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刺杀归途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观摩(一)

第二百九十三章 观摩(一)

作者:老三的烟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九十三章 观摩(一)

    开心的事不可能总是一直跟随自己,不开心的事也同样会时常发生。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更何况一个刚刚发展起来,崭露头角的小队伍,面临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

    “陈先生,小黑死了!”前来汇报的人悲伤地说。

    陈伯康跟刘三姑几人正在讨论事情,听到这个消息,一起站了起来,话也不说就往外面走去。

    来到一间屋里,看到已经闭上双眼的小黑,静静地的躺在床上,神情是那样的安详。小黑就是在前天,他带领队伍袭击日军汽车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没想到会就此离去。

    陈伯康非常很伤心,小黑的伤虽然重,如果能精心治疗,如果在上海,他受的枪伤是不会就这样让他死去的,会很快得到恢复,又可以重返战场,能成为一个光荣的抗日战士,一名勇士,一个斗士。可是在山寨里这样的医疗条件,却成了他死亡的原因,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接受的。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他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非战斗原因的减员将会是队伍致命的问题,也决定了队伍今后的发展。

    必须要尽快解决!

    但摆在面前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要尽快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时不我待,日军是不会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发展部队,如果将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等到日军发动清剿行动的时候,部队根本不堪一击。

    就在刚才,曹二前来报告,说有股日军要进攻熊耳山的八路军,地点离凤凰山有两天的路程,按说八路军也应该听到风声,会有相应的准备。他们也因此在讨论要不要去去看看,八路军是怎么打鬼子的。

    “大当家的,可能要麻烦你走一趟了。”

    “陈先生,有什么事请吩咐,我一定把事给办好!”

    “我想让你到曹家庄见一下曹老爷子,请他帮我们找一个医生。”陈伯康说这看到刘三姑一脸的不乐意,马上解释说,“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的医疗条件太差了,在这样下去,受伤的兄弟都会因为伤口感染,一个个的死去,所以这事你一定要放在心上。你也知道,如果我不是要带队伍去观看八路军跟鬼子打仗,这件事我是一定要亲自去的。”

    刘三姑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平常他也跟自己讲了很多的事,都是事关山寨部队发展的大事,属于绝对机密的事。虽然她也很想跟着去观战,但看到弟兄们如果因为受伤而死去,也是难以接受的,能有解决伤病问题的办法,作为摆在明面上的当家人,不管从哪一方面讲,这一趟行程还真的自己亲自跑。

    事情安排妥当之后,陈伯康决定在下山之前,给小黑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在葬礼上,他对手下的兄弟发表了如下讲话。

    各位兄弟,给位朋友,小黑今天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很悲伤,我很心痛,他是一个英雄,是个光荣的战士!我们会永远的记住他,他是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为了这片富饶,英雄辈出的土地,这是个荣耀的事,要让我们的后代永远的记住像他这样的默默无闻的英雄!

    我们大家走上这条路,这是条抗日保家卫国的路,是一条充满艰辛,充满荆棘的道路,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着病痛死亡。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地方,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跟小鬼子斗!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是没有任何谦让同情,更没有义气之说。用川军的话说,那是国战,是生死存亡的战斗,胜了,我们可以回家,败了,家就没了,只能去当奴隶,比狗都不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的兄弟会问我,跟小鬼子的这场战斗会打多久,我会告诉你,我不知道!因为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但是,我能告诉你的是,我会永远的战斗下去,跟日本人一直打下去,直到我死去!如果我有了儿子,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会让我的儿子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赶尽杀绝,绝不留一个活着的人!

    今天,我希望所有的兄弟都能好好的想一想,是继续跟我打下去,还是就此离去。

    这番肺腑之言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每个人都激动地热泪满眶。这是一个战斗的宣言,激励着每个人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缩。他们都知道这个领着他们打鬼子的年轻人,是一个有大能耐的人,是能带着他们打败小鬼子的人,是不会轻易让他们去送死的人。

    陈伯康走出人群的时候,发现后面居然站着刘三姑和曹老爷子跟他的女儿一起,他们看他的表情也有都不一样。因为记挂着心事,他客气的领他们到寨子里。

    “贤侄啊,听你一番讲话,没想到你是一个如此强烈的爱国之人,老夫自愧不如啊。真是后生可畏啊!”

    “老先生言重了,国家当前如此困难,每个有爱国之心的人都应尽自己最大之力量,同舟共济,才能消灭日本人,还我山河!想我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竟然被一区区岛国寡民如此残虐,我辈后人如何面对列祖列先,这个奇耻大辱必将永载史册!”

    “哦,听贤侄这番言论,似乎觉得我中华必将胜利?”

    “当然,不管任何时候,这个信念我永不会变!至死不渝!”

    “贤侄这话让老夫倍感欣慰,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去想,我中华有救了!民族有望啊!”曹洪生激动地站了起来,两手抱拳冲着外面的天空叫喊道。

    随后,两边宾主重新落座。曹洪生对陈伯康讲了来山寨的目的,除了看一看山寨的实际情况,带了一些食品慰问一下大家,还说了刘三姑跟他讲的医生及医疗器械药品的事,并向他的保证尽最大可能帮他解决。

    当他们告辞离去之时,他的女儿突然低声对他说了句,“王探长,没想到你会到这里来,真是让我意外啊!”说完就跟着曹洪生走了。

    陈伯康很吃惊,这个女人年纪跟自己差不多,见面不过两次,第一次可说根本没打照面,怎么会知道自己在上海的身份。回想起这女人的面容,有些面熟,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但这话却让刘三姑吃了醋,可看到陈伯康一脸的茫然,显然是记不起在哪里见过她,心中的不快从他的身上,转到了对这个女人的身上,只是碍于曹老先生的面子,暂时压了下来。

    经过下葬的耽搁,计划仍然开始抓紧进行,对决定的事,陈伯康不会轻易更改,不管是对刘三姑他们,还是对下面的兄弟,随意更改计划会造成很坏的后果,对今后的管理很不利。

    两天的急行军是很考验人的。尤其是对部队的考验,更是一次检验。一路上除了吃喝拉撒,保持行军速度,注意隐蔽,防备蚊虫野兽的袭扰,安排警戒,查哨,还要跟弟兄们谈心,聊天,要给他们打气,激励他们必胜之心。

    这中间最累的当然是陈伯康,事无巨细都要事必躬亲,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他是主心骨,大家都看着他,他的一言一行全都被关注着,是整个队伍的风向标,是旗帜。不是靠说大话,也不是用金钱物资所能获取的。这种潜移默化是凭借着一次次的行动,一次次战斗的胜利,而逐渐形成的。

    这次的目的地是在虎山、大虎山、黄山一带,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华里,可在路途中间没有道路,不是翻山越岭,就是有日军的据点和伪军驻守的村庄,只能绕行而过,有的地方还得强行穿越,甚至打掉驻守的军队,否则用不了一天时间就能抵达目的地。

    在行军的过程,他们打掉了一个炮楼据点,三个伪军驻守的村庄,无一伤亡,取得歼灭十名日军,四十名伪军的战果。为了防止消息外泄,且按照他一贯的要求,日军伤兵俘虏全部处死,伪军全部集中关押起来,留两个人看守,等他们回程的时候再行放逐。

    这也是陈伯康有意为之的,一是要让手下的弟兄们激励起胜利之心,对阵日军的时候,才不会有怯战之心;二是,在行军过程中,时常会碰倒计划之外的事发生,对部队的锻炼非常有用。

    当他们抵达的时候,远远望去日军早已集结完毕,方圆两三公里的地方全都被封锁了,宿营地里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汽车往来进出不断,部队频繁的调动,激起的灰尘遮天蔽日。

    听曹二讲,在枣庄和济宁那边同样各有一个日军的集结点,兵力都差不多。结合眼前的情况,陈伯康马上想到八路军的日子难过了,日军的这架势就是要全歼这股八路军啊,而八路军目前最好的结果就是撤出熊耳山区,逃到其他地方去。

    看着自己草画的地图,沉默不语,帮?还是不帮?凤凰山能得以开辟眼前的局面,说是靠八路军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一个多月前,日军只要派出一个中队的人,自己就会死无葬生之地,或者逃之夭夭。

    “帮要怎么帮,不帮,说什么都过意不去,都是抗日的队伍,自己眼睁睁的看着被日军歼灭,从良心上就说不过去。可要是弟兄们不同意怎么办,那可是要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