的一口木头箱子,丫扛起来就是那么轻松。

    不过生理反应是掩藏不住的,尤其他平时一个人独居惯了,炎热的夏秋季基本上下班一回家就脱个精光,即便是徐紫翎一伙人上门来拜访,他也只是匆匆忙穿了条内裤蔽体。

    所以这一扛箱子,全身的肌肉都暴显出来。

    看得苏季和段诗萌一阵眼花。

    “你这里头装的啥啊?看上去似乎挺沉的……卧槽!”彭友良伸手去接大木箱,结果这重量一转移,差点儿把自己给压地上。

    啪咔——

    李鲨拿钥匙打开了箱子,里面竟然是……板砖。

    不是你们现在所见农村建房的红色窑砖,当然也不是城市里建框架式结构建筑用的空心砖,这个是——大青石砖。

    足足有三大块。

    “这个,就是文昌阁地基里面的青砖。”李鲨嘿嘿地笑了笑,“我现在家住的这栋楼,其实也不完全在老文昌阁的原址正上方,原址所在地其实是你们之前看到街口的一条马路。”

    据李鲨介绍说,这条路的年代比较久远,虽然建国后也经历了多次的修缮和重新铺设,但这条路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了。因为那个时候只是修路,就纯粹是把文昌阁的地面部分给推平了,并没有深挖和破坏地下的基建。但是十几年前,这里做电路管网改造,要把林立的电线杆子都撤走,将空中电缆改为地下电缆,再加上城市下水管网和通讯光纤的完善,这个地方就又折腾起了地面以下的各种施工,原文昌阁的地基部分就被挖了出来。

    “当时我就在现场,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孩子啦。”李鲨接着解释说,“地下部分被挖出来之后,人们发现,用来铺设文昌阁地基的都是这种大青砖,好多跟我一样大的孩子们感到好奇,就捡回家玩,倒是大人们没太在意——本来嘛,一个明朝年间的建筑,地面部分又不存在了,这地下并非什么高级别的王侯墓葬,纯粹的地基砖头值个屁的钱啊,所以大人们谁都没动。”

    喝了一口水,李鲨接着说,“不过贪玩的孩子们也没玩多久,这东西太沉了,所以后来估计也都给扔了,只有我因为家族的原因,搞不清楚是不是跟这个破文昌阁有什么联系,家里的长辈就让我保存下来……”

    “那个,可以打断一下么?”苏季费力地抱起一块大青砖,翻过来覆过去地打量,然后弱弱地问道,“为什么古代的砖头都是青黑色,而现代的砖头,除了水泥砖外,都是红色呢?”

    “铁。”徐紫翎言简意赅。

    按照徐紫翎的科普,现代人的工业化量产都是急功近利,完全没有古代手艺人的匠人精神。

    其实古人烧制青砖和现代人烧制红砖,所用的粘土,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古代人就是会注重手艺。

    要知道,粘土这种东西,它里面的成分,含有大量的铁元素。

    你在用火烧制的过程中,就会使空气里面的氧元素和粘土里面的铁元素发生化合。

    古人烧砖,他们会看准火候,然后非常风骚地一瓢冷水淋下去。

    呲呲——屡屡白烟飘过之后,这些粘土里面的铁元素跟氧气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不完全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所以你们看到的古代建筑,那都是“青砖绿瓦”,相当有风韵,细腻,耐看。

    现代人,谁还给你讲究这个啊,直接一把火从头烧到干,那些粘土里面的铁元素就会被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了红艳艳的三氧化二铁,以至于大家看到的现代砖头,那都是“红砖赤瓦”,其实颜色变了也没什么,问题是,你这样烧过头了,现代红砖远没有古代青砖那么细腻,你看上去就跟掰开的馒头一样,全是坑坑洼洼的气泡,在运输过程中随便一磕碰,就是满地渣,弄不好的还会断裂。

    国人手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砖头的故事,根本就不是什么技术失传的问题,而是尼玛工作态度的问题。

    “后来吧,有一次在无意之间,我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情。”李鲨说着,人走进了厨房,用锅子打了两杯米,然后灌上自来水,伸手搓洗。

    洗了一阵之后,就成了灰蒙蒙乳白色的洗米水。

    “大家看,”李鲨将白色的洗米水向三块青砖上倾倒。

    “字!卧槽这砖上有字儿!”李全兴奋地大叫。

    果然,洗米水在青砖上居然没有平铺,而是显出了大段的密密麻麻字迹。

    “你们用手机拍摄一下吧,这些字一会儿就会消失的。”李鲨对大家说,“只拍一张就可以了,我以前仔细看过,三块砖头上的文字是一样的,估计当初别的孩子捡回家玩的砖头也是如此。”

    咔擦——

    苏季打开手机镜头靠近了拍摄。

    “这上面都是古文,我小时候语文没学好,基本看不懂,你们要是觉得有用就拿着研究吧。”

    好客的李鲨本想留着大家吃晚饭,不过一看家里这狭小的面积,凳子都不够使,表情特别尴尬。

    徐紫翎客气了几句,顺便帮着联系县里和开发商,落实拆迁后原地安置的手续,就告辞走了。

    回到县里的招待所,大家匆匆忙在电脑屏幕上,放大了苏季手机拍摄的青砖古文。

    “大木擎天赋?”李全一眼就瞅到了标题,“这貌似是一篇文学作品啊。”

    段诗萌扯过一张白纸,用工整娟秀的正楷字将古文誊写下来。

    “壮哉建树!古启公输,中承诸葛,今佐圣皇。汇三江而入体,历百炎以淬身。至若飞檐、睡壁,天梯、宝船,雄鹰百尺,猛虎千斤,三界众生,栩栩俯仰。盖夫龙脉之所凭依,社稷之所峙守也。

    时也礼乐既乱,人伦不分。昔暴政之一欲,忽强弩之四屯。虽兵锋而莫忍,惟屠戮之可闻。初若浮萍,才隐庸人之眼;渐而绚烂,欲迷神佛之眸。然后上接瑶池,下垂冥幽,渺乎苍茫,浩乎无际。火龙出水而腾波,神武潜渊而吐气。

    又图金牛起势,五丁运石,坦坦荡荡,浩浩汤汤。北失葭萌之隘,南曝巴苴之屏。蜀羌千戈,俱沉沦于踏弩;先王一裔,惊萌树于岷澜。甚则穹顶无光,颛顼失色;返白昼为夜冥,变丹山为水碧。虽张仪之智,不能测其根梢;司马之勇,焉能逃乎咫尺?

    于是李冰息浪,钜子建功;鱼鸟遁迹,虫蚁潜踪。隔断都江之口,暗围蚕丛之宫。恍惚轰鸣,如狂雷之将至;纷纭挣扎,若雪蟾之将溶。乃能中隐紫琼,昭烈妄取瘴疠;内藏流马,武侯凭之祸魂。兴疾厄于人间,起干戈于陇外。小民贪之夭亡,圣皇惜之慨感。盖将返神木于宫阙,取天工安黎庶。

    ——大木擎天赋”

    “真想不到,埋藏在古蜀国地下空间的,竟然是这么个恐怖的东西。”徐紫翎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大变。

    “是什么啊?”大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一听这古文果然精确地就是成都地下空间的线索,还是特别紧张。

    于是,徐紫翎开始逐字逐句给大家“翻译”。

    第一句“壮哉建树!”,其实指的是一种叫做“建木”的植物。

    “建木”是上古巴蜀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最早在我国上古三大巫书之一的《山海经》就有过记载,那些深奥的古文咱就不贴了,直接说大意吧,在《山海经》的“海内经”中提到,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一个“黑水”流域,这个河流创造了一个叫做“都广”的冲积平原。如果从地理角度分析,所谓西南,不就是川藏滇黔这些省份么,而黑水,自然也有可能是岷江。而能够被河流在那个方向作成一个冲积平原的,当然只有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了——天府之国。

    都广,可以想见,就是今天的成都、广汉一线。

    特别是后来的考古学家,在成都广汉三星堆遗址,挖出了古蜀国的一棵青桐树,这青铜树可不是光秃秃的,那上面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应有尽有,大家可以去百度上搜搜,这东西,就是所谓建木的造型。

    结合《山海经》、《吕氏春秋》、《淮南子》这些比《歪掰的历史》还能歪掰的古书来看,这棵叫做建木的大树,那真是了不起,它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

    接下来,“古启公输,中承诸葛,今佐圣皇。”这里面提到了三个人。

    “公输”指的是公输般,也就是鲁班;“诸葛”不用想,自然就是指孔明那个村夫;至于“圣皇”——这座文昌阁既然是魏忠贤大权独揽的时候修筑的,那么当时的皇帝,自然就是天启年间的朱由校了。

    徐紫翎之前提到过,历史上,这三个人的木匠手艺,那是惊艳绝伦。

    汇三江而入体,历百炎以淬身。所谓“三江”其实指的是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说明建木是从这里诞生的,或者受到过三江源的孕育。而百炎,则是后期的一种过程,或者变化描述。

    “水生木,而木又能生火,从三江到建木,从建木到百炎,这大概就是一个五行运转的过程描述。”徐紫翎推测道。

    “至若飞檐、睡壁,天梯、宝船,”在徐紫翎看来,这些都是鲁班机关术创造出来的各种产品,一听名字就是那种满满的上古黑科技的范儿。

    “雄鹰百尺,猛虎千斤,三界众生,栩栩俯仰。”鹰,是不会长到“百尺”的,老虎也肥不到千斤,又不是喂猪。但是鲁班的机关鸯,是可以做到“百尺”的,而且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还可以在天空翱翔。“栩栩”是一个仿生形容词汇,简言之就是说原本不是活物的东西,但却像是活的一样,譬如“栩栩如生”。但关键,这些东西还不仅仅是“如生”,它们居然能够“俯仰”,也就是遵从主人的命令,如同被马戏团驯化过的禽兽一样。

    古代机关仿生禽兽,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盖夫龙脉之所凭依,社稷之所峙守也。”——当然了,这么强大的科技力量,如果用于国防事业,就算放到现在,那也是非常牛逼。

    “时也礼乐既乱,人伦不分。”这个应该形容的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上就说了,这个时候“礼崩乐坏”,西周建立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夏商周三朝传承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被完全破坏,新兴的中央集权和封建制度,正在迅猛崛起。在遗老遗少们看来,这些新制度、新风尚是很难接受的,自然就大骂“人伦不分”了。

    昔暴政之一欲,忽强弩之四屯。按照徐紫翎的解释,这个“暴政”并不是一个单纯词,而是两个词汇,“暴”当然指的是凶残、残暴,而“政”指的是秦王嬴政。战国七雄的军事力量其实是各有千秋的,譬如大魏国的“魏武卒方阵”擅长变化莫测的步兵集团作战,赵国“铁骑”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特别擅长机动冲击,韩国“新兵”经历申不害操练后是当时玩塔防的最强选手……而秦国,最牛的就是“弩”。所以这句话就是说秦王嬴政动了贪欲,所以以强弓劲弩为代表的秦兵大举来犯,想要攻灭蜀国。

    其实这就是东周末年的秦灭巴蜀一战,当时秦军的指挥官是张仪和司马错。

    “虽兵锋而莫忍,惟屠戮之可闻”。这句子自然是形容战争的惨状,没什么好说的。

    “初若浮萍,才隐庸人之眼;渐而绚烂,欲迷神佛之眸。然后上接瑶池,下垂冥幽,渺乎苍茫,浩乎无际。”——徐紫翎认为,这句话说明,建木是活的,它可能也有类似沉睡期、休眠期这样的生理规律,而且“初若浮萍”很可能它的初始形态是水生植物,然后通过开花生长,逐渐茂盛,从草本变化为木本,从灌木转变为乔木,以至于“上接瑶池,下垂冥幽”,这样的高度简直令人望而生畏。

    “火龙出水而腾波,神武潜渊而吐气”——至少在魏忠贤所在的明朝,“火龙出水”是不会“腾波”的,而“神武”更加不能“潜渊”,真潜下去的话,那就断气而不是“吐气”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火龙出水”是明朝兵部造办处研发的,世界上最早的舰对舰攻击导弹,具体造型和原理,大家可以去翻阅《明朝那些事儿》。但是这个东西就如同现在的对舰攻击导弹一样,它是在舰舷发射,贴着水面飞行,然后命中目标,整个过程它掠过的海面基本还算平稳,顶多会起一些小波纹,怎么会“腾波”呢?除非……徐紫翎说,除非在古蜀国,上古黑科技已经能让类似的战争兵器,通过水下潜艇的垂直发射技术,冲出水面……那就真是“火龙出水而腾波”了。

    至于“神武”,明朝战场上所指,是由葡萄牙王国进口,经兵部造办处改良后的大口径重炮,万历年间名为“神武大将军铜炮”。大家知道,古代火炮是靠引信燃火触发的,因此它一定是在露天、干燥的环境中才能顺利使用。可是这里,如果按照青砖古文的记述,类似神武铜炮的恐怖杀器,丫居然能“潜渊”,不但潜渊了,还能正常地“吐气”,这是多么可怕的能力!

    “又图金牛起势,五丁运石,坦坦荡荡,浩浩汤汤。”这里要跟大家说一下,关于这个“金牛”,那真是相当无耻。

    大家知道,解放战争的后期,我第二野战军刘邓所部挺进大西南,是走的东线,也就是首先击破宋希濂驻守的川湘鄂防区,溯三峡而上,从重庆先下手的这条攻击路线。

    但古代人不是这么干的,不管是秦国灭巴蜀也好,还是邓艾、钟会进兵灭蜀汉也好,都是走的北线,过阴平、武都出碧口。这条攻击路线虽然没有三峡天堑,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秦国的张仪、司马错揽了这么个苦差事,那也真是要疯了。

    于是就开始耍痞了。

    秦王给当时的蜀王——开明王朝十二世君主写信,说自己得了一条金牛想要送给蜀王——并不是黄金打造的牛塑像,而是一头长得比较肥大,但是每天拉屎特别多的大水牛。关键是,这牛吃进去的是草,拉出来的居然是黄金。

    蜀王也真是脑残,丫居然也信。

    就算是真的,黄金这么硬的东西,那水牛天天排泄这么多,肛门早就残了。

    就算是真的,尼玛这么好的东西,秦王吃错药了,自己不留着要送给你?

    然而蜀王就是信了,非常开心的等着秦王送金牛并“陇西良家美少妇三十名”给自己。

    但是秦王接着来了第二封信开始吐槽:尼玛蜀国北边这都是什么破路啊?嶙峋陡峭的,别说美女少妇了,就是这头重达数千斤的金牛,咱怎么运?

    蜀王很豪迈,派出了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工程部队——五丁兵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些开山劈石的壮男,牺牲了在自己家里和在别人家里睡女人的宝贵光阴,甚至把自己的生命都牺牲在了这条古道上。终于,五丁兵团硬是在这难于上青天的大巴山里,打开了一条宽敞的金牛古道。

    “北失葭萌之隘,南曝巴苴之屏。”——从北边的葭萌关,到南边的兄弟之邦巴苴,整个拉通成了一条直线,这个时候张仪和司马错就算是两个傻逼,也能打赢这一仗了吧。

    蜀羌千戈,俱沉沦于踏弩——战争的过程,蜀国完全顶不住秦军的冲击,尤其是“踏弩”,这是古代墨家机关术登峰造极的作品,为了驳斥“墨家机关术只懂守城,不会进攻”的网络谣言,当时派驻在秦国搞援助交际……援助科技的相里子大师,亲手设计并督造了世界上第一支纯机械化坦克装甲师——踏弩部队。

    虽然不像《轩辕剑肆·黑龙舞兮云飞扬》里描述得那么夸张,把整间小木屋都给架上去了,但历史上真正的秦军踏弩,那还是蛮恐怖的。这东西就像是一个可以移动的装甲平台,由畜力驱动,一名驾驶员操纵骡马前进和控制方向,一名炮手操作平台上巨大的特质破甲弩炮,这个弩炮的基座是可以旋转的,踏弩的周边还有硬竹制成的轻质护甲。

    想想吧,这种“坦克群”掩杀过来的时候,“蜀羌千戈”当然就只有“沉沦”的份儿了。

    然而就在亡国灭种之际,“先王一裔,惊萌树于岷澜”——古蜀国从诞生文明开始,先后经历了蜀山、蚕丛、柏灌、鱼凫、开明五个王朝,从这篇青砖古赋的后文来看,这里应该是说蚕丛王朝的皇室后裔在秦兵攻袭,蜀军节节败退的危机时刻突然出手,在岷江萌出了古代秘术——建木。

    甚则穹顶无光,颛顼失色;返白昼为夜冥,变丹山为水碧。虽张仪之智,不能测其根梢;司马之勇,焉能逃乎咫尺?——这就是建木技术重现人间之后,局势大为逆转,当然具体的战场描述并不是很清晰,但是从末句可以得知,张仪、司马错之流完全被打懵了,根本不是古蜀建木的对手。

    “于是李冰息浪,钜子建功;”徐紫翎认为,这就是说灭蜀战争的后期,秦兵攻势被建木所阻,嬴政急调大将军李冰前往驰援,并且连墨家弟子也赶赴了一线。这里说的“钜子”是历代墨家对首领的称呼,可见当时墨家出动了最高首脑,跟李冰一起赶赴蜀国。

    “鱼鸟遁迹,虫蚁潜踪。隔断都江之口,暗围蚕丛之宫。”在徐紫翎看来,这就是都江堰工程的真实目的,古代秦国宫廷术师——上古阴阳家已经研发出了十二金人,其中一尊被运往了古蜀国战场,在金属氢源源不断地高功率供能之下,李冰和墨家钜子通力协作,以高超的墨家机关术滞缓了汹涌的岷江水能,并在地下反制蚕丛王的古代遗迹,从根源上对建木施加制约。

    恍惚轰鸣,如狂雷之将至;纷纭挣扎,若雪蟾之将溶。——这就是“金克木”,极端之金压制极端之木的战斗过程,疯狂的建木总算被十二金人的能量死死压制。

    “乃能中隐紫琼,昭烈妄取瘴疠。这句话我倒是明白,”彭友良突然插话说,“这里开始是说后来的事情了,刘备作为古蜀国的后裔,希望能重新把建木技术弄出来,为自己的新王朝服务。可问题是李冰的都江堰工程威压太强,他办不到,于是乎,他想改变一种方式,投放了大量的紫胶虫进入地宫,也就是所谓的‘紫琼’。刘备是想把建木的汁液用紫胶虫提取出来,看看能不能获得什么神迹,结果昭烈皇帝刘备这样做的结果是‘妄取瘴疠’,什么作用都没有。”

    徐紫翎也同意这个看法,至于“内藏流马,武侯凭之祸魂”,就简单了,那就是关于武侯诸葛亮折腾的惠陵工程,各种木牛流马的机关术充斥其间,祸害灵魂,妄图以蚕食之法冲破李冰的金人压制,把建木重新放出来。

    “兴疾厄于人间,起干戈于陇外”——这个是对诸葛亮做法骂街的句子,不做解释。

    “小民贪之夭亡,圣皇惜之慨感。盖将返神木于宫阙,取天工安黎庶”——对于最后一句,徐紫翎的解释是,虽然市井小民,包括那些盗墓贼,偶尔得到一些蛛丝马迹跑去惠陵盗挖的,都丢失了性命,但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却非常怜惜这门上古技术,希望能够带回宫廷研究,并且致力于民用,如果建木技术能够用来造福民间,那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全文译完,大家都有些恍惚,好一阵无语。

    “要不然,给你大哥去个电话,让他们不要打开地宫了呗。”苏季半天闷出一句弱弱的话。

    “现在有两个问题。”徐诗寒摆摆手,“第一,四川原子能研究院那边,已经探测出都江堰下方的核放射反应开始衰退,这就说明李冰金人的压制之力已经后继乏力了;第二,秘社罗杰斯那伙人打的什么主意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他们就是要把建木放出来。”

    “诗寒说得对,”彭友良也表示赞成,“我现在懂了,曹操在惠陵里面遭遇的那棵古怪大树,就是建木。还有那些盗墓贼的遭遇,所谓的胆汁脱脂环境,也是建木搞得鬼,这么可怕的东西,在现代科技还无法对其施以掌控的条件下,绝对不能让它破土而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