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十八章 吊唁

第十八章 吊唁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网易云阅读的悬疑频道里,所有的鬼故事小说,“死人出殡”是百分百要拿出来刻画的素材。

    当然,为了不让自己堕入千篇一律、剽窃、模仿的嫌疑,我发现每一个作者重点刻画的方面都有所不同。

    我大体研究了一下,总括来说,包含了如下成份。

    第一个是棺材,这个写得人最多了,我第一次听闻“阴沉木”、“金丝楠”之类的东西,就是从这些小说里看到的。那当然了,这些作家们并不局限于制作棺材的木料,很多人连棺材里头的东西也不放过,包括寿衣啊,钉住棺盖用的钉子啊,棺材里面那些死尸脸上的妆容啊,陪葬品啊……可以拿出来玩的东西太多了。

    第二个就是墓穴,这东西别说看了,我自己都最讨厌写这东西,写得吐。太多人拿这玩意儿说事了,当然,主要是风水和天才地宝这两种素材,还有与之衍生出来的各种机关、古代阴谋、法器宝藏、妖灵神兽之类的东西。

    第三个,守灵、出殡、下葬这些过程中,那些个和尚道士们。不过总结网易云阅读的创作规律,写道士比写和尚的人多。主要原因,我觉得并不是大家对中国道家学说了解得比佛学更深,我认为吧,其实是因为在百度上,搜索出来的道家传说,很多都是白话文,作家们容易快速看懂,然后马上就可以拿来用。至于佛学,本身仪轨的东西就不多,大多你们搜索出来的,都是哲学层面的内容,而且就算是仪轨,很多的文字都是那种晦涩难懂,每一个字都包罗万象的,甚至还有很多是古梵文“音译”过来的汉语,这些对于每天都要长篇大段高速码字儿的作者们来说,太不具备实用性。

    第四个,我要特别说一下。大概是去年还是前年吧,我在网易云阅读看了一本书,叫做《冥纸师》,标题加上前半部分的内容,立意都很新奇。是啊,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用心拿纸钱和那些纸人纸马做素材专门刻画的。不过后半部分,那书又开始升级打怪拯救世界了,唉,可惜,可惜……

    我这本书最后要不要写拯救世界?

    嗯,我觉得就算要这样写的话,还是参照日式风格的好,譬如说正反两派,甚至还有第三派、第四派,他们都想拯救世界,只不过在技术角度上大家尿不到同一个壶里,所以就撕逼的那种。

    还有第五个,这个现在小说家都玩不起,不过罗贯中玩过。那就是“祭文”,你们看诸葛亮去柴桑给周瑜吊唁,那篇祭文拽得!还有南征凯旋的时候,大军渡不过泸水,诸葛亮捏了上万个馒头祭奠军魂,接着也念诵了一大段祭文,也是超级逆天。

    这个属于真正作家的技术级创作,现在一般的脑残写手学不来。

    第六个,是前两年开始流行的,写尸体处理。注意啊,我说的是殡葬行业的尸体处理,并不包括那些罪犯、法医的尸体处理。譬如火化,也就是烧尸,还有玩天葬的等等。不过这类书呢,在网易云阅读太监得比较多,大家花钱点击之前先仔细看看书评区,别把钱乱扔进坑里。

    好吧,现在轮到我了。

    大连市西岗区,松辽艺品·国粹尊荣会所,原董事局主席——村书记风光大葬……对不起说错了,应该是追悼会暨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市沙河口区,红凌路1号——大连市殡仪馆隆重举行了。

    姜老师,作为村书记生前基友,和“死后”的产业继承人,全程主持公祭。

    众多的会所员工,还有那些个合作机构,把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那个所谓的“骑兵俱乐部”,也来吊唁了,其实也就俩人:高志殇和许愿。

    不过这现场的气氛,有些奇葩。

    村书记的“家人”们,惊天动地的哭着,这,倒是安排得比较完美,基本没露什么破绽,当然也包括这位临死被出柜的好基友姜老师,那个泪流满面啊。

    给大家欣赏欣赏姜老师的祭文,基情爆满:

    我失娇菊君失枪,金枪孤耸直上苍穹央。

    问讯玉帝何所躺,玉帝捧出大空床。

    寂寞老君炼红丹,千里一日且为村君惘。

    忽报人间落肥皂,精飞顿作倾盆淌。

    其实我觉得姜老师流的应是惊喜之泪吧,这红包也是收到了手软,就连“骑兵俱乐部”也封了一个一万六千块钱的大人情。

    至于我说的“气氛问题”,指的是仪式感。

    如果是公务员,或者党员,那也就算了,毕竟国家有规定,组织有纪律,你不能佛道僧尼轮班来的,完事级别高的,还要盖上一面大党旗。

    村书记,虽然名字叫做“书记”,其实跟官员党员啥的关系也没有。

    在我们身边,不管是那些小民百姓死了搭大帐篷,还是富贵人家在殡仪馆摆那种豪华灵堂,你少不了都会采购殡葬服务公司的所谓“仪式服务”。

    找俩和尚念念经啊,找俩道士做做法啊,尤其是他们东北,还有专门萨满教的出马仙,给你来上一段载歌载舞的跳大神。

    现如今还有请神父来现场祷告的。

    他这里没有,不光是没有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就连哀乐都很别致。

    平时的街边帐篷,超级大灵堂,还有新闻联播里面高层次领导人追悼会的场面你们都见得多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哀乐段子你们基本都能把旋律背出来了吧?

    一听就知道乐器的主音是大铜号。

    虽然那首哀乐,大家到今天为止都搞不清楚是谁创作的。

    很奇怪吧,又不是什么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西周《九歌》里面的谱子,你一个铜号做主音的旋律,肯定是现代乐,至少也是近代乐,怎么会搞不清楚是谁创作的曲子呢?

    嗯,勉强要说原因的话呢,因为这曲子是革命年代折腾出来的,兵荒马乱的,能保命就阿弥陀佛了,你还想整明白知识产权?

    第一种说法是跟刘志丹同志相关的。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刚刚在陕北这个革命根据地站稳了脚跟,它的重要缔造者刘志丹同志,就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光荣牺牲了。那你这种情况当然要隆重悼念了,所以当时毛主席就交给边区的文艺工作者一个重要任务:迅速创作一首葬礼音乐,用于即将举行的刘志丹同志追悼会上。于是,以“人民艺术家”马可同志为主的延安音乐工作者们迅速搜集素材,很快便达成一致。创作组最后结合了两首陕北民歌《绣荷包》与《珍珠倒卷帘》的主旋律,稍加修改,并将速度降为“极慢”,成为一首凄楚动人的管乐曲,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哀乐”。

    第二种说法呢,是指这个演奏哀乐的“铜号”并不是“原音”,而是演化音,最早创作哀乐的乐器虽然也是管乐,但它的主音乐器是中国民间的“唢呐”,传闻是艺术家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民乐唢呐吹奏的《风风岭》演化而来,这首乐曲于1949年9月经中央审阅,被正式批准为典礼用乐曲。第一种说法里的马可,大家很熟悉了,你像什么《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都是他写的。而这个第二种说法提到的刘炽也是名腿,《我的祖国》、《烽烟滚滚唱英雄》、《让我们荡起双桨》都是他的名作。

    还有第三种说法,从军方来的。

    说这个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老师,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罗老师也是名人,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都出自于他的笔下。

    其实写这个事情的时候,我的脑子也比较乱。

    因为这三位老师,并不是在革命年代就马革裹尸了的,这几位都是很健康地活到了建国之后的,那么为毛线这个事情就会变成了一个悬案谜团呢?竟然都没有人趁着这三人生前的时候去直接问一问。

    这不得不说是艺术界和文化界因为懒惰造成的一种悲剧。

    现在我们说回来,在村书记的“葬礼”现场,飘扬在空中的,并不是粗野的大铜号,而居然是超级拉风的苏格兰风笛!

    如果大家看过书评区的话,这首曲子你们应该可以猜到。

    前几章我不是向大家征集过,你们手机里最常见的曲子是哪五首么,热心读者“小菊花”……“小雏菊的风信子”,她的五首曲子里,居然就有一首哀乐,名字叫做《Amazing Grace》,哀乐啊,这妞居然还听得津津有味,高潮迭起呢。

    关于这个事情,其实吧,小菊花你用不着别扭,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听哀乐的,不光是这首《Amazing Grace》,就连之前我跟大家提到过的,咱们耳熟能详并且至今搞不清原创作曲者的中国哀乐,也有很多人听着上瘾的。

    只不过嘴上不好意思跟人说罢了。

    这种事情不要怀疑自己神经有问题,我在网上也咨询过,网友们也给出过科学的分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喜欢听哀乐绝对不是有病了。恰恰相反,说明了你对音乐有很强的感染力!

    而且就拿中国版哀乐来说吧,无论原创作者究竟是谁,那首哀乐曾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因毛主席等好几位开国领袖们的去世,风靡过整个中国,从那个时候起就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音乐乐曲,所以绝对不是你一个人被感染过。

    再者说呢,世界各国的哀乐,都是一首被所有的人所接受的成功之作。它们缓慢沉稳凄凉悲戗的旋律,任何一个人听了都会被它所打动,都会被它引发无尽的哀思而失声痛哭!尤其是在结尾前的坚强有力悲戗激昂的旋律,更是寄托了对亡者的无限哀思和生者的坚强信念。

    还有啊,包括我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哼出《Amazing Grace》、中国哀乐、佛音《大悲咒》的曲调来,这些和喜欢其他什么流行音乐没什么区别。更与晦气、死亡、不吉利、阴霾等等不好的心理毫无关系!

    就连著名电影作品《寒战》系列,都直接用《Amazing Grace》做背景音乐的,超有气场。

    但是这首曲子,放在村书记“葬礼”的现场,实在是太拉风了。

    那种从未听过的新鲜空灵感,一下子就把所有宾客的灵魂牢牢抓住了。

    乐队里的主音,苏格兰风笛,正是由李扬亲自奏响。

    “五方布阵,衍!”

    李扬手链上的红宝石勾玉隐隐放光,阴阳师的结界之力,缓缓融入悠远的笛声,弥漫在整个会场。

    这是故意的。

    对于秘社成员的术法之力,需要做一个探测,毕竟警方和国防部已经抓了不少秘社成员,从小兵喽罗、主管到骑士,前前后后都已经接触了不少,因此吧,徐一飞认为只要能对高志殇或者许愿做一个法力气场的初步检测,大致也能推断一下这货在秘社组织里的地位和分量。

    问题是,你不能直接在丧礼现场布一个法阵吧?

    对方又不是傻子,你这么公开的搞,人家一走进来就会被刺激到了。

    所以李扬就想了这么一个法子,先换了一首大家不是很熟悉的,湘江特别行政区公务员、警员因公殉职使用的哀乐,完事这东西的旋律还很好听,然后将阴阳师的结界力场融在音符里。

    所以即便有些术法基础的人,骤然一下被这种从没听过的空灵音符感染,有些微弱的异常也不那么容易察觉。

    既然是遗体告别仪式,那就少不了要把村书记“装”在透明的玻璃棺材里,用各种百合花、菊花一围,然后供各种宾客绕着走,瞻仰遗容。

    这个过程大人们一般会把小孩子拉住不让看的。我小时候参加父亲同事的追悼会,本来大家围着棺材转圈的时候,我也很想去瞅瞅,结果就被我老爹死死拽住不让我去看。

    而且,有些心理承受力不是太强的妇女、老人们,一般也不会参加这个跟尸体近距离接触的流程。

    不过高志殇和许愿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了。

    两个人理所当然,一脸悲痛的跟着宾客人群,也开始绕着棺材走。

    “好强的灵场,这两个人在探测呢。”李扬一脸冷笑。

    不过幸好,姜老师和彭友良用各种中药制剂,把村书记整的跟死人一样,而且,还有申莹和徐诗寒的术法布置,牢牢掩盖住村书记的灵魂,并且还预留了一些手脚,弄得秘社的人探测起来,还真的觉得这人是被人毒杀,尸体略有怨气的节奏。

    “那个叫许愿的医师,应该不是术法修炼者,”李扬低声对徐一飞说,“我在他的身上感觉不到灵场,应该就是一个纯粹的医学工作者。”

    徐一飞点点头,说:“那么对棺材里的村书记做灵魂探测的,就应该是高志殇了。”

    “不,两个人都在做。”李扬纠正说,“他们一个在用灵力感应‘尸体’的气场,另外一个,就是许愿医师,他是用专业验尸的视角,在查看村书记的身体,是否与他那种毒烟致人死命的征状相符合。”

    “那真是万幸,”徐一飞感叹说,“幸好姜老师对这种古方相当熟悉,再加上有彭友良的配合,才能把村书记的‘尸身’打扮得滴水不漏啊……你看,许愿找姜老师打招呼去了,哼,见到生意场上的熟人了,希望姜老师能沉着应付。”

    “对了,李队,你刚才通过哀乐的结界测试,能够判断那个高志殇的术法流派和实力么?”徐诗寒问到。

    “他是个萨满巫师。”李扬点点头,“而且还是个实力不弱的出马仙,看起来应该是东北本地人吧,韩祁把他的简历发过来了,这小子从小在吉林的长白山区长大,祖上曾经还是猎户,这一点倒是比较吻合。”

    “实力不弱?”王球儿有些紧张,“那,跟我们之前抓获的那些秘社成员相比,他大概……”

    “这么跟你们打比方吧,”李扬想了想,“距离胡勇和罗杰斯,这个高志殇的法力已经很接近了,我想他就算不是四骑士之一,那至少在东北地区,这家伙应该是最大的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