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八章 书记

第八章 书记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天先感谢一下我的衣食父母们。

    没有您各位读者的支持,咱这本书也码不到今天。

    你像咱们粉丝榜里的有一位“zh70615”,在一个季度之前,也就是2017年的10月份,他就在网上的一个推荐小说的论坛里,大力推荐过本书。

    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zh70615”在坛子里是这么说的:“前面一段是免费的,后面就求书了。”

    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的啊。

    网络小说这东西,其实吧,你可以不看开头,但你一定要看后边的。

    因为一到后边,这些作者就开始要一本正经的瞎写了。

    你像我吧,到了收费的章节,我就开始给大家写一些新闻出版总署不让发的东西。

    至于钱不钱的事情就更简单了,卷九第七章,一开头我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了怎样不花钱看我这书的方法。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咱也不指着这个吃饭,您各位看得起我,多动动手指在书评区露个脸捧个人场,咱就万分感激了。

    “zh70615”在坛子里介绍《歪掰的历史》时还说了这么一句话,“书写得很轻松,剧情也很紧凑,没什么激烈的纷争和生死攸关的桥段”。

    这个,我觉得写网络小说啊,就是作者的思维和读者在一个平台上聊天,很轻松,随便聊,就像我们在话家常一样,这个感觉就对了。

    最怕的就是有些作者,冷汗直冒,大段大段的错别字,顶着劲儿就上来了。

    嗓门越大心越虚。

    “亲爱的读者们,男主角终于把被魔王扒得精光的女主角从坟墓里救出去啦!”

    都不让你有幻想的空间,接着一句就立马顶上:“男主角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请,对着投怀送抱的女主角就是一巴掌扇了过去。”

    ……

    这孙子心里没底。

    咱就别这么折腾了,咱好好写,您各位慢慢看。

    ====

    在沈阳市的沈河区,有一条马路,它的名字叫做“热闹路”。

    路如其名,这地方真的热闹。

    因为全国最大的五个集贸市场,有一个叫做“五爱市场”的,就在这里。

    一个集贸市场,一百二十多万平方,从一个二十几地摊的马路市场发展起来,到今天,聚集了两万多家商户,经营着三万多类商品,每天六万多男男女女在这里上班打工吃饭。

    就算是互联网经济发展到泛滥的今天,人家五爱市场的成交额两百一十五个亿!

    你什么京东淘宝还是再多奋斗些日子吧。

    姜老师,就是礼拜天闲着没事逛集贸市场的时候,在某个地摊上看到了一件陶瓷物件。

    “这么大的地方,还人山人海的,”申莹心都凉了,“这……也亏你还能找得到啊!”

    姜老师眼神好,腿脚更好,奔着一个地摊就跑过去了。

    那摊主,一男的,目测身高距离一米八还少了两公分,瘦瘦的身子,俩小眼珠子滴溜溜直转,显得很精明。

    沈阳的冬天,多冷啊,这男的身子骨上也没啥肥肉,居然穿得也不是很多,羽绒服都是紧身款的,一瞅之下居然还是空心穿。

    我咋知道的?

    因为他那羽绒服的拉链没有全拉上啊,金属拉链头就停在脐上两寸,一个狭长的“V”字形坦开,露胸不露乳。漂亮的水嫩肌肤就这么敞在外头,别提有多风骚了。

    还有纹身呢,一头霸气的……皮皮虾。

    小老板一仰头,看到姜老师,冲上来就是一熊抱:“哥,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

    “东西呢,我今天请朋友过来帮我瞅瞅。”姜老师挣脱了对方。

    “不会吧哥,您都交了定金咋还要反悔啊?”小老板不干了。

    “什么反悔啊,”姜老师说,“我就算不想要了,你不还是白赚了定金么?行了行了,少废话,东西拿来。”

    小老板这才从一大纸箱子里面拿出来了一个陶罐一样的东西。

    徐一飞他们接过来,嗬,还挺沉。

    罐子嘛,当然是圆形的,不过这口径挺大,差不多应该可以搁一篮球。

    底下还有脚呢,四根,应该是放在地上用来支撑固定的。

    那既然是做成了这种架空的形态,估摸着跟古时候的“鼎”有些类似,这罐子的底部,可以架柴火升温。

    “还有一根杵呢?都拿出来。”姜老师喊着。

    小老板转身又拿了一个布包,解开,里头放了一根比乒乓球大一点的口径,全长大概三十公分的一根石头棒子。

    徐一飞问:“老板,你这套东西多少钱?”

    小老板脸上堆满了笑容:“价没变,两万,姜老师交了一成的定金两千块,这不我一直给留着没有拿出来摆摊嘛。”

    “行,我们收了。”徐一飞言简意赅。

    姜老师当然懂了,这种情况下那就是徐一飞已经基本瞧准了,这东西还是值当的,但是你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可以在公开场合再去揪着徐一飞问东问西,别你把这东西给问明白了,人家摊主也缓过神了,那会跟你现场翻脸抬价的。

    所以,赶紧给钱拿东西走人。

    临了,徐一飞还留了那老板的联系方式,说是过两天还来他这里淘点儿东西。

    这都是打马虎眼的客套话,别让人老板后悔。

    其实吧,这一留联系方式你就看出社会在进步了。

    换作我小的时候,你在地摊子上头问人家老板要联系方式,人家只能到处找一小纸条,给你用圆珠笔写上家住某某区某某路几号,城管扫了我的场子您就来家找我。

    现如今,在沈阳五爱市场的商贩们,别说那些租了铺面的正经商户,就这些无照经营的小地摊,那递给你的名片,都是烫金的。

    “松辽艺品·国粹尊荣会所,董事局主席:村书记”

    徐一飞有点儿晕:“不是,老板,这名片上要印自己的真实姓名的,不能用绰号。”

    人小老板就一脸不屑了,“这是我的本名啊,咱大名就叫‘村书记’。”

    这个跟大家解释一下啊。

    “村”这个姓氏并不是原生的。

    什么叫做原生的?

    百家姓里面很多的姓氏,他要么来自奴隶制社会的很多封国、领地的称呼,要么就是最直接的原始部落的姓氏传承,或者说封建王朝的皇帝给你赐姓,等等这样的情况,咱都算是原生的。

    还有一些是改造的。

    主要是一些古代的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汉化的过程中,人家那些冗长族语的姓氏用起来不方便,他就改成了汉姓。

    你比方说鲜卑族的“拓跋”,就改成了“元”;

    契丹族的“耶律”,一部分就改成了“萧”,后来又进一步简化成了“肖”;

    还有什么“步六孤”啊、“赫连”啊,多了去了,你包括咱大清朝的“爱新觉罗”很多都改姓“金”了。

    那么这个“村”姓是从哪儿来的呢?

    蒙古。

    村姓,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孛儿只斤·贵由可汗之子忽察,属于以先祖名字汉义为氏。

    这段话不是我瞎编的,百度百科的词条里面挂着有呢。

    孛儿只斤·贵由,他是蒙古帝国——元朝是后来忽必烈建立的,这个时候还是叫蒙古帝国——的第三任大汗,史称“贵由汗”。

    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早年还参加过征伐金朝,俘虏了一个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

    那个时候的蒙古帝国,你说是奴隶制社会也好,封建王朝也好,反正我告诉你,人家比你讲民主。

    不是说铁木真当了成吉思汗,他就可以立一个遗诏指定说我死了之后哪个儿子来接我的班。

    人家有一个叫做“忽里台大会”的评议机构,就像国会一样,要搞推选,要集体决策的,你是大汗怎么了?是,未来的大汗肯定是你家里人来当,但具体是你弟弟还是你的哪个儿子,对不起,你作为大汗也只有一票,咱得民主决策。

    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贵由即位,算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所以呢,这样的国家体制,对于世袭家族,尤其是这种马上床上草地上都擅长征战的蒙古皇家来说,就不是太稳定。

    儿子太多,每个儿子繁衍出来的分支家族体系也太多。

    鬼知道下一届大会谁当选啊?

    我估计后来忽必烈为啥要改建元朝呢,应该就是受不了这种民主制度的折磨。

    1247年,西藏总算是被蒙古人给啃下来了,不过这一下也把贵由给伤神伤很了,所以第二年丫就累死了。

    再开大会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个家族的儿子们,似乎水平一般,能力也有限,得,那咱就换个领导吧。

    忽必烈他们那一支,也就是所谓的“托雷系”这才上位。

    从那以后,贵由这一系就慢慢的堕落下去了,没在历史舞台上继续风骚。

    后来在大元朝汉化的过程中,这一支为了纪念自己家族里还有个叫做“贵由”的伟人当过帝国老大,就把姓氏定为“村”了。

    因为走下神坛,是从贵由的儿子开始的,他儿子叫做“忽察”,“忽察”又称“唬查”,在蒙古语里面就是“村庄”、“村落”的意思,所以后来的汉姓就选择了“村”。

    “这么说,你是蒙古人了?”申莹饶有兴趣。

    “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村书记摇摇头,“咱血管里早就没有羊奶子味儿了,现在身份证上白底黑字印着呢,正宗的汉人!”

    至于这名儿,存粹是怄气。

    他父亲,大名“村强子”,六零后,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当官。

    屁,种了一辈子庄稼,连村民小组长都没有混上。

    后来别人心软,告诉他说:大兄弟,你得先入党,不靠拢组织有个啥仕途?

    半个世纪,他父亲先后递交了十八次入党申请。

    全都如泥牛入海。

    每次参加村委会竞选,也都是刹羽而归。

    这样的人,容易形成执念的。

    而这执念,就会报应到儿子身上。

    这不,就给自己儿子取名叫做“村书记”,每天在家里,在外头,人前人后“书记”、“书记”地叫唤,比自己当官还过瘾。

    “书记,给老子把尿桶倒了!”

    “书记,上炕把老子那双袜子拿去洗了!”

    “书记,隔壁王寡妇跟你相亲没相上呢?让她过来跟老子谈谈心开开窍。”

    ……

    多拽啊。

    “我瞅您也是一文化人啊,都艺品会所的董事局主席了,咋还在街边摆地摊呢。”申莹忍不住揶揄起来。

    “不瞒各位,我真是知识分子。”村书记把衣服拉链拉好,又从怀里掏出一大黑框子眼镜戴在鼻梁上,“文化这东西,您别光看形式啊,我有三个工作:第一,我卖文物……”

    王球儿直接把警官证亮了出来。

    “别别,同志,我说错了!”村书记一脑门子冷汗,“是古玩,收藏品,艺术品啊!”

    “继续。”王球儿拼命忍住笑。

    “这第二,我在大连开了一家文化艺术品会所,就名片上印的这个,往来的都是有身份有素质的人。”村书记牛逼哄哄的介绍,完事还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

    好辣眼睛的封面!

    一女的,金发披肩,全身凹凸有致,黑色真丝紧身连衣裙,裙子侧边开叉都露到肾脏了。

    封面上大书几个字:

    《妻子背后的秘密》,村书记著。

    “第三个工作,我写书!”村书记双手递上,“来,这本送给大家,您各位指导指导。”

    “不是吧,现在谁还出实体书啊?”申莹一脸鄙视,“都用电子书了。”

    “有啊!”村书记打开手机,“网易云阅读,您搜,我每天都更新呢,不瞒各位,我每天下午只干到三点就收摊,晚上还要回家码字儿呢。”

    这状态比我强,我每天六点才下班,夜里码字都要到午夜。

    徐一飞倒是有些在意,把书接过来收好,一行人拿着陶器就上了车,直奔姜老师的家。

    在车上徐一飞就问了:“姜老师,您和我父亲,还有球儿姐她堂哥,都在网易云阅读写书,互相之间都很熟吧。”

    “那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群呢。”姜老师回答道。

    “那这个卖陶罐给你的村书记,他也是在网易云阅读写书的,你们以前就不认识?”徐一飞纳闷地说。

    “哦,是这样,”姜老师解释说,“在网易云阅读写书的人太多了,统一管理很麻烦的,所以杭州网易文学总部的编辑部里,编辑们都分了组,我们三个为什么会在同一个QQ群里,那是因为管理我们的编辑是同一个人,如果这个村书记他对接的编辑是另外一个人的话,那他当然就不认识我们了。”

    “您这样说是没错……”徐一飞想了想,“你们那个群,或者说你们那个编辑手下,管理了多少个作者?”

    “我看看,”姜老师打开了手机QQ,“嗯,166个人,除去编辑本人,应该是165个作者。”

    “这么多?”王球儿吃了一惊,“姜老师,为了保险起见,您还是在群成员里搜索一下,‘妻子背后的秘密’或者‘村书记’,看看有没有这个人?”

    姜老师点点头,噼噼啪啪在触摸屏上敲击着。

    “我的天啊!”

    一声尖叫,姜老师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