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刺杀归途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重庆来人

第二百二十九章 重庆来人

作者:老三的烟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二十九章 重庆来人

    圣人说过人生而有三苦: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

    陈伯康觉得自己经过在上海这一年多来,已是深得其中三味,不管是进入军统,还是进行刺杀行动,都与自己的意愿相悖,更别说自己喜欢的女人,或者跟自己同床共枕日久的女人,纷纷离开自己,到头来竟然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让人有种万事皆空的想法。

    虽说现在衣食无忧,可在这乱世当中,每行一步如步履薄冰,稍有差池便会危及性命,特别是到76号的两次,更是惊险万分,在丁默邨、李士群两个老奸巨猾的汉奸特务面前,如同过冰山下火海,坐过山车一般的艰险。

    如今一切有了好的开始,反而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危机,一旦日本人、汪伪特务强行往自己身边安插一个人,这将让自己掉进一个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深渊。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得逞,不管是于公于私,都不能容许。

    “一定要想办法破坏他们的想法!”

    潘汉园说了这些话之后,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是对他提议道,如果需要自己可以提供帮助。陈伯康明白他说的意思,就是安排一个女共产党到他身边来,心中奇想会不会是刘春茹,随即有打掉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等到刘春茹来的时候,也不知道事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摇头拒绝后,陈伯康告诉他:“如果自己在上海的所作所为被人传到重庆,那么戴笠一定会有所安排,不会任由自己单独行事。说不定,当初如果不是自己擅自找到陈曼丽,恐怕戴笠早就安排人过来了。”

    潘汉园见他坦白的告诉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心中还是很高兴,这是在把他当做自己人,或者可信任的人来看待,表明对自己没有隔阂了。当即对他所说表示赞同,并明确的说,如果有需要可直接找他联系。

    当下,两人各自回屋安寝。深夜,陈伯康躺在床上独自难眠,脑海中依旧闪烁着,回忆着,思考着,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失误,以及潘汉园所说的,自己是否太过自私,只想到自己,而没考虑过广大民众的困苦,等打跑了日本人,国家的人民依旧是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信仰,信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竟能让人不顾性命为之拼搏。”想着《可爱的中国》,模模糊糊的睡了过去,在梦中他出现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场景,跟着前面的旗帜奋勇向前。

    在他前面的那人突然回过头对他笑了笑,用握着手枪的右手向他挥舞着,让他跟着向前冲锋,同时嘴里还叫喊着。陈伯康看到的那一刹,发现他竟然是方志敏,战场上的声音太大,听不清他在对自己叫喊什么。

    忽然,一颗炮弹在方志敏的身边爆炸,将他掀在空中。陈伯康大惊连忙冲上前去,迎空接住尚在空中的他。抱着他的时候,只见他已昏迷过去了,整个人满面鲜血,弹片击中他的胸口,鲜血正不停一股一股的涌出来。

    陈伯康抱着他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叫着他的名字。方志敏醒了过来,艰难的伸出手,在他的脸上触碰了一下,无力地又缩了下去。陈伯康止住哭声,一把抓住他缩下去的手,嘴里“先生!”,“老师!”,“总指挥!”的乱叫着。

    方志敏笑着看着他,用仅有的一点力气使劲的握着他的手说:“中...国....中....国....,为了......中国!”陈伯康刚点头答应,还没说话,就发现方志敏已经怒目圆睁的停止了呼吸。

    “为了中国!”陈伯康大吼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浑身大汗淋淋,抬头望向窗户,此时天已大亮。

    上午九点过,陈伯康来到霞飞路巡捕房,看到手下的人一个个的卑躬屈膝的向自己问好,不露声色的一一安抚回应,这是他从这上海滩官场上学到的,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性,让他们望而生畏。

    恩威并施,也是需要技巧的,施之以严,放之以宽,都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慢慢的调剂,分门别类,让这些人才能归心,至少现在给了他一个良好的环境。

    欧洲战云密布,英法等国纷纷把在殖民地和租界地的人员调回国内,以充实战斗准备,巡捕房的皮埃尔就属于被征召的对象。皮埃尔的离去,这个巡捕房的巡官,也就是局长的这个位置,自然就落在他陈伯康的头上,下面的人没有谁敢不听话,敢阴奉阳违。

    在办公室里,陈伯康很悠闲,按说应该有个秘书,原来的秘书是个法国人,被皮埃尔带走了,说是回法国结婚去,也不知是真是假。手下的人也劝说过他,安排一个秘书,这样下面的兄弟们也不敢随便乱闯他的办公室。

    对此,陈伯康对他们说,先等等看,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不迟。没想到这话一传出去,反而让那些手下像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给他介绍秘书。这把陈伯康给气的,又不好苛斥他们,怕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近人情,便想着干脆等过段时间后,他们自然就会打消这个念头。

    忽然,陈伯康看到一封信,封面的字体娟秀,明显是个女人写的,让他大惑不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怎么会有女人给自己写信。拆开信一看,又让他一惊,这是一封暗语写的信。

    “中午12点,卢湾,吕班路,圣伯多禄堂,大公报”,陈伯康皱着眉头点燃了信,看着燃烧的信纸,不解的喃喃自语。“会是什么人要跟自己见面,而且没有留下一丝的提示。”

    按照军统的规定,上级要见下级,是一定要有密令或暗语的,否则,下级是有权不去接头的。可这封信不但对上了暗语,还留下了一个让他疑惑的三滴血印,这不是上海站的。这个暗语是他离开重庆的时候,毛人凤亲口告诉他的,说是到时候有人跟他见面的暗语和印记。

    “难道是给自己下派任务。”陈伯康揣测得想着,这个人会是谁。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重庆的掌控之下,可谁能说得清楚在上海的事情,万一是个圈套怎么办?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跳进去吧。

    陈伯康收拾起随身的物品,习惯的检查其枪支,又比划了几下才重新插入腰间,看着有些杂乱的办公室,在出去关上门的一刻,心里嘀咕了一下,看来还是该有个秘书才行啊。

    半个小时后,他提前来到见面的地点——圣伯多禄堂。这个教堂修建在震旦大学旁边(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个天主教堂,建筑式样别致,拜占庭风格,堂内无支柱,正门上面有头戴皇冠的圣伯多禄宗徒石像浮雕,由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是一个可容千人以上的大型教堂,主要由大学的学生使用。

    陈伯康没有慌着进去,而是在离大门最近的一个小食店坐下,让老板上了一碗面跟几个小菜,边吃边观察起来。

    今天不是周末,到教堂的人不多,三三两两的,不显得拥挤。春季开学不久,学生的课时不紧,也有时间出来游玩,学生白蓝色的服装点缀其间给教堂带来浓浓的生气。

    面吃完了,陈伯康看了看手表,还有十五分钟到十二点,不由自主的伸手在表壳上轻轻搽试着。这块表是陈美丽送给自己的,如今佳人离世,睹物思人,心中倍感伤怀,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她又怎会英年早逝。

    慢步走向教堂的大门,两耳竖立扩张,两眼余光环绕,警惕的扫视着从身边跑过的年轻学子。进了大门,正当中有一排修女正在唱着福音圣歌,不知是《尊主颂》,还是《荣归主颂》,下面前排坐了一排人,有男有女,后面稀稀拉拉的坐着三五个人。

    陈伯康有些奇怪,直觉告诉他,在前排不会有跟自己接头的人,可是走在后面的人没有女人啊,难道跟自己接头的人不是女的?撩起衣袖低头看时间,还差五分钟到接头的时间,于是坐在旁边的凳子上,静候来接头的人。

    “当当当”,教堂的钟声响了。陈伯康站了起来,再次前后左右的张望了一阵,没有看到有自己预想的人。“难道出了什么意外,或是临时改变计划?”边走边想着这其中的缘由,可说不清为什么在这里面,总让他觉得透着股奇怪。

    “对不起,先生,能问一下您手中报纸是大公报吗?”

    刚走出教堂的大门,一个女人在门口边向他询问。陈伯康看了看,这女人一身黑装打扮,面带黑纱,身材苗条,个头只到自己的鼻尖,清冷的微风吹过,携带着一缕香气扑面而来。

    “是今天的大公报,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陈伯康和声答道,心中却在想这女人的声音有些耳熟,却记不起来。

    “听说今天的大公报上有一个消息,是关于黄金要涨价的,不知有没有这个消息啊。”

    “是有这个消息,上面说一根黄鱼要涨到一千法币了。”

    “先生,我这有一些黄鱼,不知能不能跟您换一换?”

    “当然可以,不过我身上没这么多现金,您看是不是找个地方?”

    “那好吧,您跟我走吧。”说完转身就走了。

    陈伯康看到女人的背影,觉得有些面熟,也没想其他的,接头暗语既然已对上,就不远不近的跟在她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