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田园王妃 > 第131章 非墨实非佳人良伴

第131章 非墨实非佳人良伴

推荐阅读:红楼梦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斗破苍穹魔道祖师赘婿浅阳最强狂兵最强狂兵叶辰萧初然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白家的女儿再不做妾。”

    阮非墨升了吏部的四品侍郎,虽然官阶并不高,所居的位置却十分的紧要,现下又是四洲并郡的时候,三品以下的各级官员俱都要吏部重新评议审核,于是,当年的探花郎便又成了炽手可热的人物。

    阮非墨现下已经年近二十七了,却仍旧孑然一身,仍旧没有娶妻纳妾,房里只有两个从小便在他身边一直伺候的使唤丫环,再加上两个管事嬷嬷,便是连个通房也俱是无有。阮家几次和他提起娶妻这事,阮非墨都只是一笑而过,便是恰逢应酬之时,有人传话或者试探的时候,阮非墨也皆是不答上半句,全当没有听见了一般。

    越是这样的情形,阮非墨这个探花便越加的炙手可热了起来,直到了最后皇帝都在一次朝议之时,亲口问起过他的婚事,似是有些打趣的意思,又似是想要指婚。

    阮非墨当场跪下,仅只说了一句。

    “非墨实非佳人良伴,不敢误了闺秀们的将来。”之后的言语间,便是说,他现下只想一心替皇上办事,并无考虑私情之意。

    当时孙恪就在当场,坐在椅子上,冷眼瞧着阮非墨这副模样,实在是恨得牙疼,可是,偏偏又是发作不得,只能扭过了头,索性不去看他。

    妞妞渐渐的在长大,每日里像是都能学会一些新的花样。宝珠郡主虽然为人处事处处皆是要占尽了风头,但是在养育妞妞这件事情上,虽然与她住在一处,却也不是她能做得了主的事情,所以,平日里也只是宠着,便是管教一事,从不提起。

    孙恪平日里皆是忙于政务,对妞妞极尽宠爱,但是在管教一事上,也仅仅是做了个大致的模样,便任着妞妞在王府里如何的折腾。

    这一年的时间里,孙恪并没有放弃查找白锦绣,甚至曾经亲下契丹的境内,可是也俱皆是泥牛入海了一般。

    到了这年的四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永乐城上的南崖山上的迎春花已是悉数都开了,一时间姹紫嫣红的颜色,引得喜好诗文的书生们踏青游玩,至到后来山后的其它春品也竟相的开了,又兼着这里有一座佛陀寺,平日里的香火便是极旺盛的,所以,一时间永乐城的男女老少皆数都要到山上一观这得一见的景致。

    宝珠郡主因为身份的原因,向来不得孙恪的喜欢,而且近些日子孙恪又总是住在宫里,极少回府,她便带着妞妞也上了南崖山,山上的寺庙因为并不是很大,所以,她并没有带多少的随从,在寺里住了一日,这日中午正在寺中听高僧谈佛讲经,忽听得寺外一阵极乱之声,再看过去,便是刀光剑影,血色漫天的模样。

    待到她打听清楚了以后,才知道西契丹残部及契丹王母家部族因为怀恨景王孙恪,昔日里的灭族之仇。

    数十人消消的潜入金朝境,探知这两日孙恪的长女在寺中小居,便纠集了数年所藏精干人物,刺杀公主,以图玉石俱焚,以雪昔日之恨。

    当日里,宝珠郡主肩头被西契丹的一个反贼砍伤,索性有孙恪的近卫相随,舍命才把她救了出来。

    王府公主孙元泰却因为有景王十二近卫的贴身保护,并没有什么事情,于事发三个时辰内,便被十二铁骑护安全送回了王府。

    只是那个春景烂漫的春日里,南崖山上百姓死伤二百余人,朝廷发兵围缴,那些契丹人自然是知道便是落到景王的手里,便是生死不能,如此便也是拼死一搏,一场血流成河的厮杀让鲜血几乎流了南崖山的半个山头。

    第二日清晨,京畿督卫才肃清反贼。

    公主受惊,百姓死伤,这让皇帝孙昭显有的雷霆震怒,当天在大殿上便拨了永乐城府尹及守备的官衔,二人判了斩立决,其余一干失职皆由刑部及吏部主审发落。

    事发当时,孙恪正在宫里议事,得了消息便快马出了宫。

    于第三日便点齐了五万铁骑,直扑西契丹残部的牛头岗山。也仅仅用了十五日,景王孙恪的五万精锐铁骑便踏平了西蒙古境北五百里外的牛头岗山,西契丹余部十五岁以上成年男子悉皆死于战祸,部落首领与正室夫人引颈自戮,余下几个侍妾于一干儿女等皆被孙恪发配为奴。

    于此牛头岗山之役后,西契丹二百余年内再无半点生息起色。

    踏平西契丹后,景王孙恪屯兵山海关外,誓要灭掉契丹母族漠北契丹。

    契丹王遣使求和,因其曾经容留西契丹王又不肯交出母族首领,孙恪甚是迁怒,并不允准,将来使剥衣去发,丢出了山海关外。

    契丹王完颜东兴再次二次遣使,奉数百牲畜,又送三十名样貌美艳的女奴,东海珍珠并辽参,麝香鹿角各二十箱,由契丹王之叔父亲自护送到山海关下,然一干礼物与遣使皆未得景王孙恪允准入见。

    三日后,景王上表,称漠北契丹不灭誓不还朝,又请旨朝廷发兵十万,以安北境。当朝皇帝孙昭看过这道奏表,未出一言。五日后,景王又派亲卫送表于朝堂之上,言之凿凿,誓要踏平契丹余部,以安民心,以慰天下,孙昭又是留折未批。

    五日后,孙恪再次请旨马踏契丹,奏章之上,言辞果决,无有回旋余地。

    十日后,契丹王完颜东兴三次遣使来朝,这次带来的是漠北契丹部落族长的首级,孙恪看后命人将人头高悬于城墙之上,却并不作罢。

    于当年六月将关外之驻民悉皆迁回关内,然后锁闭长城以北所以关隘。

    金朝治下的长城以北,多数为苦寒之地,并没有太多的土地开垦,契丹族人以游牧为生,祖祖辈辈都是逐草而居,孙恪这样断了商贸往来,便不用三个月,契丹境内便已经承受不住,三派使臣于山海关外,上表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派任知府到任。

    然则当时的情形,若是江南之地,那便是所有人都想去的地方,可是,关外之处,契丹民族向来凶蛮不化,与中原物土多有不同,且累年征战之下,早已经誓或水火,现在契丹臣服不过是前些年连年征战被景王打怕了的缘故,所以,不止是孙恪,朝中有很多大员都主张灭契丹。

    孙昭听过几次朝堂策论,都没有什么结果,也是一派迟疑之色。是否设这个漠北知府,也在朝堂上议了几次,都没有个结果,于此累了月下来,便已经又到了冬季,契丹之境大雪封山,虽然漠北一片银装之下,却再没有往日里的绝美之色,冰天雪地之下,又没有草料填充,冻死饿死牛羊无数,契丹部落内部部族之间械斗不断,已然有燎原之势。

    次年正月,契丹王完颜东兴再次遣使西行。

    当白锦绣一身契丹官服出现在山海关的关隘之前;当白锦绣如若入了无人之境,只身匹马矗立在城门之下;当白锦绣那张浅浅带笑的脸,清静若水的眉宇含着如若幽兰般的安宁,进了孙恪的眼中。

    城门四开,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白锦绣骑着一匹青白相见的高头大马,马身上仅是披了一个毡垫,此时白锦绣却坐得极其的端正。

    右手执着马缰,左手里一把象牙骨扇,若是畅游春景一般,不疾不慢的到了孙恪的近前。

    翻身下马,白锦绣松开缰绳,屈身撩袍,单膝点地,瘦弱的肩头似有千钧般的沉稳,淡笑低头道。

    “契丹王遣使林曦见过景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单骑匹马,本王倒是看你有三分的胆色,只是你披了这一身兽皮,实在是难闻得紧。”

    “是吗?那我当场脱了,以博景王欢颜?”

    白锦绣微微露笑,抬眉的时候,极亮的眼睛对上孙恪皱着的眉宇,浅笑间,大声的又道。

    “小臣代契丹王呈上贡品清单,单上物品于二日内便会到山海关下。”

    孙恪不说收,也不说不收,冷眼看着屈身在自己脚下的白锦绣。

    他身旁站着的仪官不知道要如何的处置,见景王没有任何的暗示,也不敢上前,只能等着孙恪发话。

    白锦绣此时压低着头,略笑了笑,虽然冷风吹在脸上实在是疼,可是,她还是忍着,双手捧着礼单,并未起身。

    半刻之后,孙恪才稍点了点头,却根本没有让白锦绣起来的意思。

    仪官接过礼单,也不需要当场看,只等东西到了的时候,才会开启验看,所以,便又退到了景王的身后。

    白锦绣见孙恪没有叫她起身,静静的跪了片刻后,抬头浅笑,道。

    “景王可还有什么吩咐?”

    孙恪仍旧没有答话,看着白锦绣净若秋水的眉眼,妞妞的眉眼有七分便是肖像白锦绣,所以,便是眼里透着冷寒,也不见那些素来的杀气之色。

    白锦绣微微起身,因为跪得久了,稍有踉跄,才向前半步,手却在这时候,正好搭在了孙恪的手边,孙恪有心甩开,可是,就在这时候,却翻手将白锦绣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