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刺杀归途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川江号子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川江号子

作者:老三的烟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川江号子

    在城郊的靠近江边的一块树林里,一个女子正在一招一式的比划着,旁边一个年轻的男子抱着手臂面无表情的看着,不时地在她的手臂上摆弄和敲打,纠正她的错误。

    这个男子正是受到胁迫的陈伯康,当他听到这女子说自己叫孔令军,脑门就冒出了汗。这个名字是他在重庆听得最多,出现的次数也是最多的。除了他刚到重庆时听到的咖啡店八卦,在短训班还听到关于她和云南王公子的枪战事件,这也是他对目前政府反感的原因之一。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个“混世魔王”,更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教这个魔王擒拿术,这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怎么来判定。

    “喂——你过来,陪我练一下,这个地方我始终拗不过来。”

    陈伯康对她不礼貌的语气很反感,又不敢太大声的训斥她,只能嘟嚷着说:“喂啥子喂,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名字,是我在教你,明白不!一点都不知道尊师重道!”

    “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次!”

    “我说啥子说,没听清楚背时!快点,摆起,让我看看。”

    随后,两个人就你来我往的重复练了起来。陈伯康在教她的时候,还是留了一点后手,不是他不想教,而是怕这个魔王随便使用,造成他人伤残和死亡。

    在陈伯康离开的时候,孔令军问他明天还来不的时候,陈伯康头也不回地说,明天说不清楚,如果他不在,就说明他离开这里了。

    “哟嗬”,“哟嗬”。

    天刚蒙蒙亮,在一片纤夫呦呵声中,陈伯康登上了南下的轮船,回首看向这座古老的陪都,回想着自己在这里的点点滴滴。这里的建筑,这里的人,都让他感受到与成都的不同,却又感受到亲切。

    一上船,他就向船舱的房间走去,准备放好行李之后,就到甲板去。这是一艘老旧的蒸汽轮船,仅能搭乘一百多人,在狭小的底仓都塞满了人。

    天已大亮的时候,船已经开动。站在甲板上,四下环顾,能上甲板的人,男的都是衣冠楚楚,西装革履,有的还手执文明杖,得意洋洋的面孔;女的不是身着华丽的旗袍,就是西式裙子,打扮得花枝招展。

    看到这些人,陈伯康的心里就不舒服,起了眼不见心不烦的念头,走到船头遥望远方。举目望去,远处的青山巍峨耸立,影影绰绰绵延不绝,中间一条白带蜿蜒曲折,延伸至天边,中间缥缈着薄薄的纱雾,在上面漂浮着几朵白云

    正当看的魂牵萦绕,流连忘返之时,旁边一个老者的声音传来,正在诵咏一篇文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老者的声音中气十足,余音回旋,引起陈伯康的兴趣,打量着老者。老者年约五旬,精神矍铄,身穿长袍,眼带镜片,手执拐杖随着朗诵指点山河,气度不凡,心中油然升起一股亲近的感觉。

    老者朗诵的是《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文字,是一个北魏时郦道元写的地理名著。陈伯康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也知道这本书的一些情况,和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一样有名。

    “小伙子,很感慨吗?”老者见他在注意自己,和声问道。

    “先生,学识渊博,晚辈佩服。晚辈是第一次游历长江,不懂之处甚多,还请老先生不吝赐教。”

    “呵呵呵呵”老者看着陈伯康观察他,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出,不相信他说的话,只是对他的礼貌和感观很满意。

    陈伯康心里也是惴惴不安,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走长江,而是第二次。回想第一次,他那有心思在这长江之上的风光,生死逃离永远记在他的心中,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好啊,我就说给你听听。这个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500华里左右。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停顿了下,老者继续说道:“瞿塘峡最短,历史遗迹众多,比如奉节白帝城,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与“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并称巴渝名胜。”

    看到陈伯康听得聚精会神,接着说道:“巫峡长度次之,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以幽深秀丽著称。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老者停下来喘息了几口气后,再次说道:“西陵峡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随着老者的介绍,陈伯康沉浸在优美的遐想之中,仿佛置身于在峡谷之中,飞舞盘旋,领略国家山河美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气概不停地冲击着他的胸膛。

    “年轻人,这艘船今晚就能到瞿塘峡,明天早上就出三峡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大仙的诗句犹然在耳啊——”说完,杵着拐杖想船舱走去。

    陈伯康纹丝不动的站立着,依旧回味着老者的话。带着眷恋心情,回到船舱,发现老者竟然在自己的隔壁船舱。

    也许是好奇之心,也许是求学之心。陈伯康了解到老者竟然是一个人出行,收拾好行李来到老者的船舱,好说歹说之下,和老者同舱人的床位给调换了。

    老者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含笑不说话。他不能肯定陈伯康是什么人,凭借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他能看出他的身上有学生味,但更多的是隐含着一股杀气,这是他看不透的原因。

    陈伯康的虚心请教,认真的求知态度,让老者很开心,秉着有教无类的态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极大地满足了陈伯康对历史和文学的认识,以致都忘记了吃饭的时间。

    当夜色降临之后,老者精神有些倦怠,便早早上传休息去了。陈伯康躺在床上,闭目冥想,思想完全回到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之中,到上海该怎么开展工作,同赤木刚健怎么结交才不会有漏洞。

    迷糊之间,他忽然听到舱外隐隐约约传来呼喝之声,夹杂在翻滚的破涛声中像呻吟又不想,像号子又听不清,带着好奇和警惕的心,轻手轻脚的起了床,刚打开房门。

    “这么晚了你要出去啊?”是老者的声音,居然醒了。

    “我听到一些声音,想出去看看。”

    老者听了一会,恍然大悟的对他说:“那是纤夫的号子声音,天色这么黑,你是看不到他们的。”

    陈伯康笑笑说:“我去看看就回来。”

    站在船舷边,眼光看向岸边的山,在山脚边沿一横排点点灯光忽隐忽现,不断向前移动,用耳朵极力的追寻传来号子的声音,摒弃波涛巨浪的声音,依稀听到那苍劲有力的号子声。

    岔路口哦 岔路口哦

    跟到走哦 跟到走哦

    之字拐哟 之字拐哟

    顺到摆哟 顺到摆哟

    有个沟哦 有个沟哦

    招呼溜哦 招呼溜哦

    有个坎咯 有个坎咯

    慢慢趱哦 慢慢趱哦

    嘿—嘿—嘿—

    那号子的声音简直就是扯着嗓子呐喊出来的,仿佛能看到他们全身血液在奔突,似乎是在拼命般的叫喊着。像风行水上,又像激浪腾空,舒缓萦纡,高亢磅礴,号子声和流水声交融杂糅,不止不息,不涸不竭,张扬强悍无比的生命力。

    作为一个四川人,陈伯康心里很清楚有江河的地方,就有船只,有船只的地方,就有船夫,有船夫的地方,就有船夫号子,可是这样的号子只有在川江上才能听到,其他地方的号子根本就没有这种汹涌澎湃的味。

    川江上的船夫和纤夫为了不能让船搁浅,还要靠船吃饭,要有担当,就是活着的内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川人长得矮小,特别是那些船夫,甚至于瘦骨嶙峋,却有着水的韧性和力量,纤绳勒在肩膀上,如牛负轭,坚实前行。确切说,他们更像骆驼,虽然走得慢,慢中却满是矜持、自信和达观。

    陈伯康听得是热血澎湃,这些声音在激励着他,他听到了在前方的将士们正在炮火中冲锋,听到了戴笠说的话在耳边环绕,听到了无数的孤儿寡母在嘶声呐喊着复仇的叫声,激励着他一刀一刀的在收割日本人的性命。

    “啊——”他终于憋不住胸中之气,喷薄出洪亮的声音。他能感觉到他的血液在燃烧,他的灵魂在燃烧,这一切都将在熊熊的烈焰中燃烧得到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