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说网 > 歪掰的历史 > 第二十三章 悬案

第二十三章 悬案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一秒记住【多彩小说网 www.dc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洋把柳思华烫成重伤,但那个曾大山却是被他给活活烫死,这么说起来的话,”邵祖江手里转着一支笔,“按他那个逻辑,这位曾大山的罪行似乎更严重一些?”

    几个钟头后,龚琪一脸的扫兴,带着警员们返回了专案组。

    “一无所获,毛线都没有搜到。”

    “我,我那里还有。”柳思华突然冒了一句出来。

    “有什么?”邵祖江有些反应迟钝。

    “你们不是要找人肉吗?”柳思华急急地说,“我的宿舍里还有啊。”

    什么!

    “你是不是疯了!”太子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水煮人肉片啊,你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放在学生宿舍里?”

    “不是水煮,他后来给我的是一包肉干,而且是特别干特别干的那种。”柳思华着急地分辩着。

    “卧槽你早说啊,我直接半路掉头多好,”龚琪气呼呼的,“警车都可以少烧两格油。”

    “都别说了,带上柳思华,所有人跟我走!”邵祖江也站了起来,招呼大家收拾东西出发。

    “太子,我哥哥他们呢?”一边整理东西,徐步摇一边问。

    “他们都跟秦素厅长一起去南京了,”太子答道,“李扬队长那边需要人手嘛。”

    ====

    好在柳思华当初只是重伤并没有挂掉。

    所以她那间学生宿舍,依然保持了原样。

    另外同寝室的三名女学生,也都没有去乱动她的东西。

    只不过,当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的柳思华出现在她们眼前,还剃着一个秃瓢脑袋的时候,这仨姑娘都有些愕然。

    在学校领导的协调下,这三个女学生被暂时请了出去。

    柳思华掏出了钥匙,打开了自己书桌的一个抽屉,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了一个透明的塑料密实袋。

    里面都是那种一片一片的……

    反正看上去不像水煮肉,而且连牛肉干都不像,那种黑乎乎硬邦邦的感觉,颇有些类似炒菜用的香料——桂皮之类的。

    “原来你说的‘特别特别干’就是这个意思啊?”王世昌打开密实袋,检视着里头的“肉片”,“你们看,居然是用中药店采购药材的那种焙干状态。”

    众人顿悟,原来这种肉片居然是如同我们在药房看到的那些个动物身上取下的“药材”,例如鹿茸、熊掌、狗鞭、海马、紫河车等,已经是被完全脱水,确实是比我们在零食店买的牛肉干还要更干呢。

    “步摇,你来看看。”王世昌拿出一片递给徐步摇。

    “好家伙,这肉还真是古老,起码割下来有二十多年了。”

    啥?

    徐步摇的一句判断把所有人都给震惊了。

    “至于是不是人肉,是什么人身上的肉,就交给法医科的同志们吧,”徐步摇把“肉干”交还给王世昌,“验吧,如果确定是人肉,那就提取DNA录入全网失踪和死亡人口数据库作比对。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等一下,你刚才不是说这肉起码有二十年历史了吗?”王世昌皱着眉头,“我就满打满算二十年整吧,话说咱们国家1998年的时候已经建立起那个样本数据库了么?”

    “我这是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性嘛,”徐步摇解释说,“也包括那种二十多年,甚至更久的,已经发现尸体,但是还没有找到凶手的所谓‘悬案’,在后来基因数据库建立之后,这些悬案的生物学样本也被补充进网了啊。”

    ====

    专案组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对柳思华取保候审。

    而且案情暂不公开,让她先回学校正常念书去,只不过,未经专案组同意,她不得擅自离开溧阳。

    而大概只是七、八个钟头的过程,法医科连夜加班,对“肉干”的检验,已经得出结论了。

    “的确是人肉。”熬了一通宵,王世昌的眼圈都是黑色的,不过似乎没什么困意,反而有些莫名的兴奋,“而且我们按照徐步摇的建议,提取DNA参数并网排查……你说的一点儿都没错,确切的来讲,是一个已经死去二十二年的女学生身上的肉。”

    “啊!”

    专案组办公室顿时就沸腾了。

    “数据库里还真的有配型成功的对象?”邵祖江兴奋了。

    “是的,”王世昌点点头,“具体来说,这些肉片割下来已经有22年了。是从一个叫做‘雕艾卿’的受害人身上弄下来的。”

    “南大碎尸案!”一名年轻的女警脱口而出。

    难怪王世昌忙活了一宿却还是精神高度兴奋,原来是因为全国顶级悬案居然能在自己手上遇到了侦破的线索。

    对于江苏省的公安系统来说,公安部挂在系统里面,宣布“藐视追诉期,永久追查”的各类恶性顶级悬案中,这个“南大碎尸案”是他们最耳俗能详的。

    因为就发生在江苏省嘛。

    南大碎尸案,又称“南京‘1·19’碎尸案”、“雕艾卿案”,案发于1996年1月19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雕艾卿。受害人遗体碎片在其失踪9天后,也就是当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加热至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

    2016年1月19日,网传这天是“南京大学碎尸案”20年追诉期的最后一天,但很快,在1月20日下午,公安部刑侦局在官方微博“辟谣”:“南大碎尸案”将依照刑法规定继续追查,绝不放弃。

    以上只是对这起二十二年前悬案的基本概述,过多的细节,包括案情经过、时代背景、案件调查、网友推测等丰富的内容,各位读者可以去互联网上找找,光是百科词条的介绍就已经相当丰富,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大段大段贴了。

    你们一定要上网去看啊,对那个案子的细节掌握得越详细,之后的剧情您的思维才越能跟上。

    “那你们说,这个曾大山,会是22年前的那个凶手么?”龚琪也是极度兴奋,声线都有些打颤。

    “大家还记得柳思华的交代吧?曾大山告诉过她,自己只是‘煮了这些肉’,并没有承认人是他杀的,而且就连把人肉切片的过程他也拒绝承认是自己干的呢。”太子摇摇头。

    “可是,我们也不能完全相信一个死去的嫌疑人的话吧。”龚琪说,“太子,要不然咱们把这个曾大山的魂给拘回来审审?”

    “你没病吧?”太子一口茶都喷了出来,“这人都死多久,头七都过了,咱上哪儿拘?你有这本事为啥不去把22年前受害者雕艾卿的魂魄拘出来问问?直接问她是被谁杀掉的?”

    也是啊。

    “我现在就发协查通报,这个事情太大了,我们必须尽快赶往南京。”邵祖江吩咐刑侦队开始起草各种文件报告,“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忧。”

    “邵局,这可是国家级……不对,这是世界级的悬案,如此宝贵的机会实属难得,你还担忧什么?”王世昌已经是跃跃欲试就要出发了。

    “我在想,这个张洋为什么要扔给我们这么大一块馅饼。”邵祖江沉吟着,“正像你所说,‘南大碎尸案’可是世界瞩目的顶级悬案,线索出现了不假,可是最关键的嫌疑人曾大山,却被张洋以‘惩罚’为名给烫死了,哼,我看惩罚是假,故意掐断线索才是真吧。”

    “邵局您的意思是?”痕检科长也觉着有些不对。

    “这么大的案子,把线索白白的扔给我们,如果我们不查,那就是渎职;如果我们扔给别的分局或部门去查,换了你会甘心吗?”邵祖江看着痕检科长,“但是,最关键的曾大山却被灭了口,按照这种态势,我们专案组一旦陷进此案,那可就是个无底深渊,先别说会不会又无功而返,但最起码……”

    “最起码,我们整组人的人力、精力全都会消耗在‘南大碎尸案’上面,从而专案组真正要应付的秘社骑士选拔活动,就会力不从心,到时候,恐怕我们连满打满算派出十个人,拿着请柬去赴他张洋摆的鸿门宴都没有心思了。”王世昌恍然大悟。

    “邵局,我们现在是没办法,既然已经骑上虎背,那就只能按照原定计划将计就计了。”太子无奈的叹口气说,“大家都知道,那个张洋对我们的掌握有多深,如果这么重大的案情线索出现,我们却置之不理,或者委托给别的部委局办,那反而会引起张洋和秘社组织的警觉。因此,既然他想钓鱼,丢下来一个这么肥的鱼饵,那咱就不妨笑纳,姑且先吃着,只要没到扯钩子的时候,谁输谁赢还说不定呢。”

    “你这么说也确实只能这样了,现在,我宣布,专案组所有警力向南京转场,全力侦破‘南大碎尸案’!”长叹一口气,邵祖江抬头望了望天,“李扬队长,秘社那边的事情就只能拜托您了。”

    ====

    以下七百多字源自案情记录,嗯,我希望网易云阅读尽快开发出“选定段落收费属性”的操作功能,因为按照我个人的意见,至少这七百多字不应该收读者们的钱。

    死者雕艾卿,女,生于1976年3月,遇害时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专科一年级学生,在鼓楼校区学习和生活,遇害时不满20岁。她住在鼓楼校区南园四舍,该宿舍楼当时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其父刁日昌,住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刁舍村四组。

    雕艾卿是一个从农村刚刚来到南京仅百日左右的年轻少女,很难说有什么仇家,亦或是情敌,也并没有多少积蓄,因此凶手的动机受到了广泛猜测。在广为流传的《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一文中,作者“黑弥撒”猜测死者是在重金属摇滚、甚至某种宗教仪式中被杀害的。然而,许多人表示质疑,他们认为碎尸仅仅是凶手为了毁灭可能的线索与证据,而且凶手一定是擅长屠宰、烹饪或者是医术的人。

    据雕艾卿生前的好友回忆,她个子高约1.65米,身材适中,长相普通。短发,单眼皮,眼睛稍有些近视,看书写字时会戴上眼镜。在嘴角的右上方有颗痣,如菜籽般大小。说起话来,嗓音稍哑,语速偏快。一个细节是,这个字迹娟秀的女孩,有时候会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复杂化为“刁爱卿”。

    1996年1月10日夜间,雕艾卿吃完晚饭出走,据称是由于当时同宿舍女生违反学校规定使用电器,导致担任宿舍长的雕艾卿也受到处罚后,心情不佳赌气外出散心,此后再未回到宿舍。死者离开时,铺平了自己的被子,似乎表明死者一开始并无外出打算。目击者最后看见死者的地点是青岛路,死者当时身穿红色外套。

    1996年1月19日,一场大雪之后,雕艾卿的尸体被发现。一名打扫卫生的妇女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华侨路捡到一个提包,包中装有500多片煮熟的肉片。后来她在清洗肉片时发现有3根手指混在其中,随即报案。之后尸体另外的部分在水佐岗路和龙王山被发现,均被包在提包以及一条床单之中。尸体在煮熟后,估计总共被切成了2000多片,刀工十分精细,码放整齐,可见凶手的残忍与超强的心理素质。

    ——以上,并非各种网友以讹传讹的谣言,大家搜索“南大碎尸案”的百科词条就能找到,为什么一定要在章节里贴出来呢,因为这五个自然段,七百多字里面的一些东西,在之后的情节中,可能会反反复复用到,我总不能每扯到一个段子就吆喝读者们“赶紧去百度”吧。

    江苏省公安厅在二十二年的时间里,一直对雕艾卿的尸骸进行着严密封存,当然,这是内部人才能掌握的消息。

    “为什么说是‘内部人才能掌握的消息啊’?”专案组抵达南京之后,故意和李扬他们保持距离,以防被秘社的人监控,不过在省厅讨论案情时,徐步摇还是没太听明白。

    “因为当时对外我们声称雕艾卿的尸体已经火化了。”廖明洲亲自主持案情分析会。

    “不是吧,厅长大人!”龚琪懵了,“这么残忍的碎尸烹尸案,没有告破就一把火将尸骸给烧了,不是,这种谣言放出去您觉得那个逍遥法外的凶手他会信吗?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当然不是掩耳盗铃,我们放这种谣言出去,是有绝对正常的可信度的。”廖明洲眯起眼睛回忆着,“在对被害人遗体勘验或者检查结束后,如无继续保存必要的尸体,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家属领回作火化处理,而不是必须等破案后才可以火化。依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四条——对已查明死因,没有继续保存必要的尸体,应当通知家属领回处理,对于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家属拒绝领回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及时处理。”

    “这……”龚琪茫然,“那她父亲领回去的?”

    “为了避免受害人家属情绪上的刺激,我们对外称是公安机关征得家属同意后,代为将尸骸火化,然后我们就在南京市殡仪馆……嗯,就是王世昌法医以前工作的地方,我们从焚尸炉里铲了一盒子别的死者焚烧后的炉底灰,打包交给了雕艾卿的父亲拿回去安葬了。”

    这倒是逻辑完美。

    “报告!”一名警员走进会议室,“廖副厅长,科技信息化处和刑事警察总队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专案组的同志们一起过去吧。”