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二十三章 老姚

第二十三章 老姚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们说的那个姚老师我知道啊。”

    也是离开家久了,徐行想念儿子们,这次没有鸿雁传信了,而是一个电话就轰了过来。

    听完徐紫翎的叙述之后,徐行倒是很意外地说,他认识那个姚老头。

    “老姚这人,以前也算是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职工。”徐行回忆说,“以前应该是在上海气象局上班吧,不过听他说自己是四川人,后来丫退休就住回了老家,没想到竟然是西昌。唉,那年月,天天在网易社区泡着,满嘴的段子呢。”

    按照徐行的描述,老姚那个年月,但凡体制内的事业编,都是很潇洒的工作状态。

    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已经很少见识到了,想必八零后和七零后还有印象,年幼时偶尔也跟随父母到他们工作的单位上去玩,那个时候看这些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坐办公室的人,那每天签到点个打考勤的卯之后呢,就是一个搪瓷大碗缸子的老茶叶一泡,然后便开始了每天翘着二郎腿叼着烟卷儿读报纸、互相吹牛逼的悠哉时光了。

    后来的人们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国家垄断部门大为诟病,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说养了一大帮子闲腿,或者说把一个好端端能干活的人养成了闲腿。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点,那个时候的体制内环境,虽然不能“逼出勤奋的人才”,却能“造就天赋的人才”。

    很拗口是吧?这么说吧,在现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哪怕你是一个小时候念书不努力,上不了211读不起985,但是只要你走上工作岗位,被房贷车贷一压,被未婚妻的彩礼二孩的奶粉一压,被爹妈的医药费一压,被客户和老板们种种变态的要求一压……白痴都能被逼出一技之长。

    这就是“逼出勤奋的人才”。

    而在大锅饭铁饭碗体制内的状态下呢,这样的人肯定就会闲着发霉,而那些天赋极强的人却凸显了出来——因为闲嘛,所以他可以用悠闲轻松的工作养家糊口,使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然后,他就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上去,有天赋的人,便能借助于此成就不平凡的辉煌。

    比方说这位姚老师吧,当年在上海市气象局……

    其实要不是在上海这么个需要随时掌握海情风浪的地方,真正中国内地的气象局,哪怕到了市场经济环境的今天,那也是很闲的衙门。

    姚老师平日就很喜欢搜集民间传说,是一个立志做一个文艺家的人。那时候同事们每天在办公室喝茶的闲工夫,都是阅读气象局公费订阅的各种主流报刊,而姚老师则是自费购买一些街头小报,还有上个世纪著名的《故事会》、《女性》、《知音》、《读者》等神刊。

    一双小眼睛专门盯着那些犄角旮旯里的民间野史。

    不过你要说这人搜集这些东西,是为了也能写本书,折腾一部《歪掰的历史》之类的文艺作品的话,那就有些扯淡了。

    因为这爷们儿是个大老粗,早年参过军,退伍复原之后被安排到了气象局当个小科员的。他能写个毛线的小说啊。

    不要紧,他不能,不代表我不能嘛。

    于是乎,他成为了一个专业的“素材供稿人”。

    这跟我现在每天向网易云阅读的后台提交章节更新的供稿不同,我这是正儿八经的写书,我的供稿必须是逻辑线清楚,人物设定清晰,情节完整不混乱……我供应的,叫做书稿,只要后台的审核员不在里面发现有明显的刺激段子,他是可以不做任何修改,直接发布的。

    老姚不同,他的供稿是纯粹的素材,也就是说他无论在哪里道听途说地弄到一个故事段子,不需要经过任何加工,就直接写成文字,用信件寄给相关单位或个人即可——那个年月还是需要用纸写,电脑码字尚未普及。

    寄稿的对象,包括那些自由作家,神刊杂志的编辑,电影厂的制片等等。

    之后再由这些人进行筛选、采用和艺术化加工,成为成熟的文艺作品。

    因为经常做这些事情,老姚当时在上海的文艺圈子里已经特别出名了,有些作家和制片人甚至不定期的就打电话到气象局的办公室,找姚老师索要最近有啥新素材。

    “混网易社区的时候,他是‘人到中年’的版主,不过2012年丁磊解散社区之后我就没再和他联系了。”徐行挂掉电话前,最后补充说道。

    小木船内微弱的血迹反应并不能说明什么,你总不能在刑侦队的立案材料上写因为在木船内感应到了阴气,所以申请刑事立案吧?

    所以卢永恒只能让饭馆老板带路,一群警员去水边别墅敲响了老姚家的大铁门。

    二十分钟,没人答应。

    看来只好破门而入了。

    “卧槽……”卢永恒一脚踹在别墅院子的大铁门上,没想到踹了个空。

    感情这铁门根本就没有上锁啊。

    这一下用力过猛,差点儿扭伤了髋关节,卢永恒眼泪都出来了。

    “卢队,王队,你们看,这锁是坏的!”一名痕检员当场就发现了异常。

    很普通的弹子门锁,问题是里面的拉舌已经没有了复位的弹力,一直处于拉开的状态。痕检员重新绕到门外,检查锁孔的外部,“有新鲜的摩擦痕,应该是从外向里撬锁,破坏了锁孔内弹子的插位,进而扭断了拉簧。”

    有人撬锁入室?

    “糟了!”卢永恒顾不上胯疼,一个箭步就带着人往别墅的主屋冲去。

    这次学乖了,没再用脚踹,搭上把手轻轻一拉,果然,房门也没锁。

    “好家伙,这是洗劫啊。”王球儿一看,屋子里翻箱倒柜,什么乱七八糟都给弄出来了,一地的狼籍,“卢队,你的腿不要紧吧?这样,你就带警员们在一楼搜证,我和紫翎去二楼看看。”

    二楼的卧房、书房、阳台什么的,也都跟一楼的情况一样,别说那些抽屉柜子了,居然连床上用品都翻得稀烂。

    对,不仅是翻,连席梦思床垫都被割开了……

    “很明显,这应该不是老姚自己上了年纪,找不到东西在家里乱翻的效果,因为自己找自己的东西,犯不着割开床垫的。”回到一楼后,王球儿分析说,“尹老板,这个姚老师,他是一个人住么?”

    尹老板就是那个在琼海岸边开农家乐饭庄的店主,他摇摇头说:“他是一个人独居的,他自己也说过,这辈子无妻无妾,没儿没女的。”

    这就麻烦了,屋子被翻成这样肯定是丢了东西啊,问题是,没人能够知道他究竟丢了啥。

    徐紫翎趴在一个痕检员的耳朵边上小声说着什么。

    “不是吧,这样也太夸张了!”痕检员不满地抗议着。

    对现场各个角落进行全方位拍照记录后,徐紫翎、王球儿和卢永恒便退出了别墅。

    只剩下一大帮子痕检员,怨气冲天地在屋子里忙活。

    还记得当初在西安那个如冢酒店里,也就是伊朗客商亡命的那间客房,徐紫翎是如何折腾西安市局痕检员的么?又是拼玻璃窗,又是拼碎布片的。

    是的,万变不离其宗,这次又是徐紫翎那招坑爹的“还原大法”。

    床垫不是被割开了么?那好,请你们将割开的床垫还原回去,然后比照固定场景的照片上,海绵层、表面布料层的起皱走向分布,考察是否有人用手伸进去过,进出的路径是什么?可能存在内部有放置不属于床垫物品的东西,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寻找可能存在的压痕,判断可疑物体的形状等。

    再说塑料包装物,不管是垃圾桶里的,还是散落在地上的,有商标的最好,可以直接推断这里面装过什么东西。但如果是没有商标,指向不明确的透明塑料袋、保鲜膜之类的呢?那就根据拆开的折痕逆向还原,然后重塑它呈现包装状态的内部空间形状,再反推这个包装物里面曾经可能装过什么。

    衣柜里被翻到外头的各种衣物也是如此,有折痕的重新叠回去,有压痕的,判断压痕的深浅,结合当前的季节,重新码放。压痕叠痕都没有的,根据衣物内侧双肩部位的突起痕,找到是哪一个衣架,对比残留纤维配对后,重新按位悬挂进去。

    ……

    如此大量繁杂的“复位检索”工作,那真是不把痕检员当人了。

    邓甬力在电话里听完案情汇报后,立刻紧急征调西昌市局、成都市局和省厅直属痕检部门的干警赶赴现场支援。

    “你说,这位老姚是不是已经在小木船上遇害了?”王球儿始终对徐紫翎感应到船上的阴气耿耿于怀,“尸体,或许就沉在邛海里了呢!”

    “这个,需要等到明天才知道答案。”徐紫翎郁闷的说。

    这里牵扯到一个法医学的基本物理知识,那就是关于死尸多久会自然浮出水面的判定。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在游泳池或者江河里游泳的健将们,仰卧在水面,手脚似乎都没有在划水,就可以“懒洋洋”地漂着。

    看上去似乎很悠闲地样子,其实他们是在做一种高能耗的呼吸运动和平衡运动,一场漂浮玩下来,不比你游上一圈轻松。

    尸体就不同了。

    那可是一坨纯肉啊,你自己去菜市场买一块新鲜里脊往水桶里扔一下试试?

    死人其实跟死猪也差不太多,人的呼吸运动停止之后呢,由于人体的密度原因,尸体最先是会沉入水底的。

    但是邛海既不是北冰洋,没有超低温,也不是医学院实验品仓库的浸泡池,里头一丁点儿福尔马林也没有。所以这沉到水底的死人,他体内的细菌还是活的,并且有吃有喝有啪啪,所以尸体的腐败过程,会持续产生。

    人体哪里的细菌最多?

    错!既不是你的脚丫子,也不是你那诱惑少男少女用的下三路器官,而是你体内的各种腔——颅腔、胸腔和腹腔!

    所以,你那些个内脏,死了之后就最先开始进入大规模菌类繁殖生长的腐败过程,它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腐败气体,而这些气体排不出去,它就会充满尸体,把你弄得跟充气的娃娃一样。

    懂了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警匪片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明明杀人的时候,即便把被害人脱个精光,尸体一扔下船就能直接沉底,可丫过不了几天就又会浮出水面的原因。

    这里要注意,由于腐败气体先是在头面部及有空隙的胸腹部产生,最后才发展到下肢。所以,水中尸体浮出水面的顺序都是先上体后下体。只有当腐败气体充满了整具尸体时,脚才开始逐渐上浮,最后,全尸才浮露于水面,而呈现出仰卧位或俯卧位。

    因此,我们有时候在警匪片里看到某个乡间老农,在池塘里突然发现水面上飘着一对诱人的少女脚丫,然后慌慌张跑去派出所报警,众人一顿猛力拉扯,拖上来一具如花似玉的裸尸……那你就千万不要相信,这个顺序是错的!这导演肯定没好好学过相关知识。

    凡是全身都已经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体内肯定已经高度腐败了,这时,大量的腐败气体充斥在尸体中。这些腐败的气体把尸体“吹”成了一个人形大皮球,这个人形大皮球足以使一个身材瘦小的人变成一个大肥胖子,足以使一副五官秀美的面孔变成一副双目怒瞪、口唇外翻、肥头大耳、面目狰狞可怕的大“鬼”头。

    需要指出的是,男性的骨盆均较小,臀部肌肉不发达,而胸廓则较宽广,胸肌也较发达,这就使得其身体的重心偏于身躯的前方。所以,男尸在水中常呈俯卧位。而女性的骨盆均较大,臀部也较发达,因此其身体的重心偏于身躯的后方。所以,女尸在水中常呈仰卧位。

    而这个水下发酵,到充气上浮的过程,一般是72小时——三天!

    如果这真的是一起凶案,根据法医的现场勘测,小木船里的血迹反应,是两天前留下的,这就是为什么徐紫翎坚持再多等一天的原因。

    有的读者会问了,不是经常看到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一些杀人凶手为了确保沉尸不被发现,就搞一些大石头什么的,用麻绳这么一坠,或者干脆把死人装进大旅行箱、防水袋里面,顺便扔进去几块板砖,这样就能把尸体一直拖坠在水底了么?

    面对这些读者,我想反问一句:你到底看完整那些小说或者影视剧了么?

    那些大箱子、大蛇皮口袋,哪一个不是最终又漂出水面,被各种路人甲乙给发现报案了的?

    你自己脱光了裤子站在镜子前看看,一个整人,那得是多大一块肉?

    这么大一块肉,里面的菌群持续发酵充气,别说几块板砖,一辆立马电动车都能给你从水底带上来。

    至于那些使用防水袋和旅行箱的凶手,就更加是脑残。

    你这不是追加气囊的密闭空间确保浮力么。

    所以我常说,坠石沉尸是最不靠谱的事情,你实在真想这么干的话,那么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种,用刀子,最好是血槽效果超棒的56式三棱军刺,在尸体上扎得到处是洞,有条件的话,从鼻腔往鼻窦方向一锥子捅破颅腔。这些动作就是要制造气孔,这样尸体在水底发酵的时候,那些腔体内的腐败气体,才能够排出去,不至于聚集在体内造成吹气球的效果。

    第二种,像胡勇校长的爷爷辈那样,沉尸的水底,有那么一只或者一群肉食动物,等它们吃饱喝足之后,那些个“骨骸”,即便绑着石头砖块的麻绳完全被水泡烂掉,这些死人也不会浮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