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七章 磁控

第七章 磁控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天一大早,网易热书《时空之隧》的作者“别绪三千”就扯着嗓子在作者QQ群里咆哮:

    “我病了,快来救救我!”

    他呼救的对象当然是姜老师。

    我们这组作者,也就只有《许愿人生》的作者“骑驴送姜”和《官场红尘笔记》的作者“华人欧”,是从事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华人欧”是本名“欧阳文”,以前的卷宗里我好像提到过,他是一家护士培训学校的高级讲师,严格来说只是和生物医药相关,他应该归口到教育培训产业。而姜老师,是正宗的,拿了执业资格证书的中医师。

    所以,“有病就找姜老师”,成了我们那个作者QQ群的一大文化现象。

    然而中医也要诊断的,你这QQ远程有没法子望闻问切,所以只好请别绪三千谈一谈:您到底是哪儿不舒服?

    人别绪三千是这么说的:

    “中医‘补土’吃什么?”

    “我根据我的病情逐渐发现我需要‘补土’。”

    “所以想知道如何救治。”

    “@《许愿人生》骑驴送姜 请指点一下,平时做啥可以‘补土’?”

    现在国人看病基本就是这样了,也不管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反正两大特色:

    第一,高度配合,配合到了有些过分,他们甚至不等医生检查就直接告诉大夫说我得了什么什么病,请按此诊治开方;

    第二,“缺”什么就应该“补”什么,而“补”什么就应该“吃”什么。所以当时《体修动天》的作者“天道酬勤”直接就建议他“吃土”。

    对于这样的病患,姜老师一般都不予理睬。

    不要紧,还有我在啊。

    俩字儿给他送了过去:“蜂蜜”。

    简单吧,你不是要“补土”么?

    《娇妻的秘密》作者“陈少爷”看不下去了,在群里嚎了一嗓子:

    “@《时空之隧》别绪三千 你知道‘土’是啥么?”

    我也不示弱,直接跟了句:“我都说了用‘蜂蜜’,这个他可以接受。”

    各位读者,你们看懂了没有?

    对于这种思想单纯到让人想骂街的问法,那我只能这样回答——

    “想用嘴巴‘补土’?那就去吃屎呗!”

    相对来说,蜜蜂屎有点儿柔,一线喉。

    真是的,中医五行哪有这么个搞法,你缺啥就吃啥啊?

    老老实实去医院看病好不好?

    实在仰慕姜老师的话,那就买张火车票去沈阳找人给你摸摸身子也好啊。

    ——以上节选自“图米的作者后宫”QQ群2018年5月18日清晨群聊记录。

    ====

    从金霞经济开发区,那个诡异的土丘里头回来的人呢,此刻都被王球儿聚集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因为段天鸣那里各种设备比较齐全。

    一开工,二话不说,验石头!

    我说的是二号地厅的石壁。

    是这样啊,当时盾构机的确是精准无误地凿穿了青石阶梯甬道,对于上下两个底层空间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破坏。

    可是,就在盾构机轰上去的那一瞬间,光源熄灭了。

    二号地厅及其甬道的石壁,不是会自身发光么?可是盾构机凿开甬道时,所有的石壁全都消失了自身的光芒,不过幸好大家传送过来的时候,都携带了大功率照明设备,还不至于抓瞎。

    所以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这种石壁,甭管是天然存在于土丘地下,还是古代什么人从别处运来的石料,肯定不是凡品。

    “这东西真是太牛了!”段天鸣感叹得眼泪都要下来了,“这种石头并不是石头哇!”

    脑子进水了吧?

    然而段天鸣坚持说,“我脑子没有进水,而是这种石头进了水……不对不对,我都说了这不是一种石头。呜呜呜,古代人的手艺真是鬼斧神工。”

    按照段天鸣的解释,这酷似石壁的材料,其实是一种水泥。

    但是比现如今的传统水泥工艺强悍多了。

    记得我念学前班的时候,我们那所学校还在一边运营,一边新建一些配套建筑物。

    因此校园里头都有那种什么小型搅拌机啊,石灰池啊,沙堆鹅卵石堆之类的工地形态。

    在我们那个年代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偏偏现在学校里千万不允许,否则非被家长们投诉到你学校破产不可。

    当时我就对“水泥”这种东西很好奇。

    一包灰溜溜的粉粉面面,用自来水一搅和,随便捏个猪捏个猫捏个隔壁女同学洗澡出浴真人倒模……放在太阳底下一晒,或者根本不需要晒,自然风干之后,丫居然就变成了比自己兴奋时还要坚硬的石头?

    好神奇!

    那个时候还念学前班,没学过多少文化知识,拿着一块水泥疙瘩当玩具玩,玩着玩着我发现,干硬的水泥,一块和另一块,是可以互相摩擦的。

    磨着磨着,就有好多粉粉面面掉出来。

    废话,就是磨成粉了嘛。

    那时候不懂事,纯粹用“色觉”去观察,我发现我磨出来的这些粉末,似乎跟工人师傅们一大包一大包扛进校园来的水泥粉……

    颜色、形态都好相似啊?

    难不成,水泥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不用的水泥块,可以重新磨成水泥粉循环使用?

    这个观察结论,在当时引发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比现在强多了,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要做一个光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做一个光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组织了三个班的小伙伴们,下了课就满世界找废弃的水泥块。

    比方说有个小屋子没住人,直接从房顶扯两块水泥瓦下来;

    比方说学校的围墙,有红砖主体就可以了嘛,直接用石头从顶上或侧边砸下一块水泥;

    比方说路边的一块灰不溜秋的小石头,也被学前班的儿童们“视同”水泥;

    ……

    记得当时还有个同学将国道旁的水泥路用石头砸出来几个坑,带回来一些水泥疙瘩——他说几个小坑而已,又不是不能走路不能过车。

    我们一下课就跑到广场上磨这些乱七八糟的“水泥疙瘩”。

    每个人还很节约呢,从用过的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将磨好的“水泥粉”都给装着包好。

    您想想,三个班的同学,上百号人啊。

    后来我们将这些“水泥粉”全都送到工地上去了。

    有的直接撕开了那些水泥包装袋,“追加”到了正宗水泥粉里面;

    有的直接放进了搅拌机里面;

    有的倒进了细沙堆里面;

    有的洒进了鹅卵石堆里面;

    还有好多直接抛进了石灰池。

    当时我们内心是澎湃的,这才六、七岁的年纪,咱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出工出力了。

    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

    我们那个时候的孩子,从小讲究心灵美——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

    所以我们是趁着礼拜天工地没有人的时候跑去给他们“添砖加瓦”的,临走的时候大家还齐声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各位自行脑补吧。

    开玩笑,水泥如果能这样用完磨,磨完再用,那水泥还能成个屁的产业啊。

    可是,段天鸣提出,构筑这个地下洞穴的水泥,并不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都不是!

    它就是最普通最普通的岩石和干燥失水的泥土,打碎!

    “碎到锯末这样的程度,”段天鸣拿出检材测试报告给大家看,“经过类似巴氏消毒……擦,古代没有这么复杂的技术,我想应该是用白酒或火碱消毒吧,这样就去除其中的有机组织后,在其中加入了一种特殊的菌丝体。”

    是的,一种真菌。

    彭友良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真菌依然有活性,我做了快速测试,这些菌丝体随后会疯狂地生长,并分泌一种酶;这种酶会将泥石中的纤维素、大分子分解,并用其自身的有机组织取代它。新有机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甲壳素,这是一种组成虾、蟹、昆虫等甲壳的重要成分,也是最坚固的天然聚合物。”

    好家伙,这简直就是超级新材料啊!

    “然而并不新,经过文物部门对地下空间各类物质——当然,岳敬远的尸体和衣物除外,的检测,这个地下空间,应该出现在东周后期,也就是战国时代。”段诗萌补充说道。

    “我记得,当时你说过,那种青铜油灯,也是战国时代的东西?”黎坚突然、想起了什么。

    “是的,”段诗萌点点头,继而又看向段天鸣,“灯的问题咱们一会儿再说吧,老爸,你继续讲一讲那个石壁。”

    段天鸣将地质队和彭友良一起绘制的地下线图展开。

    画得还很形象。

    在土丘顶上,有一条长长的,石头做的“管子”。

    “这根管子,就是我们从山顶下去以后,进入的青石阶梯甬道。”

    管子从上往下,一直朝土里延伸,图纸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头为壳的大“鸡蛋”。

    “这就是一号地厅了,无论甬道还是一号地厅,都是被这种奇怪的菌丝石材所包裹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存在。”

    第二张图打开了,在更加深的土层中,出现了一上一下两个大鸡蛋。中间一条长长的,还带卷曲的管子,将其相连。

    “这就是二号地厅、石棺殿堂,以及你们行走了一个多钟头的拿条青石阶梯甬道。”段天鸣解释说,“这个部分,也是被这类菌丝石材给团团包裹起来,但两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一号地厅的包裹材料不会发光,可是二号地厅的包裹材料,是会自己发光的,然而就构造成分来说,两者并无区别。”

    可是,在盾构机轰碎甬道外壁的一刹那,这种发光效应就彻底消失了。

    “那,这会不会是术法造成的呢?”黎坚问道。

    “的确有术法的作用存在,”相子谦喃喃的说,“紫翎,将你查到的问题跟大家讲讲吧。”

    徐紫翎点点头,“一号地厅用来蘸鸡血描朱雀的地方,是一个古代阴阳家的法阵,大家所体会到的‘传送’,只不过就是我之前玩过的那种空间折叠的小戏法罢了,只不过古代人嘛,喜欢折腾些神神鬼鬼的玩意儿,因此还结合道家的一些符咒,弄了点儿图腾仪式在上面而已。”

    “顺带补充一下,”相子谦接口道,“石棺里面,岳敬远榨出来的‘人油’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从石棺内部向油灯的灯盏内缓缓传送的。而至于那些石壁里的‘光’,原本大家应该是看不到的才对。”

    啥?

    徐紫翎解释说,“那些光其实是一个巨大磁场里的电子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深入地下那么远,居然还可以跟外界保持手机通讯的原因。古代人利用道家术法在墙体的菌丝里头故布疑阵,使我们能够以肉眼看到电子的流动,而并不是真的有热源在发光。”

    “可,那这究竟是为了干啥啊?”很多人都瞧不懂了。

    “大家之前不是怀疑么,”徐紫翎说,“我们都没有搞清楚,岳敬远在这个石棺里面,究竟是如何被炸成油渣的对不对?”

    是啊,这石棺底下和内部,都不见有什么加热点火的装置呢。

    “而结合当时石壁发光的情况,以及墙体内菌丝盘绕的走向,朱砂成份的分布,我们认为曾经有人通过一些古代的术式,扰动了整个空间里的气流。”相子谦说。

    “怎么讲?”林永达没听明白。

    “林老师,不光你不明白,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明白,”相子谦笑了,“这简直就是古代道士和古代阴阳师的一次完美合作,紫翎,你来推演一下当时岳敬远点火的全过程吧。”

    徐紫翎打开了之前在地下空间拍摄的视频和几组照片,一边对照演示,一边给大家讲解。

    首先,岳敬远在一号地厅描完了朱雀石壁,被传送到了二号地厅,走过长长的青石阶梯甬道,抵达了石棺殿堂。

    那盏青铜油灯究竟是原本就处于这个地下空间,还是被岳敬远从外头带进来的,这一点倒是弄不清楚了。

    之后岳敬远先来到石棺的一侧,将手中那袋还没有用完的鸡血豆腐扔在了地上,靠在石棺基座的一角。

    然后,开始脱,衣裤鞋袜全都卸下来,堆放在石棺的另一侧。

    蹲下来,从脱下衣服的口袋里,翻找出来两根长长的灯芯,还有一个打火机。

    跑到人形铜灯那里,塞好了灯芯,然后点火。

    “灯盘里的灯芯,我们在浸润尸油之内,尚未被火烧灼的部分,检测到了蜡的存在,也就是说,原本空无一物的灯盘里,放上这种光秃秃的灯芯,是可以点火燃烧,并支撑一小段时间等待尸油被传送过来的。”徐紫翎说到。

    继续演示,相子谦接着讲解。

    这个时候,朱雀雕像下的铜灯,被术法隔离了。

    “朱雀雕像本身和下方的青石台子,受到火焰的激活,又生成了一个传输法阵,大家知道,这是用来接收尸油的。但同时,更重要的并不是‘传送’,而是‘隔离’。”

    相当于点燃灯芯的铜灯,被一个看不见的罩子给罩住了。

    岳敬远,当时点完了火,是站在“罩子”外头的。

    走回石棺,用力,推开棺盖。

    “关键就在这里,当时我们光顾着检查岳敬远是不是在棺材里面,于是急匆匆推开了棺盖,其实,我们退错了方法。”

    相子谦这么一说,大家都愣了。

    推个棺材盖子,那不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随我推啊?

    “事后我们检查了棺盖和石棺壁顶端,二者的接合面,发现并不是严丝合缝的。”

    巨大的石棺此刻就陈放在博物馆的一间空屋内,段天鸣带着大家走了过去。

    棺材是盖着的,不过在相子谦的指点下,大家猫着腰观察盖子盖上去的缝隙,还真是有些宽窄不一。

    “或许,古代人的工艺没有现如今那么高超,这个棺口没有磨平吧?”黎坚是这样猜测的。

    相子谦没回答,而是和徐紫翎两人分别抓住了棺材盖子的两端。

    一用力,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原地旋转。

    长方形的盖子,原地自转一百八十度,那不就是首尾掉了个个儿么?

    您各位说得没错,那盖子又四平八稳处于盖住的状态。

    相子谦招呼大家再看。

    “咦?”

    众人发出一片惊呼,这下居然是天衣无缝的盖住了。

    徐紫翎和相子谦将棺盖彻底翻了过来,大家围上前仔细一看,果然,在棺盖和棺壁顶端衔接的地方,出现了很多古怪的刻纹。目前所谓“严丝合缝”的状态,不过是上下两面刻纹,凹凸有致地紧密“咬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说,假定原本这口棺材是严丝合缝盖上的,那么岳敬远则是将棺盖原地旋转了一百八十度倒了个个儿?

    “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啊?”段诗萌问。

    “是术法,而且是巧夺天工的设计。”相子谦解释说,“这些契合纹路不是乱刻的,我们推演过,如果将棺盖旋转,逆向盖上的话,肯定会有缝隙,但重点在于,这样旋转之后再将棺盖推开,刻纹与刻纹之间,就会因为巨大的摩擦发出一连串高频音符。”

    “高频音波的波段很有特点,准确并直接激活了预埋在墙体里的阴阳师法阵,当然,这是一次性的,因为这一推一拉,一开一合,刻纹就会发生一定的磨损,再重复这个动作就会出现音波的偏差,原有的效力就不存在了。”徐紫翎解释说。

    那么,所谓被音波激活的特殊法阵,又是个什么鬼呢?

    空间气流术式。

    简单说,当岳敬远原地调转棺盖,再推开的时候,殿堂里的空气会被抽走。

    往哪儿抽?

    当然是通过甬道,向二号地厅里抽了。

    “他把自己所处的地方抽成真空?”段诗萌愣了,“感情这位大叔是用憋气的方法自杀啊?”

    当然不是,就算抽成真空,人憋上一口气一两分钟也是死不了的。

    “就是这个间隙,他爬进了棺材,合上棺盖。”

    对徐紫翎的这个推演,很多人表示依然不解。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部分了。”

    徐紫翎带着大家重新回到会议室,在地下空间剖面图上进行演示:

    首先,两个空间的双倍气压被集中到了二号地厅,而石棺殿堂这边是真空态——当然,青石台上的灯火处于术法隔离状态,暂时不受影响。

    而在甬道的某一段,会形成一个短暂的壁障,隔离两个不同气压状态的空间,大家可以理解为气缸中的一个无形活塞吧。

    “这个青石棺是特制的,它的前后端正好形成了一个柱形阴极,你们看看这些组合成棺材的青石条是如何拼凑的。”

    好嘛,根据绘制的线图,组成青石棺的都是长长的条石,但关键,它还是一圈一圈略呈螺旋状扣接。

    “不是普通的大理石青砖哦,”徐紫翎提醒道,“经过勘察我们发现,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你们看,这些位置都内嵌了青铜条和永磁铁。”

    导体回路?

    “一个这样的阴极回路腔被放在了真空状态中,而同时,这个空腔的内部,躺着岳敬远。”徐紫翎又拿出石棺殿堂的内部照片,“大家看,到处都刻了火焰团子和朱雀的图案,之前因为传送法阵的事情,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朱雀的身上,可事实上,这些圆形的雕刻——火焰团子更加有趣。”

    “是的,这些火焰团子的石壁里面,我们检测到了永磁场。”段天鸣点点头。

    “磁控管?”王球儿突然大叫一声。

    是的,根据围绕石棺附近的,这些殿堂四壁的火焰团子石刻的内部检测成份线图来看,整个殿堂,变成了一个阳极磁场的大空腔。

    整个场景,就像是一个密封真空管,管内有一个柱形中心阴极——也就是那个棺材,置于一柱形阳极里——也就是刻满了火焰团子的殿堂,殿堂内部被抽离成了真空。

    这就是所谓的“磁控管”。

    在磁控管内,电子被静电场吸引流至阳极,沿真空管轴的一稳定磁场使电子偏离其径向路程,绕阴极旋转,这样就会产生微波频率的振荡。

    “阳极谐振系统由沿着圆周排列的一组闭合谐振腔构成。也就是刻在大殿四壁的火焰团子,这东西有储能的作用,可以确保电子流速,难怪了,之前这个地方一定也和一号地厅一样是暗淡无光的,只不过因为术法的启动,电子高速流转……卧槽,那我们岂不是被磁场辐射了整整一天!”王球儿急了。

    可能讲到这里大家有点儿乱,我还是先告诉你们,“磁控管”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吧?

    通俗的讲,磁控管状态下,电子高速流动,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在宇宙、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当然,存在于自然界的电磁波,因为分散不集中,大家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磁控管的集中效应,就将它们高度集中转变成了微波,以2450MHz的振荡频率穿透内部物质,你比方说躺进棺材的岳敬远,他的身体吸收了这玩意儿之后,体内的那些个“极性分子”——比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等,就会被这种场裹挟,从而以每秒钟24亿5千万次的速度快速振荡,这种震荡会导致什么后果?

    废话,摩擦生热啊!

    明白了吧?这口青石棺材,整个变成了一架微波炉!

    岳敬远,就是被如同微波炉加热一般,“无火榨油”而死。

    “磁场辐射倒不至于。”徐紫翎淡淡的说。

    因为这玩意儿一启动的同时,甬道那边的无形“活塞”就开始消耗了。

    “这个过程持续不了多久,二号地厅双倍的大气压就会冲破活塞,重新管涌回来。”

    真空状态一解除,磁控管模式也就失效了。

    “这里还同时产生了一些效果,唉,这个地下空间设计之奇,一环套一环,真是鬼斧神工。”相子谦大为感慨。

    其实二号地厅到达石棺殿堂的甬道,大家为啥走了一个多小时呢?

    其实二号地厅和殿堂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长,关键它这通道挖得太奇葩。

    弯弯绕绕的,所以走那么久。

    “也是运用了复杂气流冲击,形成的高频特有波段声纹激活原理,”相子谦说,“这样一来预制的很多术式法阵都开始产生效力,比方说原本笼罩在铜灯的隔离罩壁被解除,比方说棺材内部的恒温效果,比方说棺材内向灯台里的油脂传送法阵,比方说整个石壁变得荧光发亮……”

    所有人都惊叹于古人的智慧,沉默半晌不说话。

    当然,这种沉默可不光是景仰,更多的是疑惑。

    因为你还是搞不清楚,这个岳敬远,好好地干嘛要用这种变态的方式……

    “我退一万步来想,比方说他是什么邪恶术法组织的成员……唉,就打比方说他是秘社的一份子吧,”王球儿念叨着,“发现了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这个土丘下面,有这么一处战国时代的遗迹,并且还不知从什么地方打听到了用十九只大公鸡混血画画的进入方法。然后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必须使用自己身上的肥肉榨油来点燃这盏古怪的人形铜灯,那也没必要这样吧?”

    是啊,花钱去美容院挂号做一个腹部抽脂,将战利品用塑料袋提回家里,洗干净切成了块,扔进锅里一榨,然后拿一饭盒装着,带到地下空间点灯不就完了吗?

    不但人不用死,还能减肥塑身。

    “实在要说的话,我们只能理解为一种既定的活人献祭的古代宗教仪轨,而这样的仪轨,跟我们去美容院抽脂来点灯,其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会死人,是献祭,另一个不会死人,纯属娱乐加减肥。”段天鸣喃喃的说到。

    不过黎坚的表情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他看向段诗萌,“我说妹子,现在可以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另外的同类铜灯的情况了吧?”

    是啊!

    最著名的青铜人形铜灯,出土于1957年,山东省诸城葛埠村——古代齐国的地盘。

    1957年的一天,当地村民在村头打井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样式奇特的青铜器。很快,有关人员和考古专家赶到了现场。看到这件青铜器后,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原来,这个无意间惊现于世的古物,是一盏距今已经两千多年的战国古灯,整体造型为人的形状,故称人形铜灯。

    考古专家们仔细查看出土的青铜灯:这件人形铜灯,整体为一个身穿短衣的男子,双手各擎着一个带有盘柄的灯盏。盘柄呈弯曲带叶的竹节形状,灯盏下面的子母榫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随意拆卸,铜人脚下为弯曲的盘龙形圆盘,构造十分精巧。人形铜灯整个灯具高21.3厘米,盘径宽11.5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