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三十四章 果敢

第三十四章 果敢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南亚、东南亚大陆上,有一些地缘概念是很有特色的。

    譬如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叫做“省”;

    朝鲜人称为“道”;

    美国人叫做“州”;

    他们那边,则喜欢喊成“邦”。

    先不去管别的几个国家,关键这个缅甸,他还真就是联邦制,所以至少在他这里,你叫这个邦那个邦的也还算正常。

    其中最神秘的一个邦,就叫做掸邦。

    我说神秘并不是因为这里有个金三角啊,金三角神秘个P,全世界的媒体记者都可以进去自由采访的。

    说掸邦神秘,关键是你搞不清楚这里的人究竟是从何而来。

    这个地方在法理是缅甸国境内,从地理上和中国的云南省交界,所以一直以来各种说法不断。

    一种说法认为,大明王朝灭亡的时候,老朱家的子孙们死的死,逃的逃。死的就不去说了,那些个逃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在前面跑,吴三桂在后面追,多尔衮都成了路人甲观众。其中云南沐王府的各种私生儿女,就不得不往境外逃了,所以在这些人看来,他们认为掸邦人,应该是中国南明政府的后裔,是大明王室血脉。

    第二种说法相对靠谱,就是解放战争末期,李弥的第八军被陈赓、杨勇还有那个反水的卢汉主席一顿穷追猛打,没办法只好越过国境线躲去了缅甸,后来为了生存创立了金三角,种植了颇有口感并获得世界人民喜爱的各种庄稼。他们认为掸邦人是国民党中央军后裔……老实说啊,这些事情倒是真的,为此缅甸政府还闹到了联合国的公堂上,将跑去东山的蒋委员长骂了个狗血淋头。但问题在于,你一个被打得建制都残废的军,短短几年,十几年功夫,就能缔造一个民族?

    那得有多强的啪啪能力?尼玛一日三餐将罂粟当饭吃也做不到吧?

    这些还算是相对文明的讲法,更有甚者说什么掸邦人民其实是乾隆年间十五阿哥永琰带领远征军在那里打仗,跟本地姑娘啪出来的后代,所以掸邦人民其实是正经的大清八旗血统;再有就是有次在知乎上面看到的一个神人,说什么掸邦可能是唐玄奘西游的必经之路,他的论据是《西游记》里面的火焰山既然能喷火,那就不应该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所谓热戈壁,因为戈壁再热它不会起明火,再说唐僧是全国智商最高的和尚,他去印度怎么可能绕那么远的白痴路,当然是捡近处走,捡四季如春的云贵走啊。至于火焰山,就应当是腾冲地区的活火山才对!基于这个理由,他们提出,掸邦人民,就应当是唐长老路过五毒教姑娘们总部的时候……

    行了行了,玩笑到此打止。

    很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个地方的确很危险,因为毒品,金三角在这里嘛。

    整个掸邦有600万人口,11个县,另外还有果敢、佤邦、勐拉等名义上归属掸邦的政治军事实体。

    这话听得懂吧?就是军阀。

    大家注意,这三处虽然都是毒窝,但那是表面现象,你完全可以当作是军阀“屯田”的一种粮食罢了。

    佤邦是正儿八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二十六军的撤退人员打下的江山,也是金三角的核心,后来那个泰国籍的大毒枭坤沙就是以佤邦为核心,在东山方面撤走军事主力之后,聚拢残兵和装备,打下了这个罂粟江山。甚至,他们还一度建立了覆盖整个掸邦的政权,号称建国呢。

    当然,最后因为不善管理,内部总是出一些狗咬狗的事情,这个所谓的国家也没有折腾下去,坤沙本人也最终向缅甸政府投降,被终身软禁致死。

    勐拉这个地方,则是中国人聚集,或者说华人聚集。

    但你却想不到,领导这个地方的军阀头子和毒品头子林明贤同志,却跟之前那两个传说完全不沾边,他既不是什么南明王朝的皇室后裔,也不是什么国民革命军的士兵。

    他生在海南岛,长在广州市,正儿八经是一个解放后的大好青年。

    而且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大好青年=“知青”!

    没错,这小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当过红卫兵,混过造反派,后来还上山下乡呢。

    只不过丫是个路盲,到云南插队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溜达出了国门。

    也不要紧哈,第一,缅甸那边,也是共产党同志嘛,这货索性来了个既来之则安之,加入了缅甸共产党,还参了军。您别说,知识分子不等于书呆子,尤其这种当过红卫兵混过造反派的人,上了战场那叫一个刁毒,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缅甸同志们都尊称他为“小林彪”。

    这个评价可不低。

    第二,他可不是一个人迷路走出去的,跟着他一起的,那些个来自海南、广东、福建的知青们,个个都是路痴,全特么迷失方向进入了缅甸。

    我七岁那年,也就是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这货才四十多岁,却已经加官进爵到了缅甸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要尊称“首长”了。

    可也就是那一年,“首长”却退党了。

    组织上退了党,行政上他还建国独立了,对,就是这个勐拉,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有一个勐拉县,为了表示区别,人们一般将缅甸掸邦的勐拉称之为“小勐拉”。

    独立是为了建国,退党则是为了建党,林老师创建了缅甸的“民盟”——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

    你们可别小看这伙知青,谁说知青都是书呆子啊,那是晃点你们的。

    林老师和他的同志们建国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师约5000人的武装部队,控制缅北近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下辖3个行政区,种植鸦片20000多亩,3个海洛因加工厂和一个黄砒加工厂。

    这就是底气。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毒品在他这里,只不过是用来建立政权,给自己的地位和权益打基础的一个敲门砖罢了,既然已经打开了人生成功之门,那砖就不要再成为自己的负担,果断扔掉了账。

    勐拉在他的领导下,第一个和缅甸政府议和,取消独立。第一个响应国际组织的号召,全面禁毒,启动替代种植计划,全民改种经济作物。

    这就叫做顺势而为,到底是知识分子,人家可比坤沙混得强多了。

    到现在,勐拉依然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国中之国,在这里虽然没有毒品,但是赌博是合法的,男男女女贩卖自己的鲜嫩肉体是默认的,还有一个全球最牛逼的地方,他这里是各种“保护级野生动物”的最庞大交易市场。

    现在我们说说果敢。

    对,就是徐步摇他们发起追踪,跨越国境线抵达的这个掸邦重镇。

    跟佤邦和勐拉不一样,这个叫做“果敢”的地方……它真的曾经是中国领土。

    中国应该是从明朝开始,西南属地就没有以前那么和谐。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即便是唐、宋这些朝代,在云南方向的什么“南诏”、“大理”政权,那都是和中央心连心的。

    到了明朝,那些个“土司”,就是拥有私人武装的地主老财们,他们屡屡开始和中央唱反调,记得这里面的一些精彩段子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都有,大家可以去翻一翻。

    到了清朝,这个地方更加是中国人和缅甸人干仗的地方。

    其实也并不是说中缅两国人民天生爱打架,也不是说古代中国政权在西南边界线勘定的问题上总是含含糊糊。这个果敢地区的边境冲突,他有的时候还真是爱民之举。

    比方说,云南的边境地带,老百姓日子过得都不富裕,尼玛中央还一天到晚考核地方官的赋税征收。这个时候,父母官就在边界搞一点寻衅滋事,闹点儿战争啥的,一个报告打上去,说不定就免去一两年的百姓赋税,还有中央财政拨款补贴下来。

    这叫用心良苦,造福一方。

    但是你搞多了这种事情,人家缅甸不乐意啊。

    一天到晚闹来闹去的,干脆,老子把果敢抢过来。

    你以为大清国是Hollekitty啊?就算是晚清颓弱,那也轮不到你缅甸来欺负人吧?

    后来还是缅甸沦为了殖民地,英国政府才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正式地将果敢地区给“割”了过去。

    所以在金三角,果敢是一个特例,跟勐拉和佤邦不一样,这里90%的人口是华人,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那里的人讲汉语,写中国字,流通人民币,通讯采用中国移动号码,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直到三年前,也就是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才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

    您看这个日期就知道,果敢的战乱状态比另外两个地方还要持久。

    因为果敢的领导人,他不是搞实业的,而是玩套路的。

    无论是佤邦的坤沙,还是勐拉的林贤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资本。

    钱是自己的,人是自己的,种鸦片的田地是自己的,军队装备是自己的,提炼海洛因的工厂生产线和销售渠道都是自己的。

    自给自足的自循环经济,奠定了他们相对稳定的硬实力。

    但是这个“果敢王”彭家声同志,他的创业历程更像孙中山。

    今天借着老王打老李,明天接着老李干老张,后天又把鲜嫩诱人的闺女嫁给了勐拉的林贤民……一天到晚这货就是在“整合资源”。

    好累啊。

    到今天,彭大将军都八十多岁了,还在扬言要东山再起呢。

    不过彭老师和他女婿林明贤一样,也是将鸦片当敲门砖用的,后来他在果敢地区也率先开始禁毒,并成功推广了经济作物转型种植。

    效果却有显著的差异。

    因为你这里不稳定啊,三年前仗才打完,你以为社会治安能够强到哪里去?

    所以在金三角地区,这个“果敢”的毒品还是相对泛滥的。

    现在,徐步摇和姜老师就要进入这个地区。

    就他们俩吗?

    各位读者,边境跨境作业其实是很复杂的,比方说我小时候一直想不通,这个金三角才多大啊,就算有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在那里有军队,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扑俩兵团过去不就给你剿得寸草不生了?

    后来我明白了,那是别的国家的地盘,人家再弱,也是个国啊。

    你随便就派军队进去扫毒?

    你中国自己又不是没有尝试过,近百年来那些个外国军队在咱们国土上横行无忌的样子。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话放到今天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军警两部门的人是不能直接跑去果敢抓人的,虽然这还不是抓人,只是监控。但是就算是监控,也只能缅甸的军警部门来做才行。

    有人就反对说:但是尼玛缅甸的军警力量太菜了啊。

    再菜,也不能中国的军队警察冲过去,这是原则问题!

    经过中缅两国外事部门的紧急交涉,缅甸自己也知道,手底下就那么点儿斤两,再加上果敢本身就是个不太稳定的地区,如果被这些东山人在那里闹出些什么乱子,就更加雪上加霜,所以还是请求中国同志们赶紧帮忙弄走吧。

    但原则还是要讲的,军队、警察不许过来。

    甚至还包括那伙云南省宗教事务管理局的蛊师们,他们都是带正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编制。

    因此从这个情况来看,就只能是徐步摇和姜老师这两位“民间人士”率先越境作业了。

    “我擦,把我们当什么了,又拍《战狼2》吗?”姜老师不干了,“我们又不是吴京,真要遇到持枪歹徒怎么办?”

    “步摇,你们先过去,千万注意安全,只盯梢,其他事情一样都别干,万一遇到什么危险,宁愿把人跟丢,你和姜老师都逃命要紧,我们这边会尽快增援你们。”邓甬力说话还是比较客气,一边忖度着,他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邓达,作为支援人员,前往果敢。

    我可不是秦素,人敬我一尺,我就回敬人一丈。

    徐步摇和姜老师在前方冲锋陷阵,我虽然自己不能去,但我可以把亲生儿子派过去,这最起码,叫做义气啊。

    陪同前往的还有徐紫翎、王笑笑、段诗萌。

    当然,增援人手从昆明出发,过来还需要一些时间,姜老师和徐步摇带着旺财就先行出发了。

    果敢地区毕竟曾经在彭家声的带领下也建过国,闹过独立,因此他这里也有一个正儿八经的“首都”。

    这个城市叫做“老街”。

    要不说西南边陲环境好呢,两个人刚刚进入老街,先不说这个从战乱中刚刚缓过劲儿来的城市经济建设恢复得如何,但是空气特别好,温度宜人,而且到处都是那种令人神清气爽的芬芳。

    但是徐步摇和姜老师却是神色大变,作为行家,他俩一下就闻出来了,这是麻黄素的味道。

    “整个就是一毒窝啊。”姜老师感叹的说,“走吧,从蛊师们反馈过来的情况看,那个刘占元,还有他秘书孙晓航,就躲在市郊那些贫民窟里。”

    “那我们就走吧。”说着,徐步摇就拉着姜老师走进了街边一个杂货店。

    姜老师还没有缓过劲儿呢,徐步摇已经掏钱买了两双大皮靴子。

    “不是,这么热的天,你买这东西干啥啊!”姜老师接过靴子,“我也穿?你不觉得烧脚啊?”

    “这不是没办法吗?入乡随俗呗。”徐步摇催促姜老师也赶紧把大皮靴子换上,“你捏捏,这些皮层内部都包裹了啥。”

    姜老师用手试了试:“卧槽钢板啊!不是,他们这里人怎么有这种爱好?”

    “都说了不是爱好,是没办法。”徐步摇解释说,“这是毒窝,待会儿咱还得去那些卫生条件更糟的贫民区,您得留神那些随地乱扔的注射器针头,万一扎在脚上就得不偿失了。”

    说得姜老师菊花一紧,赶忙将靴子给换上了。

    不过老实说啊,冬鞋夏穿,人虽然不适,但是画面颇美。

    尤其是徐步摇,夏天嘛,短衣短裤,裤沿和靴子之间,露出一截光滑的膝盖和部分小腿,忒诱人。

    云南省的那些蛊师,他们根据蛊虫的感应,在地图上判断出了刘占元和孙晓航大致的落脚方位,便通过微信发给了徐步摇。

    两个人按照导航前进。

    一路上,奇葩情景层出不穷。

    譬如刚走没多远,就看见一个修成斜坡入口的下水道。

    有人买了饭菜往里带。

    “不是吧,这人住在下水道里?”姜老师想不通:“停战都三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